分享

京都姓名考 从“蓟”到“北京”

 interest281 2016-05-24

商、西周时期的蓟城所在地

琉璃河商、西周燕都遗址

西汉幽州刺史部

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数十个称谓,其中既有正式的官方名称,也有表示褒扬赞美的雅称。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称谓,对其语源略作解说。

早期聚落——蓟

北京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称为“蓟”的早期聚落以及修建了城墙之后作为蓟国都城的“蓟城”。根据《史记》与《礼记》的记载,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或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取得胜利,随即“褒封”黄帝或尧帝的后人于蓟,以表示周人对尚未控制的商代北方旧族的承认。显然,势力核心在今永定河以北的蓟国及其都邑蓟城,至少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存在。此后不足十年,周成王分封燕国于今天的房山区董家林一带。西周晚期燕国吞并蓟国并将国都迁到蓟城,以“鸠占鹊巢”的方式,开始了《韩非子·有度》所谓“以蓟为国”的时代,蓟城故址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

战国时期名将乐毅《报燕惠王书》,有“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之语。由此可见,这处生长着植物“蓟”的土丘,是可以指代整个燕国、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地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指出,蓟国之都蓟城,是以城内西北隅的蓟丘为名,这就是“因丘以名邑”。后来以蓟城为治所的蓟县,其命名之源与此一脉相承。一般认为,蓟丘位于今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西侧。在现代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菊科的“蓟”有“大蓟”与“小蓟”之分。小蓟就是乡间百姓通常用作猪草的“刺儿菜”,大蓟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一米以上。北宋时期的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他奉命出使到达契丹地界,看到大蓟的叶片支撑开来与车盖相似,这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到,这里以“蓟”为名,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样看来,从特征明显的植物到封国名称,其间在语源上环环相扣的派生关系应当是:大蓟(植物)→蓟丘(生长大蓟的土丘)→蓟(从蓟丘派生命名的聚落)→蓟城(从聚落发展起来的城邑)→蓟国(由蓟丘、蓟城得名的封国)。当代北京周围的大蓟主要生长在山区,应当是数千年来的农业垦殖迫使大蓟由平原退向山野所致。

军事重镇——幽州

“幽州”是《尚书·禹贡》予以理想化设计但从未真正实行过的天下九州之一,长期作为指代北方的区域名称。《尚书》《庄子》《史记》诸书,有舜(或尧)把共工流放到幽州的记载,“幽州”亦作“幽陵”或“幽都”。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北方幽州,阴聚之地”。与天气炎热、光照强烈的我国南方相比,北方地区无疑要寒冷昏暗得多,以“幽州”为名正合此意。到西汉时期,作为监察机构的“州”逐渐由虚变实,最晚在西汉末年变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政区名称。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今北京地区隶属于幽州刺史部。由此开始,以“蓟城”或“蓟县”为治所的“幽州”,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直至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瑭把幽、蓟等十六州土地割让给契丹,辽会同元年(938)把幽州提升为陪都“南京”,持续沿用了近千年的“幽州”才被废止。

《旧唐书·史思明传》记载:唐乾元二年(759),叛将史思明自称“大圣燕王”,“以范阳为燕京”。这个称谓的渊源,显然出自蓟城曾是燕国都城之一的历史。“京”有高、大之意,引申为天子所居之城。当契丹升幽州为陪都时,“燕京”之名与“南京”并行。如果说史思明的作为尚不符合正统观念的话,辽南京的出现则被人们普遍接受。契丹在得到幽燕地区之前,已按照地理方位命名了上京临潢府、南京辽阳府,以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辽阳府遂改为东京。这三处都城与后来设置的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一起,构成辽代的五京。幽都府源于先秦时期的区域名称“幽都”,开泰元年(1012)改称“析津府”,此前一直作为幽州治所的蓟县改为“析津县”。《辽史·地理志》称,析津县“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人们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域逐一对应起来,二者互为对方的“分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在的地域,对应着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尾、箕二宿,它们就是燕国的分野。星宿的分野也有的以“十二次”为纲与列国相配。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也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为标志,“十二次”中与燕国相配的是“析木”。此外,在我国古代的“太岁纪年法”中有“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由东向西排列,与由西向东排列的“十二次”逐一相配,“十二辰”中的“寅”正好与“十二次”中的“析木”相对应。这样,所谓“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大致是说此地原属燕国之境,其“分野”与“十二辰”中的“寅”相对应,又是太阳运行过程中到达“十二次”之间的“析木”时所必经的津渡,所以被命名为“析津县”。

一国之都——中都

金朝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以此为治所设置“大兴府”,在北京城市史与地名变迁史上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把都城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到燕京。《金史·地理志》记载,海陵王“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显示了不能像燕国那样局促于一隅,而是要继续开疆拓土的宏大气魄。“中都”之名突出了作为整个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表明这里是“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之地,远非此前的辽代陪都南京可比。金代仿效辽代的五京制度,根据各自的地理方位设置并命名了中都大兴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南京开封府,但在此前后屡有置废与更名变化。此外,《金史·地理志》谬称辽开泰元年将幽都府改称“永安析津府”,实际上《辽史·地理志》等处并无“永安”二字。元好问《续夷坚志》记载,金代海陵王天德年间营建中都时,挖出了镌刻着“永安一千”字样的古钱,朝廷认为是祥瑞之兆,遂仿照汉唐长安的命名意图,给中都增加了一个“永安”的别号或雅称。今人或以为历史上的北京在金代曾称“永安府”,显然是翻阅古代文献时粗枝大叶所造成的谬误。

世界明珠——北京

金末蒙古军队占领中都城后,“燕京”“中都”之名一度被交替使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可能是意识到“中都”之名的大气,至元元年(1264)八月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在中都新城建设初具规模、改国号为“元”之后,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为“大都”,地名语词更具有帝都气派。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达率军攻克元大都,十余天后即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大都随之改名北平,含有“北方平定”之义。当镇守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永乐元年(1403)正月就把北平升格为“北京”,与首都“南京”遥相呼应,今日首都北京的语源就在于此。虽然明代的北京曾在“京师”与“行在”之间几度摇摆,但终究确立了作为全国首都的地位。清朝继续定都北京,直至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失去首都地位的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9月21日开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京”。从此,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孙冬虎

本期稿件统筹 侯宏兴 韩旭 张柳 谭浩 赵信儒 李更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