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快报

 摩非 2016-05-24

女子咳血三年,肺里全是洞!竟是因为每天吃这个

2016-05-22 聚焦中国402评

00:00 / 01:57
6.9M
重新播放
01分57秒 7.0M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分享
10广告详情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街边的大排档也越来越火了,各种海鲜、烧烤摊纷纷上市了!冰城人最爱的撸串子、喝扎啤、吃海鲜的日子来临了!但是有些东西一定要熟透了才能吃,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点击播放GIF/422K

12岁的男孩萧萧,长期低热、咳血,半年来求遍名医无明显改观!省医院最终确诊为肺吸虫病

遗憾的是!萧萧的肺部已成永久性空洞!医生说,萧萧患病与他的这一习惯有关,那就是:吃烧烤!

点击播放GIF/422K

吃半生不熟的烧烤!

萧萧平时特别爱撸串,而且爱吃半生不熟的烧烤!主治医师介绍,在体查时,发现萧萧的腰背部的体表肿块会游走,结合病史,考虑孩子可能得了寄生虫病,经过详细的检查,萧萧被确诊患上肺吸虫病,发病后,患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血痰、胸痛等症状,医治不及时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类似的事情还在继续!

苏州的夏女士就很爱吃小龙虾,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烧,还咳血!

看了她的CT片,医生都惊呆了!她的肺被肺吸虫钻出好多个洞!

医生说肺吸虫是跟着不干净的小龙虾,被夏女士一起吃下肚的!

医生说,这些寄生虫可以在人体里存活多年,还会在全身到处游走,对我们的组织器官带来伤害!

点击播放GIF/388K

难道这些美味就不能吃了吗?吃货们不答应啊!其实只需要高温就能杀死寄生虫!所以无论是串还是小龙虾一定要熟透了再吃!

点击播放GIF/73K

医生建议,杜绝肺吸虫病要从入口把关!最好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食用需经过高温加工。要杀死肺吸虫囊蚴,需要在70℃的水中煮3分钟,或在 100℃的水中煮1分钟,因此将水产煮熟煮透后吃还是安全的。另外,家用的食具也最好经常用开水消毒,或者在厨房备两块砧板,生食和熟食分开切。

入口的东西一定要加倍小心!

鱼类、肉类中有寄生虫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吃法不对,会让你吃下很多虫!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福寿螺带有多种寄生虫,一只福寿螺中就多达3000到6000条。食用福寿螺,必须经过100摄氏度的高温彻底煮透。

黄鳝没熟千万别吃!颚口线虫会钻进眼睛!

显微镜下,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有颚口线虫。当人吃了带颚口线虫幼虫的鱼类,它会像无头苍蝇在人体内乱窜。进入眼睛可致失明,进入大脑还可能致命!不过,只要达到沸水温度,煮熟煮透,颚口线虫就会死亡。

小龙虾不熟不要吃,可能携带肺吸虫幼虫!

北京市卫监部门表示,用烤、炒、腌、醉等加工方式不能将小龙虾体内可能携带的肺吸虫囊蚴(幼虫)全部杀死。预防肺吸虫并不难,只要不吃生的或半生的小龙虾即可。另外,小龙虾的虾头易潜伏细菌、寄生虫,一般不要食用。

淡水鱼生鱼片有肝吸虫吃完肝脏上长万条虫!

广西一名男子,常吃淡水鱼生鱼片,肝脏上长了上百条瓜子仁状的虫子,它们就是通过生吃淡水鱼进入人体的!有的病人肝脏上甚至有上万条虫子!只要加热超过90度,几秒钟肝吸虫就会死亡。

吃“三分熟”牛排长出1米多绦虫

牛带绦虫是人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成虫为乳白色,扁平状,分为一节一节的。牛带绦虫很长,最长的可达4-8米。

为了确保安全,吃牛排还是选择全熟的吧,如果要追求口感,在保证采购和加工过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羊肉没涮熟可能感染弓形虫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几率很高。人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比如涮牛羊肉的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吃生肉、切肉案板被污染、未消毒的感染牛羊的奶等等。

小伙爱吃田螺体内取出4条虫!

贵州遵义市桐梓县一名青年,天天晚上都要吃一盘田螺,渐渐的,他的眼白、皮肤都呈现出淡绿色,并且腹痛。医生最终从他的胆总管里取出4条长约10mm、宽约8mm的肝片形吸虫。

荸荠别用嘴啃皮可能感染姜片虫!

荸荠容易感染水中常见寄生虫,如果没有清洗就吃,附着于上的姜片虫囊蚴就有可能进入人体。

寄生虫主要聚集在荸荠皮上,吃荸荠要充分浸泡后清洗,用开水烫,再削皮吃。不要用牙齿啃皮。如果把荸荠煮熟或者做菜吃,更让人放心。

切记:食物千万要煮熟煮透后再吃!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