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苏轼30:火冷灯稀霜露下

 江山携手 2016-05-24

   读苏轼30:火冷灯稀霜露下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

山城(密州)的元宵夜相对钱塘(杭州)而言,自然要冷清得多:“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初来密州时的寂寞,从这两句可见一斑。

然而,苏轼的豁达与进取之心,自然非常人可比,且看他同年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的三个典故最能表现他的情怀:“亲射虎,看孙郎”,老不服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西北望,射天狼”,希望自己能上场杀敌,建功立业。 
当下,许多职场中人,或许曾经、或许正在、或许将来,从闹市调到僻壤、从大单位调到小单位、从兴旺单位调到衰落单位,面对这样的处境,不妨也学一学古人,想一想先哲们,如何摆脱纠结,积极进取。 
把苏轼在密州写的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