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严实名制发布:为运营商KPI原罪还债

 果呆 2016-05-24

日前,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从《反恐怖主义法》的高度去认识看待电话实名制,切实从严做好新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通知要求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反恐怖主义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做好未实名老用户补登记工作。各基础电信企业要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这意味着电信行业迎来了史上最严实名制制度。虽然,早在2013年,我国便要求,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

但众所周知,实名制登记结果并不理想,市面上仍旧充斥着大量黑卡,非实名制认证电话卡,而实名制认证流程也仍旧存在漏洞。比如,网络渠道实名登记不严,渠道商违规养卡、放卡等。相关统计数据称,目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已经达到92%,但仍有近1亿用户未实名登记。

而KPI考核,新增用户压力则是造成这些现象绕不开的坎。这也让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即使现在,仍旧有不少营业厅工作人员与“卡贩子”等合作。

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电信行业新血虚商也因为用户增长压力,走上了电信运营商的老路,依靠渠道发展用户,实名制问题频发。

工信部称,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底,已组织电信企业对14万余个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进行了快速关停。其中基础电信企业号码85189个,虚拟运营商号码60202个,所关停号码涉及20多家虚拟运营商。

虽然,此次工信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电信企业从严审核一证多卡用户办理新卡,强化行业用户实名登记管理采取两方面措施。并针对网络营销渠道实名登记管理,在运营商管理责任,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责任,强化网络渠道实名登记技术措施,强化各部门日常监管和违法违规处罚措施等采取措施。

但如果在现在国内手机用户依然饱和的情况下仍旧对于发展新用户有着高压要求的话,那么整个行业中的运营商、虚商仍有提而走险发展非实名制用户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