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 血液循环

 zlx1zlx2zlx 2016-05-24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根据电生理特性分类:

(1)自律细胞:是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主要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普肯野纤维网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以及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但无收缩性。其特点是:传导速度快,但结区传导速度最慢,是心房到心室兴奋传导的唯一通道。

(2)工作细胞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主要执行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其特点是:普通心肌细胞是功能合胞体。

2.根据动作电位去极化速率分为:

⑴快反应细胞:主要由快钠通道被激活,Na+快速内流而引发动作电位的心肌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⑵慢反应细胞:主要由慢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而引发动作电位的心肌细胞,如窦房结P细胞、房结区和结希区细胞。

(二)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RP) 

     条件:

        A.膜两侧存在浓度差;B.膜主要对钾离子具通透性;

      ②幅度:-90mV(较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大)

      ③机理:K+顺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达到K+平衡电位。  

      ④本质:是K+外流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AP):分为两个过程(去极相和复极相),五个时期(0、1、2、3、4期)。


n
特征: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AP上升支与下降支很不对称,具有平台期。

①0期(去极化期):

膜电位:-90~30mv   

时程:1~2ms

机理:先是少量Na+通道开放,当膜电位达-70mv(阈电位)时,

Na+通道大量开放,即出现再生性Na+内流,膜电位急剧上升。

本质:是Na+内流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②1期(快速复极初期):

    膜电位:+30~0mv   

    时程:10ms

    0期与1期膜电位变化快,波形为尖锋状,称锋电位。

   机理: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膜对K+通透性的一过性增高,K+外流使膜内电位下降。

   ③2期(平台期):又称缓慢复极期,此期为心室肌细胞AP的

  主要特征。

   膜电位:0mv左右

   时程:100~150ms

   机理:内向电流:Ca2+、Na+;外向电流:K+。 

   ④3期(快速复极末期):

   膜电位:0~-90mv

   时程:100-150ms

   机理:Ca2+通道失活,K+快速外流,并造成再生性K+外流,直到复极完成。

   ⑤4期(静息期):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

   膜电位:稳定于-90mv。

   机理:K+-Na+泵:泵出3个Na+,摄回2个K+,生电。Ca2+

Na+交换:3个 Na+内流,1个Ca2+外流,生电。

   (三)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特点:4期膜电位不稳定,在三期复极末达最大值,称最大舒张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

    1.窦房结P细胞(自律性最高)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AP特点

 ①0期去极速度慢,持续时间长(7ms),AP幅度低(60~70mv),无明显超射。

 ②无明显1,2期,只有0,3,4期。

 ③最大舒张电位为-60~-70mv,阈电位为-40mv,均高于浦氏纤维细胞。

 ④4期膜电位不稳定,有自动去极化。自动去极化速度比浦氏纤维细胞快。

(2)形成机制

 ①上升支:Ca2+内流。

 ②下降支:K+外流。

 ③4期自动去极化原理

  K+进行性衰减外向电流↓

  Na+进行性增加内向电流↑

  Ca2+-Na+交换(1:3)内向电流↑

  以上三种电流均使膜去极化,但最重要的是衰减性K+外流

     2.浦肯野细胞  最大舒张(复极)电位-90mv,阈电位-70mv。

     ①形态:与心室肌相似,产生机理除4期自动去极外,其余基本相同。

     ②4期自动去极化机理:恒定的Na+内流和衰减性的K+外流形成。

   3.心肌工作细胞与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比较表:


静息期

阈电位

0期去极化速度

0期结束时膜电位值

膜电位分期

4期

心室肌

细胞

静息电位值-90mV

-70mV

迅速

+30mV

0、1、2、3、4

稳定

窦房结

细胞

最大舒张电位-60mV

-40mV

缓慢  

     0mV

0、3、4 

自动

去极化

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一)自律性

  1.概念:在生理情况下,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这种特性或能力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2.衡量指标:自律性频率的快慢和规则性。

   频率:单位时间内自动发生兴奋的次数,即心率

   规则性:自动节律性兴奋在时间分布上是否规则,即心律

 3.心肌不同部位自律组织的发放频率


4.心脏的起搏点:

 (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正常生理情况下,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胞,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窦性节律:指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

窦房结成为正常起搏点的原理: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

(2)潜在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表现出来,故称潜在起搏点。当某种异常情况下,潜在起搏点取代了窦房结的功能,称异位起搏点,由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心脏节律,称异位节律。

    5.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则自律性高,反之则低。例:肾上腺素增强Na+内流,使心率加快。

(2)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的差距:差距减小则自律性高,反之则低。例:迷走神经使最大舒张电位增大,膜呈超极化,自律性下降,心率减慢。

(3)阈电位水平:

(二)传导性

 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

 1.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闰盘连接,使心脏在功能上形成一合胞体。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细胞间传导。
     
①传导途径: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网、心室肌。

 ②传导速度: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慢,尤其是结区最慢,耗时0.1s,形成房-室延搁其生理意义是:使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收缩之后,从而保证了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2.心肌传导性的影响因素

(1)心肌细胞结构对传导性的影响

(2)0期去极速度与幅度  呈正相关

(3)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三)兴奋性:

 1.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见下表)

心肌细胞在动作电位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电位变化

0期→-55mv

-55mv60mv

-60mv80mv

-80mv90mv

动作电位

无论任何刺激,均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强刺激可以引起局部电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阈上刺激能够产生动作电位

阈下刺激即可产生动作电位

兴奋性

极低

低于正常

高于正常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心肌收缩曲线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以保证心肌收缩和舒张活动交替进行。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两者之间距离增大,兴奋性降低,反之兴奋增高。

 (2)Na+(或Ca2+)通道状态: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期前收缩(早搏)。由于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四)收缩性:

心肌细胞收缩原理与骨骼肌细胞收缩原理相似,但有自身特点。

①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②不发生强直收缩。

③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较大。

三、心电图

(一)概念:把引导电极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在心电图仪可记录到心肌电周期中的电位变化。用这样的方法记录到的图形,称为体表心电图,简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内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电位变化的综合波形,是心动周期中各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综合向量变化。

(二)心电图的导联  临床上常用的导联包括以下三种

  1.标准导联Ⅰ、Ⅱ、Ⅲ;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3.加压单极胸导联:V1、V2、V3、V4、V5、V6

(三)正常心电图各波及生理意义



  四、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概念

1.心率:

(1)概念: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钟,平均为75次/分钟。

(2)正常生理波动:

      ①年龄:新生儿快130次/分 

      ②性别:成年女性>男性

      ③生理状态:劳动,体育锻炼的人较慢

      ④同一个人:安静或睡眠时慢;情绪激动或运动时较快

2.心动周期:

  指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即:一次心跳的时间)。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按平均心率75次/分计算,一个心动周期为60/75=0.8s,心房和心室各自的收缩与舒张时间如下图所示。


此图说明: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时舒张但不能同时收缩,二者共同处于舒张期的时间为0.4s,称为全心舒张期。无论心房或心室,收缩期较短,而舒张期较长,如此可以保证心室有充分的充盈和休息时间

3.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心率与心动周期呈反比关系,即:心率越快,心动周期越短;心率越慢,心动周期越长。但无论心动周期是缩短还是延长,影响最显著的还是舒张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以左心室为例)

 1.心脏的泵血过程:

 在一个心周期过程中,心室的泵血过程可以分为收缩期射血过程和舒张期充盈过程。其中收缩期射血过程又可以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舒张期又可以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及心房收缩期。而心房收缩期是一个心动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开始。


在每一个时期,心房、心室、动脉压力变化比较,瓣膜状态,血液流向,心室容积变化,如下表: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

.    含义及正常值:

     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收缩一次射入动脉的血量。

                 60~80ml/次,平均70ml。

     每分输出量:心脏收缩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60~80ml×75=4.5L~6.0L约5L

     生理变动:男﹥女:10%; 年龄:青年﹥老年

            运动﹥安静:5-7倍;激动﹥平静(50%-100%)

     意义:分析同一个体不同状态下的心功能。

    (2)心指数:

       含义及正常值:

      含义: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

      每分心输出量,反映心室泵血的效率

       正常值:空腹和安静状态下,人体表面积=1.6 1.7m2    

               心指数=4.5~6.5L/1.6~1.7m2=(3.03.5)L/min.m2

       生理变异:  成人:3.0~3.5L/min·m2 

                  10岁最高:4.0L/min·m2;80岁:2.0L/min·m2 

                  运动、妊娠、激动、进食等增大

       意义:分析不同个体心功能的指标

 (3)射血分数:

      含义及正常值:

      含义:搏出量占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正常值:正常成人:50%~60%

      生理变异:

          心肌收缩力↑:射血分数↑

      心室病理性扩大:射血分数↓  

      心功能减退:射血分数↓  

       意义:一般情况下,搏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相适应,射血分数

       基本不变,但对心脏功能异常的病人有重要意义

 (4)心脏做功量

  ①每搏功(简称搏功):是指心室一次收缩射血所做的功,亦即心室完成一次心搏所做的机械外功。

  ②每分功(简称分功):是指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所做的功,亦即心室完成每分输出量所做的机械外功。每分功=每搏功×心率。

3.心音和心音图

   (1)含义:

       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辨膜关闭,血液流速改变和血流冲击等因素引起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心音图:用换能器将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下来的图形就是心音图。

      用听诊器在胸前壁可听见二个心音,即第一和第二心音,心音图记录有四个心音图波形。

(2)第一心音

特点:音调低,持续时间长。0.12s~0.14s

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

听诊部位:心尖部最清楚。

产生原因:心肌收缩,房室辨关闭,心室射血冲击主动脉根部及大血管            扩张形成涡流而引起的振动。

听诊意义:反映心缩力的强弱及房室瓣的功能状态

   (3)第二心音

    特点:音调高,持续时间短。0.08s~0.10s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听诊部位:胸骨左右缘第二肋间最清楚。

    产生原因:心室舒张,动脉辨关闭,血液倒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和心室壁所               引起的振动。

    听诊意义:反映动脉瓣的功能状态和动脉压的高低

  (4)第三心音  

    是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引起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心音,发生在快速充盈期末,也称舒张早期音和快速充盈音。

    产生原因:可能是血流速度突然减慢,使心室壁和辨膜产生振动。心尖部清楚,部分青年人和健康儿童可听到。

  (5)第四心音

    由心房收缩引起是一种低频短音,是心房收缩时产生的声音,故又称心房音。

    产生原因:心房收缩强烈和心室壁变硬的情况下,心房收缩时血液在心房和心室间来回振动产生。部分老年人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的病人可听见。 

4.心力储备

 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脏泵血功能储备,或称心力储备。心力储备的大小取决于心率储备搏出量储备的大小和匹配程度。

5.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故凡是影响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输出量。

(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在心率不变的情况下,搏出量的多少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的收缩力。

 ①前负荷:是指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容积)。

如果静脉血回心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心肌收缩力减弱。因此,在静脉输液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体质、病情等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异长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

对搏出量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调节,使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②后负荷:是指心肌开始收缩时所遇到的阻力,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动脉血压。

在临床上,高血压患者若不用降压药物治疗,动脉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心室肌长期加强收缩,将导致心室肌肥厚等病理性变化,最终可导致心衰。

③心肌的收缩力:是指心肌在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可以增加心输出量

①心率在(40~180)次/分范围内,心率越快,心输出量也会相应升高;

②心率低于40次/分钟或超过(160180)次/分时,均会使心输出量下降。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和减小脉压差。

(2)分配血管(中动脉):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

(3)阻力血管(小/微动脉、微静脉):构成主要的外周阻力,维持动脉血压。

(4)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5)容量血管(静脉):具有血液贮存库的作用。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1.血流量:

    (1)含义: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横截面的血量,也称容积速度。

    (2)单位:ml/min或L/min

    (3)计算:单位时间内血流量

     (Q)=血管两端压力差(△P)(主动脉压-右心房压)/血流阻力(R)

      右心房压基本上接近于0,所以,Q=P/R

      各器官血流量就取决于器官内的血流阻力。

     2.血流速度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

      在血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血流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管横截面积:流速与血管横截面积成反比。

      主动脉:总横截面积最小,流速最快。180~220㎜/s

      毛细血管:总横截面积最大,流速最慢0.3~0.7㎜/s

    (2)心脏活动:心缩期:流速快,心舒期:流速慢。

  (二)血流阻力

    1.含义: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血流阻力R=8ηL/πr4  

     即:血流阻力(R)与长度(L)和血液粘滞性(η)呈正比,与血管半径(r4)呈反比。

     因此:血管口径发生变化,则血流阻力显著变化。

    在体循环中:大动脉:19%;小、微动脉:47%;毛细血管:27%;  静       脉:7%。

   2.小动脉、微动脉,是形成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称为阻力血管。

 (三)血压

  ⒈含义: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1mmHg=0.133Kpa)

  ⒉血压形成的前提:足够的循环血量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为:7mmHg(0.93Kpa)

  ⒊两个基本因素:

    ⑴心脏泵血产生的动力;

    ⑵外周血管的阻力。

  ⒋一个辅助因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三、动脉血压

(一)含义:指主动脉内的压力。临床由肱动脉代表。

   1.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相当于快速射血末期的血压。

    意义: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2.舒张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相当于等容舒张末期的血压。

    意义: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3.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SP-DP)。

     意义:反映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的波动。与大动脉管壁弹性密切相关。

   4.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的平均值。

                 等于舒张压+1/3脉压。

     意义:反映一个心动周期中血压的平均值。

   5.体循环的平均充盈压:7mmHg(0.93Kpa)

     意义:反映体循环内的充盈量。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①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

②基本因素:心室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

③缓冲作用: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①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主要影响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

  ②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③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④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最重要因素)。

  ⑤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要影响脉压。   四、静脉血压

(一)静脉血压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⑴压力低:平均:15~20mmHg(2.0~2.7Kpa)

           下腔静脉搏:3~4mmHg(0.4~0.5Kpa)

           右心房:接近零。

    ⑵不受心室舒缩的影响,无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

   2.分类:根据部位分为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1)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为(4~12)cmH2O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临床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指标。中心静脉压升高常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功能不全。

(2)外周静脉压(PVP):是指各器官的静脉血压。正常值平卧(5~14)cmH2O,也可作为判断心功能的指标。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①心肌的收缩力

      联系临床:

      右心衰→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

      左心衰→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呼吸困难。

②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③重力和体位

④呼吸运动

⑤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五、微循环

(一)概念: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组成:七个组成部分—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通血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网、动-静脉吻合支、微V。如下图:
    
(三)血流通路: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保证静脉回心血量(此通路在骨骼肌中较为多见)。

3.动-静脉短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四)微循环的特点

      1.血压变化大:微动脉30mmHg静脉20mmHg

      2.灌流量的潜在性:(0%35%轮流交替开放。

      3.流态特点:层流,有团流现象,即一个一个RBC

  通过。

      4.微循环的自律运动:510分钟交替收缩。

      5.受神经-体液调节,局部代谢产物起着经常性的调

  节作用。

六、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一)概念: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出而形成的(除蛋白质较少外,其它成分与血浆相似)。

(二)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高,除大分子蛋白质外,余均可通过。

(三)生成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四)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如右心衰竭/炎症→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水肿)。

2.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如过敏反应/烧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部分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水肿)。

3.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营养不良/严重肝肾疾病→体内血浆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水肿)。

4.静脉和淋巴回流:如丝虫病/肿瘤压迫→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回流减少→局部水肿。

5.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通透性高→水肿(如过敏反应)

(五)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1.含义:组织液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2.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⑴动力:组织液的压力大于淋巴液的压力;

   ⑵结构基础:瓦片状的淋巴管结构,构成单向活辨。

   ⑶淋巴循环:小淋巴管汇入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注入静脉。

   3.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⑴回收血浆蛋白:75200g/天;

   ⑵运输脂肪和其它物质;

   ⑶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⑷淋巴结的防御屏障作用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⑴来源与支配

      起源:胸髓(T15)侧角。

      支配:右支支配窦房结,心房和心室前壁。

         左支支配房室交界,房室束,房室后壁。

    ⑵递质与受体:末梢释放NE,心肌细胞膜上β1受体。

    ⑶作用:

           作用:NE+β1,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即心率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房室传导速度加快

  (4)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为普奈洛尔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⑴来源与支配:

    起源:延髓的迷走背核和疑核。

    支配:右支支配窦房结,心房肌

       左支支配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

    ⑵递质与受体:末梢释放ACh,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

    ⑶作用与机制:

         作用:ACh+M,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即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4)阻断剂: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

小结: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作用比较表,如下: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此类神经纤维都属于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末梢释放的递质为NE。

    ⑴来源与支配:起源于胸、腰段(T1L2)脊髓灰质侧角。

     较密:皮肤、内脏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较稀:骨骼肌血管,静脉,冠脉、脑血管(几乎没有分布)。

   ⑵递质与受体:末梢释放NE,受体为αβ,但对α亲和力强。

   ⑶作用与机制:

    α受体结合收缩(皮肤、胃肠血管),为主要效应

    与β受体结合舒张(脑、冠脉、骨骼肌血管)

   ⑷特点:静息状态下发放低频冲动(13/s),维持着大多数血管的紧张性。

2.舒血管神经纤维:

①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②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与血管平滑肌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

③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④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三)心血管中枢

     1.含义:控制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比较集中的部位,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均有。

     2.延髓为心血管活动基本中枢:包括

       心迷走中枢: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部网状结构。

     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活动中枢:

       位置:脑干、下丘脑、小脑、大脑中均存在有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

       作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与人体其它功能之间的整合作用。

       整合:把许多不同的生理反应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互相配合的生理活动或过程。

(四)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降压反射,窦弓反射)

(1)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传入神经: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

(3)中枢:延髓(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

(4)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心交感缩血管神经

(5)效应器:心脏和血管

 (6)反射的基本过程:

(7)特点:
    ①窦内压在60~180mmHg范围内,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的频率与窦内压呈正相关。当颈动脉窦内压力低于60mmHg时,压力感受器没有传入冲动;当窦内压力超过180mmHg时,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已接近饱和,传入冲动不再增加。动脉血压在100mmHg左右,降压反射最敏感。

    ②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对急剧搏动性压力变化比对非搏动性压力变化更加敏感。

    ③正常情况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活动比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活动要强。

  (8)生理意义:

降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该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循环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的调节,以保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大的波动。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1)反射弧同窦弓反射。

(2)感受的有效刺激是:动脉血中的O2分压、CO2分压和H+浓度变化

(3)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使呼吸加深加快。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和血压并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应激情况下则参与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维持血压,使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3.心肺感受器反射

(1)在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许多感受器,总称心肺感受器。

(2)适宜刺激有两大类:

  ①一类是心脏和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②另一类心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一些化学物质。

(3)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交感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导致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

  1.来源与性质:

 来源: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其中肾上腺素占80%,去甲肾上腺素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