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 先看译文:我经常羡慕人间那些英俊的男子(这里指王定国),上天应该乞求到美丽的女子和他作伴。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从岭南回来一定会变得更年轻,微笑着,笑的时候还好像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道岭南这个地方应该不好吧,她却说:这里是我心安的地方,是我的故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似赞美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实则借以抒发了自己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今天的人们(包括你我),常常为了从农村调往县城、从基层调到机关,大费周折,找遍关系,不惜金钱,甚至是丧失人格。得与失、乐与忧,究竟有几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