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上难以“深阅读”

 优雅a 2016-05-24
网上难以“深阅读”
 

    ·书里书外·  我也尝试过数字阅读,发现超过5万字就很难持续阅读下去

    文/李昕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两年来,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国民图书阅读率变化不大,纸质图书的阅读量2013年为4.77本,2014年为4.56本,2015年为4.58本,还有微弱下降。

    依据《2015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有41.6%的成年人完全不读书,除去五分之一不识字无法阅读的人,剩下3亿人是因为没有阅读习惯或没时间读书。

    以色列人均每年阅读60本书,一般发达国家的数据都在10本以上。我们明显滞后。

    与纸质书阅读率长年没什么变化相对应的是,数字化阅读增长迅速。2014年,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了传统阅读。2015年又上升了8个百分点。

    我不赞同将数字阅读增长看作是国民阅读率增长的体现。电子读物中,经典作品的比例很小,网上自出版的东西很多,比如网络文学等,很多没有经过编辑过程,内容也比较快餐化。一个人读什么书,就接受什么样的写作水准,如果只阅读、认可不入流的书,欣赏水平也会降低,将来就会失去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好书。

    当然,传统纸质出版物“数字化”的版本,就内容而言和纸质书并无区别,而且有自由检索、方便携带、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但这仍不是“深阅读”的可取方式。

    很难想象有人在网上读学术著作。我曾在北京印刷学院做讲座,问在场的四十几个学生,谁在网上阅读文学作品,所有人都举手了,但我问,谁一天读完过一本文学著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说明网上阅读很难持久。现在恰恰太需要学术阅读。

    我自己也尝试过数字阅读,发现超过5万字就很难持续阅读下去。数字出版商也明白数字阅读的这一特性。我有一个著名的出版人朋友,说想开发数字版的缩写本名著,供读者快速阅读名著,北京电视台的读书节目讨论过这个问题,白岩松说“名著读的就是细节,出缩减本,书籍原汁原味的营养吸收不到,有什么意义呢?”

    把经典著作缩略以适应数字阅读“碎片化”的特性,无异于把大餐快餐化,丧失了阅读名著本身的价值。

    除了方便休闲,数字阅读迅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廉价。在起点中文网上,阅读网络文学的价格是千字3分,而一本实体书的价格,通常在几十元。

    近年国内有机构调查国民对于书价的接受程度,以200页的书为例,2014年,平均接受价格是15元一本,2015年变成14元一本,而与之对应,现在200页左右的书籍定价大概在39元一本。国民对书价的接受程度只是图书定价的50%。去年“双11”的时候,网上优惠,书籍打折到49折,一下卖掉几千万本,印证了这个说法。

    而数字出版物的价格接受度更低,2015年的调查数据是1.64元。这几乎是要求免费赠送。

    不能把“不读书”归因于书价贵,事实上中国的书价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关键还在于国民普遍阅读的习惯没有养成。

    多读书,读好书,纸质书仍前景光明。

    十几年前网络势头正旺的时候,有人认为纸质出版物会被取代,但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数字阅读刚出现的时候,和纸质阅读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但现在看来传统出版所受影响不大,甚至在数字出版物的促进下,还有所增长。当当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一本书同时有纸质版和电子版,能彼此促进销售,这两者不矛盾。

    纸质书有独特的优势,未来会与电子书呈并行态势,不会消失。

    李昕 出版家,三联书店前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