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营美术馆的苏州活法

 苏迷 2016-05-24
创办一家私人美术馆不仅仅是关于对理想、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它亦关乎资本、运营等
民营美术馆的苏州活法












 
  本期嘉宾

  沈建国

  苏州基业艺术馆馆长

  杨帆

  江苏爱涛拍卖董事总经理

  方向乐

  三元美术馆创办人

  梁姗

  明·美术馆执行馆长

  主题

  苏城民营美术馆的现状及发展

  主持人

  贾茹

  1991年,我国著名画家黄胄创办的中国首家民办公助美术馆——炎黄美术馆在北京亚运村开馆。至此,民营美术馆在中国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
  近年来,苏州民营美术馆群体蓬勃发展,他们或处闹市之中,或居安静一隅,以举办公益展览为共同特点,却有着各自的运营之路。
  业内人士表示,私人美术馆的出现与增多,促进了艺术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型,是一种艺术繁荣的体现,对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创办一家私人美术馆不仅仅是关于对理想、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它亦关乎资本、运营等。为什么要创办?有着怎么的特色?如何更好地发展?……一个个问题都有待解答。

  基业艺术馆:

  打造成苏州首家清雅艺术生态体验馆,形成文化艺术旅游产业链

  走进园区金芳路的基业艺术馆,装修即将收尾,虽然展品还没有完全呈现,但身处馆内便能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这是一座囊括大批苏州及国内外艺术家与之合作,被政府文化机构正式颁发执照,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美术馆,下月5日将迎来首个展览,苏城又将多了一座现代文化艺术生活的精神堡垒。
  作为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学术创作、艺术研究和传业授道三十余年的艺术创研与教育工作者,馆长沈建国希望未来这里可以集艺术与生态、文化、生活、教育、体验于一体,领衔打造成艺术领域全新的发展模式。
  “我一直对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承继,对现代文化艺术创新的发展很关注,希望能为青年新锐人才,为艺术家群体以及对艺术有着强烈追求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以及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全新概念下的艺术体验馆。”沈建国说,基业艺术馆,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经过慎重的考虑与筹备而落成的。
  虽然艺术馆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对于艺术馆今后的定位,沈建国想很清楚。“从筹办之初,我就一直思考与研究这个问题,经长时间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一是在学术方面,以当代为主;二是确保学术创作研究、作品展示的艺术价值和品质;三是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和发展规律,通过艺术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特别是创新艺术+生态的理念,让艺术融合生态,让品质走进生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众检验艺术的社会参与性。”沈建国说,这样既决定了今后该办什么类型的展览,也体现了美术馆的特色。
  在今后的展览中,沈建国希望能够举办一些融入生活质感的作品展,这不仅限于绘画作品,还包括雕塑、艺术设计产品等,还要多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沈建国介绍,在明年初,计划办一次设计创意家居展,让大众能够直接地感受
  到艺术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其实,
  每一次展览都希望能够普及大众的观赏性、互动性。”沈建国说,除了会邀请知名艺术家展览以外,还会面向社会、校园、设计从业机构等进行展览征集,为在校师生、社会设计从业者搭建展示的平台。关于资金方面,除了有苏州基业生态园林集团支持外,还会向社会寻求赞助,以及寻求政府的资助与补贴。也会通过艺术体验、美术教育以及艺术家作品衍生产品的研发设计等,解决资金问题。
  在沈建国看来,民办美术馆和公立美术馆的区别,主要是生存发展和创新研究两个方面。生存发展方面,公立美术馆有政府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民办美术馆则是投资者或艺术家自筹办馆,这个资金支持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十年来,国内有大批民办美术馆建起来了,也快速地倒下去了,其中有非常知名的民办美术馆,大多数原因就是资金问题。创新研究方面,民办美术馆除了需要具备学术高度与价值外,还要在学术创新、作品创新、展览创新、运营创新以及推广创新方面优于公立美术馆。如此,民办美术馆才能先生存、再发展。
  “民办美术馆及整个艺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谈到民办美术馆的发展前景,沈建国很乐观:“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民众综合素质与艺术鉴赏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近十年来民办美术馆快速发展的实证,特别是艺术产业目前已成为继房地产业、金融产业后,排位于大众投资第三选择的行业,这些都可以说明。结合到基业美术馆,我们将会延续办馆理念与定位,强化'艺术+生态’的核心诉求点,成为特色鲜明的艺术窗口。并以打造成苏州首家清雅艺术生态体验馆为目标,形成文化艺术旅游产业链。”

  含德精舍美术馆:

  给艺术画作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为大众提供一种了解艺术的方式

  位于百花洲护城河畔的含德精舍美术馆自2015年创办至今已是第2个年头了。“我们见识了苏州文化底蕴的深厚,可能深厚不够贴切,应该是厚重。这应该是我最大的感想。”江苏爱涛拍卖董事总经理杨帆告诉记者,就美术馆自身而言,当然是希望能够为艺术服务,为大众服务,为艺术画作提供一个他们力所能及提供的展示平台,也为大众提供一种了解艺术的方式。
  “含德精舍美术馆是江苏爱涛拍卖旗下的一家美术机构。放眼世界,哪一个大型拍卖公司没有自己的美术馆呢?这个就像是实体店一样,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东西展示给广大的艺术爱好者。美术馆也是我们自身对于艺术追求和公司发展的一种必备条件,我们需要公司的员工能够时刻了解当今社会的艺术发展趋势,有了与时俱进的美术认识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做拍卖。”杨帆说,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两千五百年的文化积累让苏州人才辈出,尤其是吴门画派名家云集、璀璨夺目。基于地理和文化这两点,美术馆定位的主要倾向可能还是书法、国画这一种类,偶尔涉猎一点油画方面。“这不是基于什么原则问题,而是我们术业的主要方向就是传统绘画,所以我们能够就自己长期以来的认识来向大众推荐我们所认为的相对来说更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对于艺术的吸收和推广所持有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至于特色,杨帆认为,术业有专攻,这样才能够有长远深入的发展。“首先是我们在成熟的艺术家身上可以让大众和自身对传统艺术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在这之余我们还有剩余的精力去发现并向大众宣传推广新兴画家,他们渴望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也不希望一个或一群有潜力的艺术工作者被埋没,但起步阶段往往是最艰难的,公立的美术馆门槛又太高,我们的存在也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多元更加全面地了解艺术发展的步骤和走向,这两种风格和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正是我们能够长远发展的真正宝贵的东西。”
  在杨帆看来,民营美术馆和公立美术馆在根本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公立美术馆力主宣传和弘扬已然成为行业楷模的艺术家,而民办美术馆更关注的是在社会上、在大众间所产生并盛行的艺术。当然这种区别和人们固有的思想认识以及最本质的资金后援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政府的支持条件还是有限的,毕竟民营不像公立美术馆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帮助民营美术馆牵线搭桥,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社会平台和资源。”当然,除了政府的扶持外,杨帆也希望不论是成熟的艺术家还是新兴的艺术家都能够更加正确、客观地看待艺术。“对于成熟艺术家,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艺术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专业搞艺术的人群,也要面向大众,曲高和寡的艺术算不上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依然不会脱离生活。就新兴画家而言,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公立美术馆才是权威,真正的权威是自身的实力和大众对其创作的接受程度,名气和外表只是暂时的,真正能够流传不朽的艺术一定是有扎实实力、耐人寻味,受欢迎程度强的硬通货。”
  谈到民办美术馆的发展,杨帆坦言,现在的市场行情不容乐观,很多的民办美术馆都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压力。含德精舍美术馆以拍卖公司为依托使得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还相对顺利。不过杨帆相信,未来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善,当然这种改善不是一步到位的。“我们还准备开展美术教育这个方向,毕竟作为以拍卖公司为基础的美术馆,我们的美术认识从古至今,非常的综合全面,有我们自己独到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做出术业有专攻的培养。”
  两年来,含德精舍美术馆举办过如《老友记》朱建新、吴维佳、于明诠书画展,《三人行》范扬、张铁林、董浩书画展,《苏州国画院中国画小品五人展》,《昨天和今天》杨明义个人展等,这些展览为苏城带来更多有质量、有深度、有趣味的展览。“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希望含德精舍美术馆继续怀抱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赤子之心,弘扬传统文化,宣扬当代艺术。

  三元美术馆:

  做“别致”、“有意思”的展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三元美术馆位于三元坊,开馆已有两年多时间。创办人方向乐自身就是一位画家,创办三元美术馆完全是他出于对艺术和收藏的热情为原始动机。
  “因为自己是画画的,身边有许多艺术界和收藏界的朋友,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苏州又是艺术家和喜欢传统文化的藏家们特别钟情的一个地方,我希望在苏州能搭建一个可以给朋友们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方向乐说,就收藏而言,自宋代以来,中国画家中苏州籍画家有半数之多,今天的苏州依然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人们。
  在方向乐看来,作为一个美术馆,它的定位的确很重要。三元美术馆主要致力于七零后、八零后青年中国画家的作品推广和交流,在这个艺术家群体中又倾向于具有良好的传统功底的学院派画家。“这个定位是基于我们自身的艺术家资源和经济实力两方面进行思考和选择的。”方向乐说,目前,当代的中国画市场整体活跃,而七零前的艺术家无论从成就还是市场价格都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合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七零、八零后的艺术家,正处于艺术创造力比较旺盛的阶段,艺术价值具有挖掘潜力,从作品价格方面看还有很大的运作空间,比较适合我们这样规模的民营美术馆。
  “三元美术馆设立已经两年多时间,这两年多的运营主要是依靠在其它领域的收益支撑。”方向乐坦言,私营美术馆的赢利模式一直以来是整个行业的难题,他们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展览和活动经费主要是靠自筹和赞助,艺术家往往也只是向美术馆回报以作品,作品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中变现的可能性是普遍较小的。现在形形色色的展览多如牛毛,因此也越来越需要有品质的策展人。”
  方向乐认为,与公立美术馆不同的是民营美术馆比较灵活,它可以在艺术家的选择方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自己的艺术观点。对于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而言,民营美术馆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它的生存状态,这样对于艺术家和藏家群体的对称选择就更加有针对性。民营美术馆与大的公立美术馆相比,它更有利于举办一些规模小而有特色的展览。“民营美术馆在苏州是比较被重视的,它们作为丰富和填补地方民间艺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十分有必要得到来自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在方向乐看来,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探索、定位、发展以及优胜劣汰的过程,民营美术馆的前景会随着艺术市场和经济的成熟而进入行业的稳定期。“三元美术馆在努力生存和不断准确定位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发展周边的相关业务,包括原有的艺术培训,我们还要在当前艺术品市场相对低谷的状态下发展大众能够接受的优秀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推广、交流和销售,在普及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收藏爱好者,扶持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向外开展一些苏州工艺美术的推广计划,让苏州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走向更多地方。”方向乐告诉记者,他们还在计划推出一个“国际艺术家驻地交流”计划,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苏州来深度交流、写生和举办展览。“这些想法还要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和完善。”
  三元美术馆近两年来共举办近二十场展览,从已故的老艺术家到八零后的年轻艺术家再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曾在这里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过。其中,2015年春天举办了一场“苏工荟萃”的苏州工艺美术群展,有家具、盆景、竹刻、核雕、缂丝等艺术门类,从展览的策划、展陈以及开幕式的设计都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承式。同年夏天,又举办了另外一场由三位完全不同的八零后艺术家的联展,展览名称为“三人行”,他们三个人一位是书法家,一位是搞当代装置艺术的,而另一位是同时从事现代水墨和传统国画的画家。“把三位这样完全不同艺术领域不同观念和方向的艺术家放在一起是一次尝试也是一个亮点,而这三位艺术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看过展览的人们对于该展览的策划给予了许多肯定,这也符合了我们追求做'别致’、'有意思’的展览的想法。”

  明·美术馆:

  在苏州以及全国推广粉画,弘扬粉画这门独特艺术

  坐落于园区李公堤的明·美术馆是中国首家以粉画艺术为特色兼顾中西其他画种的民办美术馆。
  “我们团队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杭鸣时老师的粉画工作团队。”明·美术馆执行馆长梁姗说,杭老多年来投身粉画艺术创作、推广及教学,被誉为中国的粉画大师,虽如今已是85岁高龄,而依然兢兢业业于粉画艺术事业。“我们是在杭老的感召下,在苏州以及全国来推广粉画,弘扬粉画这门独特艺术。”两年间里,团队联合国内外的粉画艺术家、艺术机构,办了很多活动。比如,2014年起我们联合苏州美协及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高校及艺术机构,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粉画作品展”、首届“中国(苏州)国际粉画双年展”等展览活动。同时,也协助杭老师办了多期粉画高级研修班。2014年8月在苏州工业园区领导的支持下,在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成立了明·美术馆,作为粉画艺术的一个实体交流中心,未来将朝着中西大美术的方向,为苏州的文化艺术生活做更多事。
  梁姗认为,对于美术馆来说,展览是其核心。明·美术馆每年都会推出10余场大小展览,其中包括国内外艺术家色粉、水彩、油画等多画种的群展,同时也有优秀画家个展,国际名家尤其是粉画家不定期在明·美术馆举办画展,这是其最大的特色。与此同时,在艺术门类上,希望把粉画艺术做成特色。“在大框架上,美术馆不仅要有特色,同时也要亲民,我们希望自己是一家能够让美术、让文化艺术融入生活的美术馆。我们不摆高姿态,我们拒绝高高在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能够走进美术馆。”跟着梁姗的脚步,记者在美术馆看到,一楼是明加艺咖,它与美术馆相辅相成。梁姗介绍,在这里,您进来看画,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坐下来喝喝咖啡、听听音乐,当然也可以跟着馆里的美术老师学习零基础绘画,做手工,既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说不论是专业艺术人士,还是业余艺术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方天地。
  在梁姗看来,明·美术馆虽然还比较年轻,但在一年多的经营过程中,展览策划一块,保持展览的专业性、艺术价值这方面一直是美术馆坚持追求的,也存在一些难度。“民办美术馆一定会有生存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追求展览品质、艺术价值的同时,也通过展览实现效益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究的。目前来说,我们通过多规格的作品销售,以及教育培训、定制活动等美术相关拓展项目来筹集资金,维持美术馆日常运作。”
  梁姗觉得,和公立美术馆相比,民办美术馆拥有更多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公立美术馆做事情、办展览等可能更按部就班、中规中矩一些,而民办美术馆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它会更少的受限于组织,不论是在艺术家的选择或者办展内容、形式风格的定位上都能够有更多发挥的余地,也更容易吸纳年轻新潮的艺术家,甚至艺术相关行业的其他从业者的关注。”梁姗说,就拿明·美术馆来说,日常就不仅仅是办展览,也办艺术辅导班,从国际名师指导的Workshop,到周末零基础的“约绘周末”。更值得一提的,美术馆还经常举办多类型的主题活动。比如:每月定期举办的《明·鉴》艺术沙龙,会邀请一些艺术家、作家甚至演奏家等,举办主题演讲及演奏会等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总而言之,就是充满各种可能吧。”梁姗充满期待。
  “对于民办美术馆,自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肯定,能够在具体项目上予以资金帮助就更棒了。”梁姗告诉记者,事实上,这一年多的时间在园区,美术馆举办的很多活动,尤其是粉画推广相关的“中国大学生粉画作品展”、“国际粉画双年展”、“粉画艺术节”以及其他一些艺术交流项目、展览,也确实是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资金补贴,对于他们团队来说,感到很荣幸。“而未来,在做好展览的基础上,会做更多全新相关艺术项目的探索。”梁姗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