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茶圈内谣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普洱茶的区别?【图】

 说茶网 2016-05-24

揭秘茶圈内谣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普洱茶的区别?

人工栽培还是野生?

我们在《正解老班章:论老班章天时、地利与人和》里通过生长形态、茶芽特征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了鉴别栽培型古树的方法。下面的文章将从客观的角度,为你解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之间的是是非非。

似乎是被“山珍野味”这样的词汇影响,又似乎是受到了台地茶的牵连,长期以来茶友们形成了一个认知误区:野生的一定比人工栽培的好。

从种植台地茶的角度来看,台地茶的种植密度严重影响了茶叶对水分、土壤肥力的吸收,而梯田式的种植方式又令茶叶无法在有适度遮阴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因此台地茶的茶质普遍来讲都是不优秀的。

揭秘茶圈内谣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普洱茶的区别?

“人工栽培型”并非是“台地茶种植”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错误认知,是由于茶友们对“人工栽培型”这个概念未有全面的了解,导致大家从字面上简单粗暴地理解了。

回顾在第一话《正解老班章:论老班章天时、地利与人和》里,小黑从老班章古茶园里古茶树的生长形态,再到能够尽量细致地观察到的因素,全面了解栽培型古茶树的特征。

我们从品种上可以看出,老班章古茶树是典型的勐海大叶种,其中有的叶片刚好是小黑的手掌那么长,叶片上锯齿非常明显,叶片当中的脉络也非常明显,叶片有厚度。勐海大叶种,这种形态的古茶树在老班章有5000亩之多。

揭秘茶圈内谣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普洱茶的区别?

跟随着小黑的镜头,我们还可以看到老班章古树茶园里,茶树主杆从大概一米三到一米五、六的区域分杈了。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形态呢?

这是因为在几百年前茶树生长到这个高度的时候,被茶农直接砍断了。砍断之后,茶树的芽重新从主杆的两侧生发出来。曾经茶农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易于采摘,因为过去都是由身体柔弱的妇孺来负责采茶,而强壮男性都在外耕种或是狩猎。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爱伲族和布朗族在几百年当中,保持着对茶叶的采摘、种植和品饮的习惯。

说完了树杆形态,我们再来看看茶芽。老班章的茶芽上,正反面的毫毛非常多,这也说明茶树更趋向于人工栽培型的古树,而不是野生型的古树。而从口感上来看,野生茶具有比较典型的独特酸韵,而栽培型古茶树的口感更趋向于饱满适口。

揭秘茶圈内谣言:栽培型古树与野生型古树普洱茶的区别?

现在来说说大家关心的问题,野生型比人工栽培型好吗?

事实上,人工栽培型古茶树,导致茶树品质的稳定性更加稳定。人工栽培型古树由于每年都进行固定手法的采摘(我们也成为驯化),所以古茶树逐渐适应了季节性采摘的节奏,所以每一年每一季的品质也逐渐被稳定了下来。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美女茶艺师董董微号:dydy40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