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技杂谈】打窝依旧空钩?绝对是哪个环节没考虑到!

 昵称33635096 2016-05-25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之策,在于有勇有谋,谋定而后动,故能百战不殆,一举成“公”!垂钓也是一样的,虽然,垂钓空钩的情况基本上每个钓友都遇到过,但,应该没有钓友会喜欢那种感觉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打窝,可以有效减免空钩情况的出现!


方法一:考虑垂钓的最佳时机时,要将季节、风向和地点结合起来考虑。垂钓的饵窝能够迅速聚鱼的原因,是诱饵在水中散发出的某种鱼类所喜欢的气味,吸引了它们的注意力,勾起了它们的食欲。

静水且无风浪的条件下,这种气味的传播方向不定,是缓缓地由中心向四周扩散;而在有风浪的情况下,这种气味传播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会顺风向迅速传播,顺应风向扩散开。

如果下风口处的鱼多,且比较聚集,鱼群会循味迎风而上,聚到窝点;反之,下风处无鱼或鱼少,饵窝的作用就不明显,不能直接有效的起到聚鱼作用。每个钓点两侧的水域宽窄度大小各异,一般情况下,水域宽阔的一侧鱼大且多,水域窄的一侧鱼小且少。

 因此,打窝必须对季节、风向和地点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后再来进行。

春季,下风处一侧为宽阔水域,且位于侧风一岸的地方打窝效果较好。白天鱼群大多聚于边沿的浅滩处,在侧风一岸打窝,诱饵的气味就能随着风浪,顺着边沿的浅滩传得很远,会引来大量鱼群进入窝点。另外,在春季打窝,窝点打在水草、木桩等可依傍物体的下风一侧效果好,原因是物体阻挡风浪,使其下风一侧的水体相对稳定,这就是鱼群久留的必要条件之一。

夏、秋两季,鱼多在深水中,因此饵窝打在下风处较为宽阔的深水一岸效果好,侧风一岸效果差。

方法二:打窝应该在调试好水线、选好了钓点,并将钩投入钓点之后进行,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打窝的地点,能够把窝打得准确。

方法三:掌握好诱饵在水面上的着落点。打窝不能完全根据水面上鱼漂所在的位置来进行,否则很容易造成窝点偏差。另外,饵团抛过了钓点或者正落于饵钩上,也都是对垂钓不利的情况。

有钓友会问:为什么正好落在饵钩上反而不利呢?

这点是和鱼的摄食习惯有关。饵团入水后,很快就被水泡开、发散,没多久,就会扩散开来。如果钓友一次投几个饵团,那扩散开的范围就会更大。这种情况下,鱼会选择由边缘开始向中心地带前进的方式进食,等吃到中心有钓饵的地方,也差不多饱了。

那么,饵窝应该打在何处较好呢?

在钓点的内侧(即近岸侧)打窝最佳,距离饵钩半尺到一尺远处。这样,当饵团在水底扩散后,能使饵钩正好处于饵窝的外侧边缘,容易被鱼发现。让饵钩处于饵窝的外侧,还有一个好处。一般情况下鱼群聚到窝点时,往往是大鱼在外侧(大鱼比较狡猾、谨慎,总是远离人和钓竿),小鱼在内侧和左右侧,且外侧鱼的密度大。因此,投钩点选在窝的外侧上鱼多且大,内侧上鱼少且小。

方法四:窝不宜过大,更不要在一个地方同时打几个窝。有些钓友可能认为,窝打得面积大了,或在一个地方同时打几个窝,引来鱼会多一些。但是,事实上,这样做是会很快的聚鱼,也能够吸引较多的鱼,但它们都会四处分散开来,游走范围大,钓点上鱼的密度会相对减少。一处窝引来的鱼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让有限的鱼分散在较大的范围,你觉得你的上鱼率是怎样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