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图博中国黎学的奠基人

 石碌尊者ghvi7o 2016-05-25



● 一位黎学研究的开山鼻祖

● 一部黎学研究的扛鼎之作

● 你走过的地方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你关注的民族早已成为社会的主人

● 什么时候,我们再走一次史图博之路

● 一起寻找消逝的古老民族文化信息 



八十多年前,一位德国学者两次来海南岛,并留下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著作,他就是令后人敬仰的史图博先生。


史图博两次来到海南岛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深入五指山腹地,对黎族进行全面考察和科学研究,并出版《海南岛民族志》一书。本书探索了海南岛黎族来源,民族内部分类与分布,各方言特征差异等。本书是黎族研究基础性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黎学诞生。

史图博其人

史图博,出生于1885年6月,早年在德国耶拿大学供职,生理学家,研究生物体和生命科学。史图博的生理学知识技能,对于他日后在中国各地从事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支撑。


1924年春,史图博应上海同济大学邀请,到同济大学担任生理学教授和生理学馆主任。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原本是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义为合作共济。是德国政府在中国办学的代理与代表。到1927年,民国政府正式将之国有化,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作为德国政府在中国办教育的窗口,史图博到同济大学任教,背后也有着德国政府和文化机构的支持。他治学严谨,讲课认真,除了讲授生理学课程外,史图博最感兴趣的是人类学研究,尤其是东方民族人类学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文化触角伸向东方,从环地中海的北非、近东地区,到波斯中亚地区,以及远东中国大陆、印度支那半岛及太平洋岛国,随处可见欧洲文化触及的印迹。在此背景下,东方文化魅力,尤其是许多未经发掘的处女地,也推动着无数欧洲学者东来探险发掘。史图博也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研究者

史图博来到中国后,酷爱旅行。抗战前,他在学校的假期几乎都被旅行日程排满。每到一地,他便深入民间,探询民族风俗,收集人类学研究资料。


他曾到过四川、贵州、云南、海南岛等地区,对许多少数民族进行过研究。其中,对黎族的研究影响最大。


1931年和1932年先后两次到海南岛考察。收集黎族生产生活用具349件,多数为黎族服装服饰,还有黎族刺绣品、骨制品和竹制品等,例如头簪、刀鞘、棋盘等都是较为珍贵的文物。1946年,史图博所收集的黎族文物悉数由中央博物院以250万元的价格收购。中央博物院在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将这批文物作为馆藏珍品展示。

将籍贯定为中国宝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史图博在中国报纸上公开发表谴责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言论,因此受到当政的法西斯政府辱骂,并不准他回到祖国。他随同济大学内迁到云贵高原,始终与该校同舟共济,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期间曾拒绝上海德国医学院的邀请。


在中国任教期间,史图博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急需的医学人才。1949年出版的《同济大学概览》评价史图博说:“史教授上了偌大年纪,可是精神还是那么健旺,配上银色的长须,更显得肃穆非凡,灼烁的目光,好像在探索什么似的。一脸慈祥,言语幽默,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地记忆着。经历了多少年的折磨,还是昂首健步,全无老态,迄今仍是孑然一身。从1924年开始就来校服务,这一段漫长的岁月,就是在‘一·二八’、‘七七’战争里,他都不曾把我们抛弃过。”


史图博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他对这块土地充满热爱之情,并将自己的籍贯记载为中国宝山县。


两次海南岛调查黎族

1931年,史图博来到海南旅行,由海口出发,徒步沿南渡江上溯,在仁江转入金江上溯,经冲威、凡(番)仑、水筒、打空、志拷、牙亨、打什港、凡(番)好、那开、番阳等村落和集镇,折转西行,穿越今保亭、乐东等山区、抵达昌化,原路折返至番阳,南下经嘉乐抵达崖州。乘车至榆林港,乘船沿海南岛东海岸北上至文昌清澜港上岸,乘车回到海口。此次考察史图博开启了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大门。


20世纪30年代,正是战乱年代,日本已入侵中国。国共两党博弈如火如荼,海南黎区也处于战乱之中。史图博于1931年首次进入黎区的调查资料,也在1932年2月的上海事变中毁于兵火。


史图博于次年1932年7月8至9月10日,再度沿原来的路线做了长达两个月的田野调查。此次考察,史图博依旧选择了徒步方式。考察路线,与第一次考察相比,偏北一些。由海口出发赴那大南丰,然后到了南丰西南的丘陵地带荷山,在南丰与冲威村、葵都村之间交叉穿行好几日;来到新开田村,经打空逗留在居民都不太言语的海猛村,穿过白沙黎峒走南劳、南扑、南大、荷乐、牙格、加配、至新乐岩,考察了五指山西部山区荷乐、牙维,北部山区的那邦等地,原路折回海口。此次考察,史图博对海南岛黎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提出了海南岛黎族的来源,族群分类与分布,民族特征与文化遗产,其成果具有里程碑性质。尤其是他所谈及的民族文化消亡的理论和见地,对于保持海南岛黎族文化遗产有超前的远见卓识。书中有提到史图博到荷山(武烈)的一段小插曲,那日他们到达村子时恰逢村民们在举行大规模狩猎祭宴,当时村民们热情地招呼史图博入席一同欢庆,正当史图博内心欢喜既能品尝美食又能深入调查黎族风情时,村子里的汉商(儋州人)警告村长外国人要危害村子,会用妖术把村子里的宝物(和平与繁荣)带走,欢迎的气氛霎时转变为村民的警惕小心,告诉史图博打完猎之前村里不能留宿外人,要求其离开。从这段小故事可以看出,黎民虽说平日沉默寡言,但内心热情,骨子里有一种热爱族群、守护族群的坚持。


史图博调查路线示意图

《海南岛民族志》

《海南岛民族志》这本书主要介绍有关黎族的农业(水稻、旱稻、其他作物)、狩猎、商业、食物、器具、工具、纺织、编织到社会生活、健康状态、居住地、民族性,以及男女的衣服、服装、装饰、结发、纹身、住宅的建造方法到歌谣、音乐、造型艺术,尤其重要的是宗教即对精灵与巫术的信仰,鸡骨占卜、拔除恶鬼、崇拜祖先,受汉族影响的对风水、土地神的崇拜、关于家族生活习惯、关于战争习惯等生活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实地考查和总结。

史图博将海南黎族分为四类:本地黎、美孚黎、岐黎、侾黎。本地黎其中最原始形态的白沙峒黎,其次是元门峒黎,在南丰的小水峒黎,在那邦山之南的那来地方的黎族。美孚黎在儋州、昌化、感恩三县东部的侾黎,以及同南劳黎共居的部分黎族。岐黎可分为本来的岐和大岐黎,本来的岐通常又被叫做生铁黎,只残存在昌化江中游地区,他们居住在番阳到该处山谷的边上,近似于红毛上峒和下峒的黎族,即五指山地区在当时已汉化了的大岐黎,当时还没有在大岐河谷以外地区发现过。侾黎是除本地侾外,尚有南劳黎和多港黎,本来的侾居住在海南岛的南部和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史图博第一次旅行时在番阳偏北的昌化河谷发现了最初的侾黎移居地,他多次访问番阳和崖州附近的南部海岸一带都是侾黎的居住地。此外,侾黎还和美孚黎共居在本岛的西部,史图博访问过的儋州、昌化、感恩的东部地区,在各种侾黎之间要加以区别几乎是不可能的。南劳黎在本岛西部以及在昌化县的七叉有小的分居地,聚居地是在昌化河中游山谷的右侧(西面),并散居在许多小山谷间的南劳峒。


遗憾的是分布在五指山一线之东,三亚港黎族由于完全汉化,史图博未作充分考察。


在《海南民族志》中史图博还对黎族各支系间重要的差异、特征进行区分对照。

重走史图博路的价值

一是旅游价值。“史图博之路”的旅游价值,实质是如何把史图博考察路线转化成旅游资源,并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旅游休闲行,增添地方文化品位。把史图博在海南中西部途径路线转化成旅游资源,重要的是应该突出文化氛围的营造。


二是学术价值。史图博所考察的是八十年前的黎族,八十年来黎族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术界可以通过黎族八十年社会变迁,研究黎族社会发展规律,对保护和弘扬黎族文化,促进黎族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南岛民族志》各种版本

德文版《海南岛民族志》封面

日文版《海南岛民族志》封面

广东油印本封面

海南省民族学会翻印《海南岛民族志》

海南省民族学会翻印《海南岛民族志》附图

海南省民族学会翻印《海南岛民族志》封面


史图博在1931年和1932年对海南的田野调查,撰写了《海南岛民族志》,德文版原名《海南岛的黎族》,1937年于柏林出版。日本学者清水三男翻译成日文,经由平野义太郎编辑,于1943年由东京亩傍书房出版。1964年6月日文版《海南岛民族志》经由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翻译中文,内部发行。


2001年7月和2016年3月,海南省民族学会先后两次内部印刷,供黎族研究之用。


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表示,《海南岛民族志》这部著作是史图博在两次田野调查所得的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书中保留了260多帧当时实地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深具历史文献价值。可以说,这部著作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黎族人民的鲜活生活史。这部著作,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有定评,认为是研究黎族的权威著作,开拓现代科学意义上研究黎族的先河。


《失落的文明—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研究》一书的主要作者郭小东教授认为,自《海南岛民族志》出版后,人们对于黎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认识、了解和认定,都没有逃脱史图博所构建的框架。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尾邦高雄就说过:“史图博从整体上给我们一把打开黎族研究的钥匙。”可见其对后人的影响之大。


2007年4月,首届“黎族文化论坛”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当时海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成就史图博的《海南岛民族志》一书做了较为全面和中肯的评价,他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黎族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作者用丰富的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知识,将黎族分成本地黎(润方言)、歧黎(杞方言)、侾黎(哈方言)、美孚黎(美孚方言)四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认定的加茂黎(赛方言),基本涵盖了黎族各族群。


二是开创了黎族研究田野调查的先河。过去对黎族的认识,基本是停留在浮光掠影、道听途说上,往往是以偏概全,主观性随意性强。史图博两次深入海南岛中西部地区,自北向南,从南丰等处开始,穿越今儋州、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三亚、东方等黎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察和采访,记录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


三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等对黎族进行人体现察和测量。将黎族与高山族以及东南亚的许多民族进行了比较,就黎族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引发民族学界对于黎族来源问题的长久争论。


四是史图博研究范围十分全面。关于黎族传统社会中的居住、农业、狩猎、交易、饮食、器物、工具、服饰、装饰、文身、歌谣、音乐、宗教以及精神生活、健康状态、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五是史图博在研究黎族的同时还对海南的苗族、儋州人、临高人、客家人、海南本地汉族、回族等进行了研究。




在海南,你的手机怎能没有我?(民族通3D动画宣传片)






长按指纹扫描安装“民族通APP”


民族通

服务民生 传承文化


你的农产品想卖出去吗?

你想欣赏美妙的民族的音乐吗?

你想探索神奇的民族文化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