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特福德:自然村庄里的散步|人物

 圆角望 2016-05-25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米特福德把大自然及人的心灵中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读者眼前。她以一种独特的书信体或叙述体,将土地的故事娓娓道来,像是与友人倾心聊天,一吐衷肠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轻松活泼的写作风格,成为一道清新明怏的风景线,投射在后来人的心中。

——自然文学研究学者程虹博士

随意读起一节,都会在你的眼前推开一扇通往乡间的窗口,令人感到如轻风拂面,虫呜灌耳,让你在一天内部享受着雨露及花香。

——英国诗人伊丽莎白·白朗宁

她在屠夫儿子的生活中发现了历史,在磨坊主女儿的生活中发现了传奇。

——英国文学家约翰·罗斯金

她通晓所有关于乡村生活的文学,脑海里充满了森林草地的欢快赞歌。

——美国作家詹姆斯·菲尔茨

米特福德女士对景物、动物及人物的描述是如此出手不凡,堪称是一种新写作风格的奠基人。

——英国作家哈丽雅特·马蒂诺

作为与玛丽·奥斯汀并称“两个玛丽”的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似乎并不像另一个玛丽那样为中国读者熟知。事实上,米特福德在19世纪的英国是与萨克雷、简·奥斯汀、勃朗宁等齐名的作家,以《我们的村庄》一书蜚声英国文坛。近日,漓江出版社推出该书的中文简体版,并邀请复旦大学谈瀛洲教授、青年翻译家包慧怡以“自然文学在今天”为题,对谈探究米特福德自然文学的魅力。
  
米特福德与她喜爱的简·奥斯汀一样,1787年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乡村。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亲出身名门,继承大量财产,然而由于挥霍无度将家产败光,只得依赖米特福德写作来维持生活。他们几易住址,最终在一个被称为“三里口”的小村庄落脚,一住三十多年。这里就是《我们的村庄》的原型,而今已是英国的胜景。
  
“成年后的米特福德,生活困顿,经济压力很大,她从哪里汲取力量?”在1893年版《我们的村庄》中有一篇长达27页的序言,作者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女儿安妮·萨克雷·里奇,她也是一位作家。谈瀛洲从这篇序言中发现了答案,“主要是从植物,安妮在序言中写到,在母亲去世的日子里,米特福德情绪非常低落,她种的天竺葵给了她安慰”。米特福德很喜欢植物,在窗边种满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帮她度过了情感困扰的时期。
  
经济的困顿促使米特福德写了大量剧本,因为剧本演出情况好就能带来丰厚的收入,但真正使她留名的是《我们的村庄》。该书一出版就引起读者的欢迎和评论界的好评,在英国和美国相继再版,仅在1824年至1835年,就发行了14版。“慕名而至的来访者云集她的小屋,艺术家到她所描述的景点写生,过路的车夫及邮差向路人讲述书中的景物,孩子们被用书中淘气鬼的名字来命名。”
  
米特福德

《我们的村庄》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米特福德四季在村庄及周边散步的感触。在谈瀛洲看来,米特福德的散文阅读起来没什么主题,基本上写的就是她和自然接触中得到的愉悦,“也许这种愉悦就是她的散文的主题”。或许正如包慧怡所说,“她的村庄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村子,她每天散步走上不同的路,看到不同的风光,前英国时代的乡村未必有风景,但这一路上永远不会缺少天光变化所带来的从植物和动物身上感受到的愉悦。”
  
阅读《我们的村庄》,读者会惊讶米特福德怎么会留意到所有的一切,路上的风吹草动,一粒露珠在草上的光泽,下雨的变化,以及小女孩发出欢笑的声音等所有细节,都在被描绘出来。包慧怡认为:“这就是尚没有被机械复制时代的图像摄取功能所破坏的人的观察力和敏锐度,对来之不易又转瞬即逝的美景的把握,用自己的笔和心灵真正把它永久性地保存下来,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而不是按相机快门。”我们怎么留存自然?想让一朵花的美和香气长存,将它杀死制成香水是一种方式,米特福德提供了另一条道路,“让所有转瞬即逝的东西在某一个瞬间在我们的审美体验当中全然地复活”。
  

米特福德家的农舍非常小,最大的房间只有6平方米,在这样严苛的生活和创作的环境中,她为自己寻找到各种各样写作的灵感和乐趣。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她都搭起了有限的框架,不是宏大叙事,她曾经说,“即使是在书籍中我也喜欢跑到封闭的地区,这是我们自己的小小世界”。包慧怡说这是生活在19世纪初的女性作家的幸运,“一张明信片、一片花边还有一首诗歌就可以代表当时的审美乐趣,这对于女性文学似乎有点贬义的意思在里面,就好像女性的天地就是非常小的,所做的文学也都是像明信片、花边一样精细,但其实我们读《我们的村庄》会时时刻刻感到,它是有限的,但其中又有无限的韵味和天地所在”。
  
自然中有人,有生命,米特福德在《我们的村庄》里描写植物之外,也写小孩和狗,写穷人富人。她和孩子及小狗一起,带他们去探索植物; 她写穷人的勤勉与快乐,想方设法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她笔下的富人温文尔雅,有慈善心,不夸耀自己的财富。她写人往往采取滑稽夸张的手法,但都是善意的,把人往好里面写。谈瀛洲认为,这与米特福德本人的善良相关,“她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会发现这其中的种种快乐”。包慧怡进一步解释了米特福德采用这种笔法的原因:“我不认为米特福德没有足够的情商和智商看到人性的阴暗,一方面和她的性格有关,但实际上她把那些东西屏蔽了,只汲取好的东西,她的人和文一脉相承,把所有生活中的泥沙浊流的东西默默过滤。”
  
去过“三里口”村庄的人,会发现它与米特福德笔下“我们的村庄”差距很大,甚至同时代去访问的人也表示看到的与文字描绘的有巨大的落差。在包慧怡看来,将米特福德笔下的村庄当成照相机摄取式的描写,注定会失望,但这未必是一种不幸,“米特福德的自然风光或许有虚构,但最有价值的文学其实都处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在实与虚中,隔了几百年也不会改变”。

译后记
吴刚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你们读到这篇译后记的时候,或许已经读完《我们的村庄》了。那且让我问一下,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有微笑曾在不经意间爬上你们的嘴角?估计有不少人会给出肯定的回答。至少我当初在阅读此书时,甚至包括我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时时都会发现自己在微笑着。笑有大笑和微笑,大笑往往是因为遇见了滑稽荒唐的东西,情绪受了逗引,遂痛快地通过笑声宣泄出来。而微笑呢?其原因则或许要更复杂些。

美术史上有一则非常著名的逸事,那是关于达·芬奇如何创作其不朽杰作《蒙娜丽莎》的。关于创作这幅画的时间跨度,有说一年半的,有说四年的,也有说更久的,反正不管哪种说法这时间都不短。如今这幅画以其画面中女主人公神秘的微笑而闻名于世,而当初达·芬奇为了寻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笑容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据说为了让模特,也就是佛罗伦萨富商妻子乔孔达夫人能拥有他心目中的理想笑容,达·芬奇找来了乐师与伶人(应该是富商自己埋单),在乔孔达夫人面前弹奏竖琴,吟诵诗歌,表演舞蹈,直到她为艺术所吸引,忘记了自己是在做画家的模特,一心为美所感动,脸上焕发出自内而外的光彩,漾起了由衷的微笑,达·芬奇才运笔记录下这人世间最美的面容。

绕了这么个弯子,其实想说的是,有一种笑容是因美而起的,这样的笑容要远比各种职业性的微笑,或是我们在相机镜头前仓促挤出的笑容都珍贵,堪称人世间最美的笑容。《我们的村庄》便是这样一本能让人挂上最美笑容的书。

《我们的村庄》之美首先在于其文字之美。作者玛丽。米特福德生于18世纪晚期,文学生涯一直持续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女性在文坛想要出人头地很难,不少人都是匿名发表作品,伟大如简·奥斯汀者也是死后才赢得盛名。但也正因如此,如今凡是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中赢得一席之地的女作家,个个都是货真价实,才具非凡。玛丽‘米特福德以戏剧崭露头角,对诗歌也有所涉猎,但真正为她赢得身后之名的却是她描写英国乡土风物的散文。她的散文特点在于文笔洗练,详略得当,语言节奏的把控尤见功力,画面感极强。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的。我们知道,图画是可以对观众一下子造成整体性视觉冲击的,而文字则必须一行行看,所以它对读者的打动只能通过细节的不断累积来实现。布满整个画面的内容若要转换成语言文字而感染力不减,需要作者找准视角,掌握好节奏,循着设计好的路径把画面上的内容娓娓道出,并在勾勒好细节的同时辅以情感的描摹和抽象的思考,充分调动读者想象的能力,从而弥补文字在具象上的不足。《我们的村庄》中的绝大多数篇幅描写的都是玛丽·米特福德在不同季节散步的经历,她便这样通过一个散步者的主观视角,将自己看到的周遭美丽景致一样样导入我们的视野。她往往先从天气说起,这既是身处天气多变之国的英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也仿佛是在作画时要先定下背景的色调,春天有春天的明媚,夏日有夏日的热烈,秋天有秋天的蕴藉,冬日有冬日的肃穆,这既是画面的主色调,也是心情的主色调,主色调一定,其他的色彩便能错落有致地渐次亮相了。每次的短暂旅程都是从脚下的路写起,合理、自然、不露痕迹,然后是两边的景象,山坡、田野、湖泊、小溪。这些大的方面描摹完,眼光再往细微处看,植物、昆虫、鸟兽,为画面添人鲜活的生命,使画面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动态。
……

《我们的村庄》,一本不长却很美的书,由一个长得不美却深具爱美之心的人写成,值得我们慢慢地读,平静地读,用心地读。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可否再问一遍,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丝微笑,曾在不经意间,爬上你们的嘴角呢?如果有,我会感到非常满足。

《我们的村庄》
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著
吴刚/译
漓江出版社
2016年1月版




文学点亮生活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近期精彩

有趣神保町最美书店高冷书店霍比特人漫威2015文博展香港书展茅盾文学奖亚洲电影100|诺奖奥斯卡

观念莫迪亚诺村上春树奥威尔卡尔维诺圣埃克絮佩里帕慕克契诃夫波伏娃萨特阿加莎布罗茨基伍迪艾伦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海明威阿列克谢耶维奇安伯托·艾柯

人物莫言王德威木心贾平凹格非唐家三少猫腻冯唐刘慈欣《三体》金宇澄王蒙苏童邵燕祥阿来何向阳 | 王安忆 | 格非 | 王刚方方哈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