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大教授正在研究穿上会让人力气变大的机器人

 zll2015 2016-05-25

    第二届中国机器人西湖论坛开幕

    浙江有50年机器人研究史 未来服务机器人是机会

    

    从科幻片到春晚上跳舞的机器人,再到最近火遍全球、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的机器人“阿尔法狗”,无论是工业领域的机器换人,还是生活服务业的情感陪伴、医护理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不少专家表示,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爆发。

    日前,以“机器人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第二届2016中国(杭州)机器人西湖论坛在萧山机器人小镇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机器人西湖主论坛和五个专场活动构成,包括机器人创业项目与产业资本对接专场会、机器人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生态圈建设高端沙龙、机器人小镇建设专场研讨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分论坛、机器人教育研讨会等。

    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现在的机器人到底智能到什么程度了?帮助中风患者运动、增强常人负重能力、与职业赛车手赛车……专家们表示,这些都在计划当中。

    来自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余永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一款主要针对中风病人诊疗的步行康复机器人。众所周知,中风一般都是部分脑神经坏死,导致病人半边瘫痪,致使病人各个关节不能统一。而这款机器人能够通过一定的传感器刺激和运动编程等,为神经传送运动意图,使得人的机体产生某些再生细胞,促进坏死部位反复运动。此外,针对有些心脏病病人,这款机器人还能通过编辑听觉、视觉类传感器,提前预测病人情况,告知危险程度。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朱世强教授正在研究一种穿戴之后会让人力气变大的机器人装备,目前已经有了样机。无论是柔弱的“软妹子”,还是身体有障碍的残疾人,穿上这件机器人设备之后,都能如增“神力”,在负重能力方面“秒杀”正常人而不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据悉,这类机器人不仅可以用在建筑搬运行业,还可以扩展到国防、救灾等各个领域。

    研究机器人的专家,脑洞一个比一个大。这不禁令大众猜测,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的计算机智能CAD专家潘云鹤院士表示绝不可能。他认为,未来是人机共融的时代。机器换人替代的多是简单重复、劳动强度大的岗位,比如目前不少餐厅出现的机器人服务员,但是他们只能从事传菜的功能,真正能与顾客打交道的还是人。 

    浙江有50年机器人研究史

    提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似乎是这几年才进入大众的视线,好像浙江的参与感也并不强。但据本届论坛主席、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杨华勇院士介绍,其实浙江有50年机器人研究历史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江大学就已经开始了机器人的研究工作……”杨华勇说,早期中国的机器人研究大多集中在吸尘机器人这类产品上,以出口为主,但是现在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将极大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杨华勇分析说,由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他们会把研究重心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就服务机器人而言,国外还未占统治地位,且跟市场需求联系十分紧密,需要‘因地制宜’,因此中国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与此同时,如火如荼的创业创新氛围也让国内机器人进一步深入。22日下午,机器人创业项目与产业资本对接专场会精彩纷呈,来自浙江的十个机器人科技创业项目进行了路演,包括类脑机器人、飞行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各类服务机器人都让现场专家眼前一亮。而据杨华勇介绍,仅浙江大学一所高校,就有5个学部、30多个学院在进行机器人研究。下个月,浙大将举行一场机器人技术成果展,届时,浙江最先进的机器人产品都将与大家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