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运作思路

 jys1008 2016-05-25

前言:昨天我去调研了两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体来说两家公司行业前景都不错,净利润也有2000多万,但是公司比较迷茫,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操作。我感触很多,现记录如下,供参考。

一、认识要到位

新三板挂牌与IPO明显不同,新三板挂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到达天安门。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挂牌的短期目标就是规范自己、解决员工激励、获得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等,长期目标就是进入创新层或者转板。因为新三板的壳没有价值,所以企业挂牌后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业绩,借助新三板的制度优势发展壮大,最终升层转板。

二、配备专职董秘

新三板由于挂牌程序较简单,很多企业没有配备专职董秘,挂牌后的一些运作也完全依赖主办券商、外部的顾问或者董事长自己等,运作效率比较低下。我们知道,“术业有专攻”,专职董秘的主要作用就是站在公司的层面与各中介、顾问进行沟通,确保公司的资本战略能执行到位。如果事事都是董事长亲力亲为,投资者会对公司失去信心的,因为投资者希望董事长把精力花在业务、经营、资本和人才战略上。公司交易方式的选择、做市商的选择、融资方式的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以及与中介机构的沟通等细节问题,应该由公司专职董秘来负责具体执行。董事长代表董事会及时听取董秘的汇报即可。配备专职董秘会增加公司的成本,但是专职董秘带来的收益或者避免的损失是非常可观的。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说,公司是否有专职董秘成为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

三、运作思路和步骤

对于一些行业前景较好的挂牌企业来说,挂牌后运作非常重要。笔者觉得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定的运作:如果挂牌公司在挂牌前已经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挂牌后暂时不缺资金,可借助战投的力量寻找做市商,确保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做市交易方式,做市交易后可引入一些上下游产业资本,等业绩有增长后再引入其他做市商,目标就是创新层;如果挂牌公司在挂牌前没有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可以在挂牌后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最好是产业资本)和做市商。总之新三板挂牌企业挂牌后选择做市商尤为重要,不能纠结一些短期利益,应该从公司长远的发展来综合考虑做市问题。如果主办券商不愿意做市或者公司不符合主办券商做市标准,应尽快更换主办券商,选择对公司有强烈做市意愿的做市商作为自己的主办券商。目前做市商数量只有几十家,与七千多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来相比,简直是供不应求,做市商处于较强势的地位,企业在与做市商谈判过程中应该顾全大局,着眼于公司做市后战略考虑。此外,做市商数量的选择,一开始不要太多,两家够用就行,等公司业绩有较好的增长预期,公司股东人数增加、公司股票交易活跃后,可增加做市商为公司做市,做市商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公司的股票形成连续的价格曲线,越有利于公司股东人数的增加、股权的分散,越有利于公司符合创新层的条件。最后,公司定增的节奏和定价要与公司的业务发展匹配,前后两次的定增最好隔六个月以上,估值不要跳跃太大,要把价格的阶梯做出来,确保每一阶段的投资者都有钱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