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的电路设计讨论

 wmas360 2016-05-25

本文是一段关于“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的电路设计求助”对话。


网友“校长001”求助

本人目前在设计一块板卡,板卡内部嵌入一块工业核心板(主要做一些软件上的算法等,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工业核心板从板卡上取电,工作电压范围是4.5v-5.5v),想在板卡上设计超级电容作为板卡的后备电源,当板卡掉电时能给核心板供电让操作系统保存并安全退出即可,但是之前没有使用过超级电容,不知道超级电容电路怎么设计,另外超级电容的型号又怎么选择,请哪位高手指点指点。


网友“小麻”回复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超级电容也是电容,只是工艺不一样,使用的特点不一样,所以,作为你的设计要求来说,超级电容是应该放在最后来考虑的问题。
1、这类系统一般需要先做个初步评估,到底系统耗多少电?水平高的可以直接预估,差一点就老老实实的测试去吧。测试完成后,就有一个总的功率指标了。
2、然后,我们需要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系统关机备份的时间,这个时间实际上应该包含操作系统本身的时间,以及你的应用程序保存数据的时间,根据linux的系统的经验,这个时间并不短,估计在几秒-20秒左右。
3、需要注意的是,linux系统已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如果你的系统安装了一些复杂驱动,比如usb的驱动、wifi的驱动,那么这个关机的时间可能是非常长的,甚至根本没法正常关机,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具体情况自己分析吧。
4、得到这两个指标后,我们就可以大概估算一下的能量了,当然需要留余量,而且电容的能量是不能放光的,因为放到后面电容的电压已经很低了,满足不了系统的工作电压要求,所以这些也都需要考虑进去。
5、接下来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优化的主要工作是尽量消除在关机时候的无关能量开销,比如显示器这类耗电大户,在关机时应该没有用的,一些外围设备如网卡等设备也可以归于此类,尽量保留核心部分的供电和最必须的外围接口供电,然后可以计算一下节约的能量,如果节约比例特别高,可以进一步修正对电容容量的需求。
6、接下来就是这类系统设计的要点了,电源供电设计,跟普通电源设计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需要考虑供电分离和控制问题,也就是当外部掉电后,自动关闭那部分电源,通常会用二极管和电源IC的使能脚来进行供电控制,以达到供电回路隔离的作用。
关于供电回路隔离我这里再讲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A、一般来说,尽量全局供电,因为分布供电后,IC之间的接口容易出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某个IC供电不供了,但是它的IO端口确连接到一个还在工作的IO端口上,那么IO端口的电源还是会产生复杂的交联,造成一些错误电平,甚至又逆向供电给其他的器件,当然这个时候的电压不正确。而且,这种状态下,本来对IC来说也属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对器件的可靠性、寿命等都有损害,所以,如果需要分布供电,一般接口最好选用光隔离模式,确保隔离后的部件处于安全的状态。
B、如果整体供电,某些器件也有可以通过使能脚来控制电流,因为很多ic都有standby模式,当使能禁止后,会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可以减少一定的电流开销。
C、供电回路特别需要考虑接口的电平问题,因为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如果某些部件掉电后,造成错误的IO输出,也许会造成外围设备损害或者误操作。
7、最后当然就是供电事件通告,通常用中断方式,当外部供电消除时,产生中断,系统响应中断后,负责清理程序,备份工作,最后关机。
关于超级电容的型号,主要就是容量和耐压,常见的容量主要分布在两个段范围,1F附近,0.1 - 1F左右的,这类器件耐压通常为5V左右。另外就是100F以上了,不过这类器件耐压相比前面的器件要低一些。因为产品应用行业的问题,我们对器件要求很高,所以一般我们选用的是Cooper Bussmann 生产的超级电容,后面的那种超级电容的价格超贵,我估计你是用不起的。
顺便我根据我们应用经验说一下,超级电容我们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应用:
一: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类板卡使用,功耗低,关机速度快,通常在1s以内关机,可以用电容代替可充电电池,使板卡的寿命可靠性提高,而且简化电路设计。
二:代替CMOS的备份电池,可以提供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取消了原来备用电池,可以大幅度提高板卡寿命。
三:在有些系统中,用于瞬时掉电的功能使用,我们目前设计的一个产品就有这样的要求,在几十ms时间内提供能量补充。
根据lz你的资料看来,如果板卡比较耗电,建议还是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代替电容更好,基本上不用考虑电源管理问题和时间问题,而且成本也低,这个对设计可靠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