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筛查】肺内小结节CT加随访9年才确诊成肺癌,你需要更先进的确诊手段。

 公主妖妖 2016-05-25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部微创中心暨胸外科有一例非常典型病例,这例肺内小结节,在未经手术治疗的情况下观察了9年。通常情况下,观察时间如此之久的,都是良性小结节,生长缓慢,形态变化不大。该患者的情况有所不同,9年间多次复查胸部CT,影像学上小结节虽然生长缓慢,但恶性表现却愈加明显,然而患者一直没有选择手术切除。该患者的诊疗经历真实地反映出肺内小结节诊疗上的两难境地——CT只能观察,却不能确诊是否是恶性肿瘤。 


   9年前,由于确诊手段的缺乏,发现孤立性肺内小结节,患者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定期观察,患者需要反复检查胸部CT,一般每3-6个月就需复查1次,如果结节没有恶变的趋势,就可以继续观察,但是如果是恶性病变,则有可能在观察期间进展,贻误了早期手术的机会。同时低剂量CTLDCT)扫描筛查肺癌假阳性率在21.8%-26.6%之间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使用CT反复检查胸部的同时,人体的创伤又在一步步扩大,甚至胸部CT存在过度诊疗的悖论肺癌的确诊率仅仅3%PET-CT对于肺部良性结节,假阳性率为45%,并且小于1厘米的结节是无法有效检出。


    而另一种确诊选择就是手术或病理活检。众所周知,胸科手术活检均需要开胸,撑开肋骨,手术的创伤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以致于部分患者出于对开胸手术的恐惧,逃避手术。 与此同时,对于部分年老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通过手术或病理活检的方式来确诊,成本高,创伤性大,无论结果如何,这对身体的损伤和风险却不可避免。


假如肺癌确诊,无论怎样的治疗方式都在积极地在康复之路上前行,但是通过各种危害自身的手段来诊断自己的病情,甚至会加深病情,是否会有所得不偿失,有没有更先进更无痛的诊断方式?


CTC中文学术名循环肿瘤细胞,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和不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均由原发肿瘤脱落释放入外周血,两者统称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新一代的肿瘤标志物,他具有更高的敏感度,CTC检测技术(靶向PCR)是现在敏感度最高的肺癌标志物检测技术,他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对I期肺癌的敏感度高达68%,最小3毫米即可检测阳性,对比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总敏感度高至3倍,I期敏感度高至10倍。


上海魏女士,67岁,肺部毛玻璃阴影(GGO),仅CTC能够检测出高于正常值。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仅仅是正常。通过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确诊为右上叶腺癌肺泡样及乳头状混合亚型(以腺泡样为主的浸润性腺癌,伴乳头样状成分),T1aN0M0,瘤块直径0.3cm

 
 

江苏王先生,66岁,肺部毛玻璃阴影(GGO),CTC检测值升高,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正常,通过胸腔镜右肺上、中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病理确诊右上叶腺癌(非粘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肺泡样混合亚型,高分化,瘤块大小:0.5*0.7*0.4cm。通过一例例确诊病例证明,CTC作为3倍敏感度的新一代肿瘤标志物,辅助肺癌确诊更精准

CTOP(中国胸部肿瘤合作平台)联合格诺推出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旨在大大提高了检测肺癌的灵敏度,成为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式,将CT普查的危害降到最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