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姓源流(《中华姓氏源流大典》修订稿)*

 红夫子 2016-05-25
【源】⑴杨氏,姞姓,以国为氏。商、周时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镇坊堆村至大槐树镇永凝堡村一带。后为猃狁所灭(《从“杨姞壶”谈古杨国问题》《试论杨国与杨》)。杨国灭,其一支南迁今湖北房县扬子山,建扬子国。后再迁今湖北江汉地区与越人结合而成扬越,成为越族的一支,散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一带。春秋初期,为楚国势力所迫,南迁湘江流域和岭南地区(《楚灭国考》)。一部分扬越人后来融合于当地少数民族,一部分融入后来的汉族。⑵杨氏,姬姓,以国为氏。周宣王封其子涧(长父)于姞姓杨国故地。晋武公时灭于晋。杨亡,遗族逃于楚巫山(今重庆市巫山县),秦末又迁江州(今重庆市区)(《汉书·扬雄传》)。⑶杨氏,姬姓。晋武公灭杨,以封其子伯峤。晋献公时夺国,伯峤之孙突改封羊舌大夫,以羊舌为氏。突生职。职5子,次子肸,字叔向,为晋太傅。肸子食我,字伯石,食采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县曲亭镇范村)。公元前514年晋灭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居华阴,称杨氏。⑷三国蜀相诸葛亮平哀牢夷,赐哀牢夷首领姓氏,其一杨姓。⑸古代氐族大姓。汉末,有杨腾者,率部迁仇池(今甘肃成县境)。其后,魏、晋、南北朝时相继建前仇池、后仇池、武都、武兴、阴平国。北周以后,杨氏融入汉族,称天水杨氏。⑹隋有大臣杨义臣,本鲜卑尉迟氏。北周仪同将军、隋秦兴县公尉迟崇之子。隋开皇初,尉迟崇从征突厥战死。义臣袭爵,时年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数年,受诏赐姓杨氏,编入宗室属籍,为皇从孙。未几,拜陕州刺史,后累官上大将军、宗正卿、太仆卿,进位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卒。⑺靺鞨人姓。唐时渤海国大姓之一。⑻五代时突厥沙陀部人有杨姓。⑼西夏有杨姓,其先汉人(《西夏文化》)。⑽河南濮阳市城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等村杨姓居民,西夏凉州(今甘肃武威)人唐兀台后裔。西夏亡,唐兀氏家族归顺蒙古人,后定居濮阳杨十八郎村,赐姓杨,子孙融入汉族。⑾湖南湘阴马公坝杨氏,元末利州安抚使王惟忠之后。王惟忠,江西丰城人,因不屈权奸,为余诲诬奏,避祸湘阴改杨姓。⒀元、明时蒙古族汉姓:元有释教总统杨琏真如;元末明初有杂剧作家杨景贤,蒙古族。从小随姐夫杨镇抚流落钱塘(今浙江杭州),遂姓杨氏;明洪武中有广东惠州知府杨伯颜不花,蒙古人;明云南祥雲县楚场巡检司(治所今祥云县楚场)杨氏土巡检,元右丞不花颜之裔(中国土司制度)。⒁明初赐蒙古人阿儿剌台、亦速、脱脱、把住姓名曰杨汝诚、杨懋、杨必敬、杨效诚(《弇山堂别集》)。 ⒂江苏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旧属常熟)杨氏,其先叶氏。先祖叶德贤,清代人([清]道光《常熟恬庄杨氏家乘》)。清咸丰二年进士第二名、翰林院编修杨泗孙,即恬庄人。⒃清初广东饶平县隆眼都后溪乡(今澄海市隆都镇后溪村)有金姓兄弟二人,迁居揭阳县凤湖赤竹坑(今属揭西县凤江镇),受杨姓族人排挤被迫改为杨姓,死后恢复金姓(《生死异姓:潮汕姓氏中的奇特现象》)。⒄蒙古族汉姓。本姓乌审氏、锡伯氏、那热氏、忽查德氏、岳期泰氏、奥如斯氏、阳高德氏、浩矣特氏、巴鲁达氏、乌古纳氏、嘎拉珠氏、博罕岱(宝哈歹)氏、宝哈沁氏、豁尼沁 (浩尼沁、豪尼楚惕、浩尼楚特、浩尼齐特、郝尼楚特)氏、奥高努德氏、伊玛嘎沁氏、撒日黑特(萨日黑特、萨尔胡德)氏、乌哈那德氏、乌珠沐沁氏、敖忽讷勤氏、敖胡努惕(敖胡努德)氏、哲格尔沁氏、莫尔格德氏、苏都尔奇氏、特莫格沁氏、图鲁格纳尔氏、奥矣高尔沁氏、斡尔鲁古德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蒙古族大辞典》《试论蒙古族汉字百家姓》《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⒅回族主要姓氏之一。一支出自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all Dmer Shams al-Dīn) 之后。赡思丁之孙伯颜察儿子孙居宛平羊市角头(今属北京丰台区),以羊为姓。元亡,六世祖杨熬避乱迁居山东益都(今青州),改姓杨氏;一支出自明正统中山东德州卫百户虎林比失之后。虎林比失,本西域回回,其子羊羔儿,以杨为姓;一支出自宋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寿■之后。蒲因助元倾宋,为明太祖深恶痛绝,蒲之子孙遭歧视迫害,裔孙蒲本初为友人救往晋江东石乡榕树村,从母姓杨;江苏镇江回族杨氏,其先西域人,唐初迁弘农郡,宋初定居镇江;明英宗时有西域回鹘人老哈,其子哈铭初以哈为姓,后改姓杨氏;宁夏回族杨氏,元仁宗时集贤学士杨朵儿只之后(《中国回族姓氏溯源》)。⒆藏族汉姓。明代陕西(清代甘肃)洮州卫(今甘肃卓尼县城)杨氏土指挥佥事,本藏族卓尼族人(《中国土司制度》);洮州卫三隘口(住今甘肃临潭县城西)杨氏土百户,本藏族著逊族人。四川南坪、平武等地藏族杨姓,本姓加阿、合白(《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冕宁藏族杨姓,一支出清康熙中四川冕宁县河西土百户那姑之后。那姑之子杨正禄始以杨为姓(《中国土司制度》)。一支出清康熙中冕宁县阿得桥土百户慕庚之后。慕庚之子杨正朝始以杨为姓(《中国土司制度》);理县藏族杨姓,清乾隆中四川理番直隶厅九子寨藏族土守备阿太之后。阿太之孙杨桂始以杨为姓(《中国土司制度》);西昌藏族杨姓,本姓硕昂(《西昌市志》,1996);石棉藏族杨姓,本姓盖乃、沈根、美罗麦(《石棉县志》,1999);越西藏族杨姓,本姓阿朵(《越西县志》,1994);甘洛藏族杨姓,本姓依萨、班尔(《甘洛县志》,1996)。现、当代亦有取汉姓杨者,见下文“【人】”部分介绍。⒇白马藏族汉姓。源出而惹、陪都卡、杨角草氏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21)苗族姓。湖南吉首苗族杨姓,本姓禾枷(戛戛)(《中国人的姓名·苗族》)。贵州凯里苗族杨姓,本姓稿鸟、稿哪(《苗族简史》);黄平等地苗族杨姓,本姓喀编给、喀香卡(《贵州省志·民族志》);威宁等地苗族杨姓,本姓卯蚩(卯赤)、蒙优(《贵州省志·民族志》);湄潭苗族杨姓,本姓夸又;黔东南苗族杨姓,明初夏国公镇远侯顾成之后。顾成五代孙顾良相,袭千户指挥职,因军事失误,惧上究罪,因潜逃凯里县开怀乡苗寨隐居,娶苗家女为妻,生四子,后融入苗族。部分后裔改为杨姓(《贵州省志·民族志》);黔西北苗族杨姓,本姓戛戛、姬朽(《贵州省志·民族志》)。又贵州部分地区苗族杨姓,本姓“所又” (《贵州省志·民族志》)。云南昆明西山区苗族杨姓,本姓吉奇(《中国少数民族姓氏》);寻甸苗族杨姓,本姓卯蚩夹莫、卯蚩奔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志》,1999);安宁苗族杨姓,本姓孟耻(《安宁县志》);鲁甸苗族杨姓,本姓印齿(《鲁甸县志》,1995);云南剑河县高侬地方苗族杨姓,出自方氏族之“杨”房族、“我”房族、“学西”房族、“嘎牛”房族。嘎牛房族酋长名杨地(Yangt dit),因取杨为汉姓。又该氏族有一房本姓张,因杨姓房族有权势,亦改杨姓(《剑川县志》,1994);云南雷山县西江苗寨苗族杨姓,先祖名样金,清代户籍登记,以杨为姓(《中国人的姓名·苗族》)。云南昭通地区、宣威及贵州威宁等地苗族杨姓,本姓卯蚩(《贵州省志·民族志》) 。(22)彝族汉姓。四川西昌彝族杨姓,本属玛氏族、阿星氏族、阿折氏族、吉策氏族(《西昌市志》,1996);米易彝族杨姓,本属木古惹石氏族、史乃惹石氏族、伦耿惹石氏族、里菠惹时氏族、帕昌惹时氏族、阿摩惹石氏族、海子惹所氏族(《米易县志》,1999);雷波彝族杨氏,本属姐觉氏族(《雷波县志》,1997);冕宁与喜德彝族杨姓,本属余母氏族。余母,意为绵羊,汉姓曰羊,后改姓杨姓(《喜德县志》,1992;《冕宁县志》,1994) ;汉源彝族杨姓,本属阿米氏族(《汉源县志》,1994);泸定彝族杨姓,本属以里氏族、伟色氏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云南武定彝族杨姓,源出察普氏族(草名氏族)、蔡氏族(《从倮罗氏族名称中所见的图腾制度》《中国少数民族姓氏》);寻甸彝族汉姓,本姓阿岔氏族(阿岔濮)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志》,1999);昭通彝族杨姓,本姓跌不、纳举、木奴、姐基、纳鸡泽嘿(《昭通市志》,2000);新平彝族杨姓,源出绵羊氏族、崖羊氏族(《大寨黑夷之宗教与图腾考》);永仁彝族杨姓,本姓依华(《永仁县志》,1995);永胜彝族杨姓,源出阿则氏族,即羊氏族(《永胜县志》,1989);兰坪彝族杨姓,本属金古氏族(《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志》,1990);鲁甸彝族杨姓,本属木马氏族、木六氏族(《鲁甸县志》,1995);宁蒗彝族杨姓,本属金古氏族、甲子氏族、吉火氏族(《宁蒗彝族自治县志》,1993);剑川彝族杨姓,本属吉乍氏族、吉支氏族(《剑川县志》,1999)。(23)壮族姓(《壮族简史》)。源出不详。(24)布依族汉姓(《中国人的姓名·布依族》)。源出不详。(25)朝鲜族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南原杨氏、密阳杨氏、昔城杨氏、安岳杨氏、中和杨氏、清州杨氏、通川杨氏之分。十世紀初高丽即有此姓,源出不详(《朝鲜(韩国)人的姓氏和本贯》《中国少数民族姓氏》)。(26)满族姓。其先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八旗满洲颜济氏、扬佳(杨佳)氏、扬那氏、尼玛察氏、尼玛奇氏、尼玛哈氏、库雅拉氏氏、马尔察氏、尼满吉氏、易穆查氏、伊尔根觉罗氏、尼马察氏、尼玛奇氏、杨额理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颜济哩氏,八旗蒙古扬吉氏、表特氏,融入满族之赫哲族富勒哈 (伏尔哈、富尔哈)氏、八旗汉军与“高丽旗人”杨氏。吉林永吉县乌拉街镇满族镇杨姓,其先明代皇帝赐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满族姓氏寻根》《满族百家姓》;《辽宁省志·少数民族志》,2000;《黑龙江志稿》,1992)。(27)瑤族姓(《中国人的姓名·瑶族》)。背篓瑶、背陇瑶、红瑶、花瑶、油迈瑶、蓝靛瑶、大板瑶均有之。源出不详。(28)侗族姓。唐末至宋初,诚州侗族杨氏先后据有十峒,号十峒首领。宋时吴、杨二姓遍及辰、沅、靖等地,即今湖南新晃、芷江,贵州玉屏、三穗、天柱,湖南靖州、会同、通道一带侗族聚居区。今杨姓为侗族三大姓(吴、杨、石)之一。(29)白族姓。古僰人杨姓之后。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率兵征南,赐僰人酋长汉姓。赵、杨、李、董,为今白族四大姓。(30)土家族姓。宋土家族先民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县东北)部落蛮有刘、杨、郝、赵、王五姓(《宋史·蛮夷四》)。今为土家族八大姓(彭、白、李、田、冉、杨、谭、向)之一。(31)哈尼族姓。本姓楼必(楼比) 氏、当参氏、维朗氏(《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名》《中国少数民族姓氏》)。云南红河等地哈尼族杨姓,其先汉族(《红河县志》,1991)。(32)傣族姓(《傣族史》)。(33)黎族汉姓(《中国人的姓名·黎族》)。侾应黎、杞黎有之。 (34)傈僳族汉姓。出育饶时(期然扒、阿吃息)氏族(羊氏族)、压壤僳氏族(《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怒江民族文化·图腾崇拜》《中国少数民族姓氏》)。(35)佤族汉姓。本姓百氏、亚木氏、斯那氏、木杜氏、永老氏、陶曼氏、布农氏、布炯氏、茸腊氏、刀囊氏、纽淖氏、杨斯老氏、杨格来氏、孔洗额氏、永若克氏、赛朔穷芒氏、果恩垮特氏、果恩切木氏(《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姓氏》)。 (36) 高山族姓(《台湾省通志》,1970)。 (37)拉祜族一支黄拉祜人(黄苦聪人)姓,本姓楼牙氏(《金平“拉祜西”的卡》)。 (38)水族姓。其先羊图腾氏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39) 东乡族姓(《中国人的姓名·东乡族》)。(40)纳西族汉姓。四川盐源纳西族(摩梭人)杨姓,原属瓦拉仁、补美垮、阿社拉、阿寸恒、尼慈木画、尼慈格画等“斯汝(母系小氏族)”。云南宁蒗纳西族杨姓,其原有家名(姓)为牙米、甲沙;宁蒗纳西族之一支摩梭人亦有杨姓,本属牙氏族(摩梭语称“牙尔”)。云南丽江纳西族杨氏,其先汉族,来自江西、湖南等地。(41)景颇族杨姓,本姓泡杨氏、木然(木染)氏、朗争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景颇族的姓氏和名字》;《瑞丽市志》,1996)。(42) 达斡尔族汉姓。本姓亚尔兹“莫昆”、毕力央“莫昆”( 《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43)仫佬族汉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源出不详。仫佬族的一支木佬人亦有杨姓。木佬人,生活在贵州黔东南、黔南二州北部,其语言与仫佬语异。(44) 羌族汉姓。以人名“杨塔尔”之首字为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45)布朗族汉姓(《布朗族简史》)。(46)撒拉族汉姓(《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2001)。(47)仡佬族姓(《中国人的姓名·仡佬族》)。(48)锡伯族汉姓。本姓杨佳氏、杨阿哩氏、杨吉哩氏、扬吉尔(杨吉尔)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辽宁省志·少数民族志》《锡伯族百科全书》)。(49)阿昌族汉姓。阿昌语称喇碑(腊北),意为太阳,以汉语“阳”字谐音为汉姓(《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云南潞西阿昌族杨姓,先祖杨埃,本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50)普米族姓。本姓巴落瓦支氏、穷扛尼(一译熊·扛尼)氏、阿初氏(《中国人的姓名·普米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51)怒族姓(《中国人的姓名·怒族》)。(52)德昂族姓。其一支出自巴勒支系(红崩龙)“关”大房子(大家族)(《中国人的姓名·德昂族》)。(53) 裕固族汉姓。本姓亚纥拉格(亚赫拉格)氏,唐回鹘汗国王室藥罗葛氏之后(《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54)京族姓。明代自安南(今越南)迁来中国(《中国人的姓名·京族》)。(55) 鄂伦春族汉姓。其先汉族杨氏(《中国少数民族姓氏》)。(56)畲族、东乡族、土族、仫佬族、毛南族、赫哲族、基诺族、东家人(民族成分待定)汉姓(《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望】弘农郡、河内郡、天水郡、中山郡。【堂】弘(宏)农堂、河东堂、东海堂、安阳堂、关西堂、梅溪堂、四知堂、知本堂、报本堂、培本堂、端本堂、崇本堂、务本堂、敦本堂、敦睦堂、敦彝堂、光裕堂、垂裕堂、庆义堂、尚义堂、存义堂、孝义堂、孝思堂、敬思堂、永思堂、序思堂、思乐堂、泰和堂、太和堂、诒经堂、绍经堂、绍兴堂、绍美堂、绍先堂、启先堂、承桂堂、承泽堂、衔鳣堂、兆鳣堂、鳣庆堂、鳣瑞堂、一本堂、一合堂、双环堂、双梧堂、三鱣堂、三联堂、三德堂、三松堂、八行堂、世勋堂、世清堂、世德堂、成德堂、绍德堂、崇德堂、怀德堂、清德堂、德新堂、德润堂、彝叙堂、叙伦堂、敦伦堂、惇伦堂、遗後堂、遗道堂、遗直堂、寿白堂、清白堂、留清堂、留馀堂、庆馀堂、克勤堂、鸿仪堂、鸿山堂、北山堂、见山堂、道南堂、赐书堂、新杨堂、分教堂、教忠堂、缵绪堂、缵费堂、翼善堂、亦厚堂、佑启堂、文运堂、白雲堂、怀雲堂、留耕堂、耕心堂、聚珍堂、溯源堂、肇修堂、应复堂、笃宗堂、谦益堂、柱国堂、味叶堂、著荐(薦)堂、亲亲堂、亲逊堂、诵清堂、怀清堂、清渔堂、椿荫堂、萼辉堂、华鄂堂、忠武堂、明远堂、宝俭堂、弘太堂、彦青堂、盐田堂、本仁堂、同志堂、问安堂、铜铃堂、明文堂、栖霞堂、信海堂、彤庭堂、金埕堂等。【变】⑴汉司马迁外孙、平通侯杨恽,汉宣帝时与太仆戴长乐相忤,免为庶人,后以大逆不道罪被腰斩。其妻携二子徙酒泉避难,一子更姓恽氏。⑵元末利州安抚使王惟忠,江西丰城人,因不屈权奸,为余诲诬奏,避祸湘阴马公坝,改杨姓。⑶明初有杨昭,避难改姓袁。子孙今居重庆市长寿区等地(重庆长寿《狮山滩袁氏族谱(续修)》,1999)。⑷明正德中赐指挥杨障等朱姓。⑸清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遭杀,其子丙照出逃浙江杭州,改姓屠氏,入籍萧山。【布】⑴杨姓为中国第6大姓。人口约42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3.22%。约30.6%分布于四川、河南、云南、贵州4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9%),33.4%分布于湖南、山东、河北、广东、湖北、江苏、安徽7省(《中国姓四百大姓》,2013)。⑵杨姓为回族、苗族、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大姓,各民族聚居区多有之。⑶蒙古族杨姓,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宁城、突泉、达拉特旗、阿鲁科尔沁旗、敖汉旗、土默特左旗、准噶尔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阿拉善地区、察哈尔地区、科尔沁地区、巴林地区,辽宁沈阳、法库、阜新(县)、大连、新宾,黑龙江杜尔伯特,上海市,江苏镇江,浙江杭州,安徽怀宁,四川盐源,云南通海,甘肃兰州,青海门源等地有之。⑷藏族杨姓,北京市,四川成都、南坪、平武、西昌、石棉、理县、小金、汶川、盐源,云南越西、冕宁、维西、香格里拉,甘肃兰州、卓尼、临潭、景泰、舟曲、天祝等地有之。白马藏族杨姓,四川平武有之。⑸壮族杨姓,广西东兰、龙胜、三江、罗城、上思、巴马、武鸣、横县、融安、河池,贵州石阡,云南弥勒、富宁、丘北、广南、勐腊、昭通、屏边、麻栗坡等地有之。⑹布依族杨姓,贵州镇宁、福泉、都匀、平塘、独山、惠水、黔西、贞丰、三都、望谟,云南马关、河口、巧家等地有之。⑺朝鲜族杨姓,辽宁沈阳,吉林延吉、汪清、珲春、和龙,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有之。⑻满族杨姓,北京市,辽宁沈阳、大连,吉林永吉,黑龙江齐齐哈尔、逊克、穆棱,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土默特地区,河北石家庄、滦平、青龙,四川成都,云南昆明,青海西宁等地有之。⑼瑶族杨姓,湖南靖、邵阳,广西龙胜、三江、巴马、乐业、百色、兴安、凌云、防城港,贵州望谟、黎平,云南富宁、麻栗坡、丘北、红河、绿春(《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等地有之。⑽哈尼族杨姓,云南金平、孟连、元阳、绿春、新平、元江、墨江、玉溪、宁洱、镇沅、景洪、红河等地有之。⑾傣族杨姓,云南昆明、潞西、瑞丽、镇康、石屏、永仁、元江、红河、昌宁、新平、金平、华坪、绿春、永胜、腾冲、梁河、个旧,以及四川盐边等地有之。⑿黎族杨姓,海南省琼中、保亭等地有之。⒀傈僳族杨姓,云南昆明、中甸、巍山、永胜、漾濞、潞西、昌宁、镇康、云龙、永仁、华坪、孟连、兰坪、宾川、鹤庆、梁河、永仁、贡山、福贡,以及四川盐边、会东、德昌等地有之。⒁佤族杨姓,云南西盟、梁河、沧源、镇康、永德等地有之。⒂畲族杨姓,福建福安有之。⒃高山族杨姓,台湾南投等地有之。⒄拉祜族杨姓,云南永德、新平、镇康、金平、绿春、澜沧、勐腊、勐海、景谷等地有之。⒅水族杨姓,贵州都匀、雷山、丹寨、盘县、独山、三都,云南富源等地有之。⒆东乡族杨姓,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有之。⒇纳西族杨姓,云南昆明、丽江、中甸、永德、宁蒗、剑川、维西、玉龙、宁蒗、香格里拉等地及四川盐源等地有之。(21)景颇族杨姓,云南瑞丽等地有之。(22) 土族杨姓,甘肃兰州、卓尼、肃南、景泰等地有之。 (23) 达斡尔族杨姓,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及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有之。(24)仫佬族杨姓,广西罗城、福泉有之。(25) 仫佬族杨姓,广西罗城有之。(26)羌族杨姓,四川茂县等地有之。(27) 布朗族杨姓,云南云县、镇康、南涧、顺宁等地有之。(28)撒拉族杨姓,青海西宁、循化等地有之。(29) 毛南族杨姓,贵州黔南州有之。(30)仡佬族杨姓,四川盐边,贵州水城、贞丰、毕节、道真、务川、黔西、岑巩、平坝、金沙以及云南富宁、文山、马关、麻栗坡等地有之。(31)锡伯族杨姓,辽宁沈阳、锦州、辽阳(市)、丹东、凤城、义县,黑龙江哈尔滨,新疆察布查尔等地有之。(32)阿昌族杨姓,云南梁河、潞西、龙陵、陇川等地有之。(33)普米族杨姓,四川木里、盐源及云南宁蒗、兰坪、维西等地有之。(34)怒族杨姓,云南兰坪有之。 (35)德昂族杨姓,云南潞西、梁河、永德等地有之。(36)裕固族杨姓,甘肃甘南有之。(37)京族杨姓,广西防城港市有之。(38)基诺族杨姓,云南景洪有之。 (39)东家人杨姓,贵州福泉有之。【人】⑴杨食我,春秋晋大夫。晋灭羊舌氏,食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⑵杨朱,战国初哲学家,魏国人。⑶杨茂搜,氐人,公元296年建前仇池国;杨定,氐人,公元386年建后仇池国;杨文德,氐人,公元443年建武都国;杨文弘,氐人,公元477年建武兴国;杨广香,氐人,公元477年建阴平国。⑷杨奇肱,南诏隆舜王时布奭(宰相)、诗人,白族。⑸杨再思,侗族,唐贞明四年以功授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其后成为十峒首领。⑹杨泰师,渤海国功德将军、诗人。⑺杨光远,五代后晋节度使,突厥沙陀人。⑻杨干贞,五代时宾州白蛮贵族。公元929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⑼杨正修,宋代武冈军瑶族首领,绍兴间起兵反宋,兵败被擒遭杀。⑽杨凝,明宣德五年进士、礼部尚书,南直歙县(今属安徽)人,回族。⑾杨南金,明成化二十二年进士,白族学者、诗人,云南邓川人。⑿杨应奎,明正德六年进士、礼部员外郎、诗人、书法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回族。⒀杨凤时,明万历八年进士、四川布政使,湘西南城步人,苗族。⒁杨昌,纳西族散文家,嘉庆十二年云南举人,丽江人。曾任湖北黄梅、穀城、潜江、天门等县知县。⒂杨绍霆,白族诗人,清道光二年恩科进士,云南大理人。历官浙江奉化、江山、乌程知县。⒃杨石先 ,安徽怀宁人,蒙古族。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⒄杨静仁,甘肃兰州人,回族。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⒅杨东生,四川金川人,藏族。本名协饶登珠。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区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⒆杨复兴,甘肃卓尼人,藏族。本名班麻旺秀。曾任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⒇杨茂嘉,青海贵德人,藏族,女。曾任青海民族学院副院长、青海省副省长。(21)杨有才,云南德钦人,藏族。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书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2)杨士清,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达斡尔族音乐家。本名毕力杨士清。曾任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满族音乐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 (23)杨长槐,贵州天柱人,侗族国画家。曾任贵州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主席。 (24)杨晶,内蒙古准噶尔旗人,蒙古族。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2007)。(25)杨吉生,羌族。曾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26)杨谊群,独龙族。曾任云南省统计局副局长。(27)杨新华,裕固族。曾任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