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管理 ------------以上海家化为例 并购是最高层次的资本运作。现在遇到的任何企业家,大的必说:并购。小的必说:被并购。并购真的很火。并购是门技术活,分成:“并购标的选择、并购方案设计、并购融资、并购后管理”四大步骤。每一步都非常关键。我们举一个众人皆知的案例,说一说,并购后管理。 上海家化想必也是万千股民的伤心地。从2013年的56.14元,滑落至如今的26.9元,腰斩。利润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大跌33%,扣除天江股权出售后的影响,经营利润下降19%!多可怕的数字。好好的一家企业就这样被“病购”折腾成这个摸样。
一张表格说清楚家化内斗前后发生了什么。
而上海家化的利润、收入也随着管理层的动荡不安,一路下滑。利润增长从两位数、到一位数、再到负两位数。阶梯式下滑。
上海家化利润同比增长率
上海家化收入同比增长
2015年之所以是年末大爆发,是因为出售天江股权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到了2016年1季度,天江损益,利润大跌19%!收入,断崖式下跌!多么好的一家企业呀,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更悲哀的是,谢文坚首次以上海家化董事长的身份出席公司新品发布会,他表示以后每年家化将举办春、秋两次新品发布。但是,一年后的2016年3月,上海家化却取消了本该在月末举办的春季新品发布,仅在7月底对公司新品进行集中发布。家化公司对外的解释是:为了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集中资源提升效率。而且证监会问询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情况时,家化却以“商业机密”搪塞过去了。一家上市公司,这个能作为山野机密不披露么?肯定是:不好看了!
上海家化的案例,折射出并购中“并购标的选择、并购方案设计、并购融资、并购后管理”四大步骤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购后管理。所有的问题都在投后管理爆发了。
并购后管理,要考虑的是: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的协同性。业务是否可以互补?并购的企业是否要强化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
并购的掌控性问题 并购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并购者要以多深程度参与到被并购企业当中过呢?那么首先就是,并购者和被并购者的经营理念是否一致了。葛文耀以为平安是以财务投资的角色进入的,但是平安开始想将家化打造为平安旗下乃至中国的第一日化品牌(以前就是!),放手给谢文坚。可是不知是谢文坚不行还是内乱后家化元气大伤,还是竞争对手太强,家化利润一年来缩水太快。现在却变成了联合经营! 事情的开端起源于家化的未来应该是怎么样的。 平安希望家化的未来是一个日化专业化品牌,葛文耀希望家化是一个高端奢侈品牌集团。谁错了?都没有错!中国一定要有,也一定会有一个日化专业的品牌。也一定要有,一定会有一个高端的奢侈品品牌集团。但是,家化的未来只有一个。于是战争爆发了。 平安是一个投资集团,他的属性注定了不会将家化打造成一个综合奢侈品品牌。云南白药,平安的手笔,成为了中药牙膏第一股。平安最擅长的就是板块,打造板块,运作一个窄而精致的品牌。 葛文耀是一个企业家。我相信葛文耀的情怀,从葛文耀精致的衣着可以看出,他的品味。他擅长的,不就是打造时尚品牌么?佰草集···一个个品牌都是他一手创造的。他要做成时尚奢侈品,是专长。 于是,一山不容二虎,战争爆发了。平安的投后管理太差了!不论是“小金库”还是“关联交易”,明眼人都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并不是说不存在,事实就是事实。但是,将一件事放大到赶走家化功勋的地步,可见是借题发挥。 葛文耀:“家化未来是奢侈品品牌集团!” 平安:“你有小金库!” 葛文耀:“家化未来是奢侈品品牌!” 平安:“你道德有瑕疵!” 葛文耀:“家化未来是奢侈品品牌集团!” 平安:“你关联交易了” 葛文耀:“家化未来是奢侈品品牌集团!” 平安:“你应该下台!” 葛文耀:“我走!还不行么!” 平安:“对不起,我不想奢侈品,我想搞日化!叫,加那啥来着?谢文坚,那叫啥来着?” 谢文坚:“诶!主子,叫聚焦主业!” 于是葛文耀走了。剩下的是血雨腥风的“投后管理”。简直像一场活脱脱的宫斗剧。作为微小股东,我觉得家化本身利用自己的基础,再做大一步,成为日化第一品牌,也不失为一个好事。然而,啼笑皆非的管理层清洗,让人十分扼腕。谢文坚履历丰富,无才?不可能!无德?不可能!水土不服罢了。 任何的并购都会有不适。万向并购承德露露后,承德露露和哇哈哈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管理权之争!有太多太多并购,因为管理理念不符,耽误了企业的发展,并购者像秃鹫一样,把被并购企业吃光了肉,而失败了。 并购很高大上么?的确很高大上。不过转过头来,不就是一个高端的买东西的过程么?如何让并购后出现的“理念冲突”迅速消弭,是未来并购大潮中要确定的事,双方其实是互相选择的过程。并购者到底是野蛮人还是白衣骑士,这个必须弄清楚。入了局想退出,那时候可身不由己了。
业务协同问题
并购者的业务会协同么?大多数并购,都希望双方能够在业务板块上互帮互助。如果当纯是买来了当甩手大爷的,那就是财务投资了。平安和家化,一个金融投资集团,一个日化产品,突然来了一场婚礼碰撞。非常有趣! 平安哺育家化。平安看到家化日渐衰退,也是在热过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有一天笔者无意间路过泉州某大酒店,看到了这个图:
看来平安真的发力了,世界上最强的销售员就是保险销售员。平安这是让保险销售员卖家化产品。未来的放量,应该会很大吧?这不就是:大股东销售渠道么。 但是,家化也是投桃报李:出资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到平安设立的基金中,为日后并购做准备。5亿元现金!有限合伙人!现在市场行情不好,能够有这么一位土豪拿出弹药支持,也是不枉平安飞了如此多苦心。
并购业务的并购后管理,是不是水很深呢?希望家化在平安的手中只是蛟龙暂时困顿,未来依旧辉煌。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税务筹划:溢价30%和9%的税率,你愿意怎么付? 范围包括但不限于:①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②员工持股平台架构设计、④兼并收购、⑤地产公司等各类股权转让 、③各类合伙企业设立(新三板基金等)、⑦海外中概股回归A股时设立境内持股平台 两个小案例: |
|
来自: halphia > 《IPO一级上市定增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