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公壁图18幅

 高山仙人掌 2016-05-25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读林海钟教授创作杭州灵隐寺济公殿巨型壁画

 

第一幅:中年李茂春(济公之父)平时诸多行善,施粥百姓。并于天台国清讲寺求子,时降龙罗汉像坠落。

 

第二幅:罗汉降生,乡邻道喜。少年济公,不喜闲玩,好习佛经。

来源: 浙江在线-世纪美术  作者: 任道斌  编辑: 童丽莉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一)

  壁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据《孔子家语》、《楚辞章句》等文献的记载,其起源于周朝,2000多年来不断发展,蔚成大观。而历代壁画遗存中更以寺观壁画最为规模宏大、生动感人,如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代新疆若羌米兰佛寺壁画、南北朝隋唐甘肃敦煌壁画、宋代河北定州净众院壁画、元代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画、清代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壁画等,无不瑰丽壮美、内涵丰富,令人动魄惊心,叹为观止。这些既有装饰功能,又有教化效果的壁画,具有难以释怀的美感和历久弥新的震撼力,以明善恶、助人伦,使观赏者气清意澄,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第三幅:李修缘于灵隐寺剃度出家。法号道济。



第四幅:济公施巧智救下寻死农夫。并帮其赎回女儿。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我国古代许多大画家亦以寺观壁画为其创作平台,展现才华,自娱娱人,修功积德。隋唐宋元尤甚,如隋代展子虔、杨契丹,唐代尉迟乙僧、阎立本、李思训、韩干、吴道子、王维、周昉,宋代荆浩、黄筌、巨然、武宗元、许道宁、郭熙、崔白、李公麟,元代李衎、商琦、唐棣等,这些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皆以神来之笔为寺观壁画的繁荣作出贡献。陈高华《隋唐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元代画家史料汇编》亦有著录。

 

第五幅:灵鹫飞来

  然而由于寺观壁画的创作难度较大,工序流程复杂,费时甚巨,体力与财力消耗颇多,保护不易,因此明清以来文人画、卷轴画的兴起,以及近代寺观的没落,皆促使其渐趋式微,尤其是大画家的淡出,寺观壁画的创作几乎为民间画师所独揽,且有模式化的趋向,缺乏生机,从而被视为“匠气”,逐渐不入品流,以至当代大多数寺观没有壁画,古老的优秀壁画传统文化几成空白。

 

第六幅:戏弄恶僧广亮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二)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的和平崛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壁画专业,培养人才。山西、辽宁、浙江等地一些寺观率先恢复壁画,而素有“东南第一禅寺”之称的杭州灵隐古寺即是其中的代表。在光泉方丈的主持下,灵隐寺近年兴修济公殿,并礼聘大画家负责济公殿壁画的创作。

 

第七幅:火烧大悲楼

  这座位于西湖区飞来峰麓的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1),此地山峦清幽,溪流潺潺,林木繁茂,花草相映,寺宇雄伟,佛像庄严,古物典籍,收藏宏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既是善男信女的朝参之所,也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游人如织,香火鼎盛,成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一道固定风景线。

 

第八幅:济公化缘重修大悲楼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灵隐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而济公在民间最为有名。济公法名道济(1148-1209),俗姓李,名修缘,浙江台州临海人。初出家灵隐寺,后移居净慈寺、虎跑寺,南宋僧人。他为人豪放,不拘戒律,世称“济癫”。性格善良正直,滑稽多智,嬉怒笑骂,游戏神通,常以巧妙的手段为百姓打抱不平,以反抗官府的暴政,名著江南,民间视为活佛。亦有人视其为罗汉降生、降龙出世,加以神话,坊间有长篇评书《济公传》,小说《济癫僧传》(又名《醉菩提》),宣传他嫉恶如仇的故事,当代电影、电视、文艺小品、连环画中也有宣传他的题材,影响至今不衰。

 

第九幅:宋代灵隐寺飞来峰全图

  作为济公出家之所,灵隐寺兴修济公殿予以纪念,既彰显正义古史,又符合民众之意,自然是件好事,而济公殿壁画的创作也欣逢盛世,应运而生。

 

第十幅:宋代灵隐寺飞来峰全图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三)

  蜚声中外的中国美术学院是杭州西子湖畔的艺术家摇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灵隐寺得以重修,大雄宝殿的佛像修复工程就由美院邓白、史岩教授负责设计。佛寺与学院结下的艺术因缘如今相承不舍,这次灵隐寺济公殿壁画的创作就由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博士生导师林海钟教授主持。名画家介入寺观壁画创作的优良传统终于在中断数世纪后得以重现。

 

第十一幅:秦丞相强拆大悲楼,灵隐寺僧遭难

  林海钟(1968—),号林泉阁主,祖籍福建永春,浙江杭州人,画室名二十四柱堂、林泉阁。他是国画界的“天之骄子”,少年即喜绘事,得浙大杜高杰教授指点,练就童子功。后考入中国美院国画系,师从孔仲起、卓鹤君教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以后又继续深造,探究国画古意古法,2004年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届国画研究与创作专业博士。不久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全国国画教师中最年轻的博导。

 

第十二幅:济癫大闹相府,灵隐寺僧获救,重修大悲楼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林海钟勤于学习,并有五好:一是挥毫书画,不分寒暑,日日动笔,无画不成天;二是醉心西湖,探梅寻桂,观潮听雨,陶情山水,烟云供养,得湖光山色为粉本;三是放情世界,遍游欧美日,行万里路,搜访古画,参观古迹,以增见识;四是品茗问道,常与各界友人谈论艺文美学,奇文共赏,疑义相析,修身养性,广开思路;五是读书参禅,喜从古今文献、佛家智慧悟得创作灵感。

 

第十三幅:净慈寺济公古井运木。

  海钟虽为山水专业出身,但才气横溢,博涉人物、花鸟、书法、诗文,亭台楼阁界画之属,尤为精妙。出版《山水画技法》、《葩里巴黎》等。他才思敏捷,画艺高超,年富力强,吃苦耐劳,博涉佛理,阅历广泛,为人忠厚,热心善事,且有学生可共襄壁画盛事,因此得灵隐寺光泉方丈青睐,聘其负责济公殿壁画创作,既得丹青弘佛,又收名人效应,两全其美,相得益彰,可谓慧眼独具。

 

第十四幅:八魔炼济癫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为了积此功德,不负众望,林海钟不辞辛劳,远赴西藏、敦煌及斯里兰卡、日本考察佛教艺术,以明南传、藏地、东密与汉地佛教艺术之差异。又去欧洲考察所藏中国古文物、敦煌书画、佛像,参观希腊古雕塑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以析中西古代艺术之相通。他还到北京、上海、台北等地翻阅大量有关佛道壁画、水陆画、民间风俗卷轴画及画谱佛史资料,甚至还去天台临海考察济公家乡的环境风貌。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构图作画,耗时3年,虔诚以赴,不间寒暑,无私奉献,终于完成这项功德无量的煌煌壁画巨作。

 

第十五幅:济公圆寂

  (四)

  济公殿壁画共18堵,每堵高3米有余,宽近3米,约9平方米,总面积达160多平方米,绕殿一周,排列有序,顶天立地,颇为壮观。壁画与殿中济公塑像、庭匾柱楹相互衬映,主旨突出,气势宏大。

  林海钟教授将壁画整体设计为展开式山水与散点式人物相结合的长卷,以济公出生地临海及活动地杭州、神化地天台为先后背景,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展示了济公一生行善弘佛那跌荡起伏的故事。

 

第十六幅:济公再现六和塔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从南门进殿,南墙西侧二堵(即第1、2堵)大体以天台国清寺为背景,第1堵绘行善乐施的李茂春(济公之父)在国清寺求子,第2堵绘善有善报,罗汉降生为李子修缘(济公)。西墙四堵(即第3~6堵)大体以杭州西湖山水为背景,第3堵绘李修缘出家灵隐为济公,第4堵绘济公行善救落难农夫,第5堵绘灵鹫飞来,助济公弘佛,第6堵绘济公戏弄恶僧。北墙六堵(即第7~12堵)大体以灵隐寺山林风光为背景,第7堵绘大悲楼失火,第8堵绘济公重建大悲楼,第9、10堵绘灵隐寺、飞来峰得济公弘法,佛光灿然、气象恢弘,第11堵绘奸相秦桧之子强拆大悲楼以灭佛,第12堵绘济公大闹秦相府。东墙四堵(即第13~16堵)大体以钱塘江、南屏山风光为背景,第13堵绘济公古井运木以修净慈禅寺,第14堵绘八魔炼济公,第15堵绘济公圆寂虎跑寺,第16堵绘济公再现六和塔。南墙东侧两堵(即第17~18堵)大体以天台石梁为背景,第17堵绘济公重回国清寺,第18堵绘济公重归石梁五百罗汉道场。

 

第十七幅:济公重回国清寺

  林海钟的这堂壁画巨制,用生动的图像语言、丰富的绘画情感、浪漫的构图想象、满心的天真欢喜、如诗的行云流水、似歌的起伏韵律,完整地讲述800年来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济公传》故事。全图首尾呼应,精彩纷呈;情景互见,风云叠起;庄严之中不失诙谐,惩恶扬善,大快人心!

 

第十八幅:降龙罗汉回归石梁五百罗汉道场

 

复古创新浪漫生动 恢宏大美气势撼人

  (五)

  这堂倾注林海钟3年心血和满腔热情的济公殿壁画,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色:

  一是主题突出,意境高雅。全图紧紧围绕济公一生弘佛行善的故事,宣扬平等、自由、博爱的普世价值观,歌颂除暴安民、扶贫助弱的高尚道德,倡导社会的和谐太平,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世风的淳朴,具有积极的爱国热情和高雅的思想意境。

  二是气势宏大,轩昂生动。全图十八堵场景,既各有重点,又互为连贯,突出主题内容。而160余平方米的画面,充盈饱满,天趣横溢,山水相连,城乡相依,云水流布,气韵互通;寺宇津桥穿插其间,男女老少多元互动。然而无论是洪水滔滔、火势熊熊,还是江潮滚滚、山岚茫茫,抑或是岗峦逶迤、岩壑幽远,林木森森、涧流潺潺,皆具有充溢的立体能量与凹凸的起伏质感,蕴藏排山倒海的强大力度,积蓄势不可挡的整体效果;仰观环视,皆成一体,大气磅礴,颇为壮观。

  三是构图巧妙,内容丰富。壁画将济公家境、出生、求知、剃度、行善、惩恶、弘法、斗魔、圆寂、归宗的神话故事,巧妙地穿插到天台山、西子湖、飞来峰、钱塘江、南屏山、石梁的山水景色中,演绎于国清寺、灵隐寺、净慈寺、虎跑寺、六和塔、五百罗汉道场中,其间春夏秋冬草木之生长,阴晴雨雪天气之变化,鸟兽建筑生息之动静,僧俗百姓各界之生活,皆一一妥贴安排,情节变化环环相扣,景随情移,自然融洽。

  四是造型活泼,浪漫夸张。济公的形象在民间早已约定俗成,头戴僧帽,身披袈裟,宽额深目,高鼻瘦脸,下巴微翘,清癯健康,但不修边幅,或挥蒲扇招风,或啜葫芦饮酒,步履踉跄而有力,表情莫测而有神。海钟在此基础上予以发挥,用流畅的线条,顿挫的墨迹,富有弹性的勾勒,将济公那洒脱的身姿、幽默的表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而飘逸的衣纹,时或吴带当风,时或曹衣出水,疏密有致,简洁有力,借以反映出济公一生种种不同场合的弘佛活动。画家构图落墨,处处强调济公动作的敏捷,思维的灵活,举止的风趣,性格的豪放,心地的善良,使人们心目中的济公形象变得更为逼真灵活,形神兼备,成为巨型壁画的点睛之笔,更是山水宏图中的精彩画眼。

  壁画不仅人物浪漫生动,而且林海钟又以更为爽利的长线短弧,营造出流体的强烈动感,使钱江潮的澎湃滔天、大悲楼的熊熊火势、吸引巨木的漫天风云,皆有铺天盖地的力量;那摧岸的巨浪,腾空的烈焰,横飞的卷云,在线条疏密曲折、长短浓淡、起伏连绵的千变万化中,显得格外夸张有力,汹涌猛烈,骇目惊心,妙不可言。那重檐层楼、幽深庭院等建筑,皆富厚重体量,在画家笔下,洋溢着三维的质感与朴实的美意,令人有身临其境或鸟瞰全貌之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