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与海的交界处,为什么会出现“泾渭分明”的情况?

 dongchang 2016-05-25
美国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海域交界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分界线?工业污染?水体富营养?


  西瓜千海洋地质博士生

  一句话简答版:这是一种在颜色、密度明显不同的淡水团和海水团之间形成的叫做水色锋的海洋锋,的人类加强版。

  详细解答版:

  1为什么颜色不同?

  水文学中用来描述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在现场所呈现的颜色的术语叫“水色”,从浅蓝色到深蓝色到棕色不等。水体的水色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浮游植物叶绿素、无机悬浮物、有机黄色物质。

  密西西比河的河水在陆地上经过长途跋涉,水体中裹挟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使得整个水体呈现黄褐色。而墨西哥湾的海水则较为清澈,呈现出漂亮的深蓝色。所以成分的不同造成这两种水体在视觉上的巨大差异。

  2为什么密度不同?

  密西西比河是陆地淡水,密度比墨西哥湾的海水小得多。就算入海时有大量泥沙加持,但是由于流速突降,大部分粗颗粒的泥沙一入海就会发生沉降,真正能跟着河流流向远方的只剩下些悬浮颗粒,这时河水与海水会发生部分混合形成冲淡水,其密度也还是小于海水的。

  3为什么会形成交界面?

  通常这种在同种物质之间由于密度差异形成的交界面被称为“锋”。比如,大气学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会形成“锋面”。在海水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两种性质不同的流动性的物质,气体也好,水体也好,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总是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在海水中就就叫做“海洋锋”(ocean front)。

  在江河入海口的位置,由于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密度差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海洋锋面。不只是墨西哥湾有,我国黄河入海口的海水淡水分界线也很明显。


  黄河入海口海水/淡水分界线

  而这样的河口过渡带并不是一条线而已,而是一个立体的区域,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与海面的交界线。在我们看不到的水下,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Beautiful sediment plumes in the Gulf of Mexico

  而且,只要水体之间存在密度差异,都会形成锋面。所以淡水与海水之间、密度不同的淡水与淡水之间、海水与海水之间都会出现锋面。而如果两种水体除了密度不同,还伴随着水色的差异,就会形成这种视觉上更有冲击力的“水色锋”。


  阿拉加斯加冰川融化淡水与海水的分界线


  泾河与渭河交汇,含沙量不同的两条河流形成明显的分界线,所谓“泾渭分明”

  所以说,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创造地球上大部分地貌的好基友。

  蓝额!!!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除了大自然妈妈的撮合,它们之间出现了第三者——人类。

  问题中的动图里,可以看到密西西比河水与墨西哥湾海水之间的分界线狭窄而清晰,并且有相对平直的弧度。如果点进微博链接,原视频中显示密西西比河的河水还呈现出一种油腻腻的黄绿色。

  什么样的河水能长这样啊!

  于是从Google上搜到一张近距离的图:


  同志们,这是什么?这是赤果果的水体富营养化啊!

  密西西比河作为北美洲流程最长的河流,承接了美国41%的污水(已处理)倾倒,而且在陆地上的大部分流域都是农田。雨水将田地里的氮磷钾冲刷进地表径流,最终汇入密西西比河,河水中70%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此。

  这些高营养的水体注入墨西哥湾后,会导致大规模的赤潮爆发,整个水体逐渐缺氧,变成一片“Dead Zone”,也就是动图中黄绿色的部分。这片“Dead Zone”经常出现在夏天,范围也会扩展到这么大:


  图中鲜红色的部分是最缺氧的区域

  拜人类活动所赐,富营养化之后的粘稠的河水水色更加浓艳,也更不容易与海水相互扩散,也就比正常河口有更明显的“水色锋”。

  现在回去看看上面的图,黄河入海口那里同样明显的分界线是不是也有人类“第三者插足”的痕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