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 年前爱迪生、特斯拉那些人的“电流大战”要拍成电影了,是个很刺激的故事

 昵称535749 2016-05-26

电影《模仿游戏》的班底有了新动作,导演和编剧将再度把科学巨头的故事搬上明年的荧幕。讲述计算机之父图灵破译德国密码系统,扭转二战战局故事的《模仿游戏》在 2015 年拿下了 7 个奥斯卡提名,最终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

电影《模仿游戏》

这次,这部名为《最后的夜晚》 的影片同样值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背后强大的制作班底,更在于它所聚焦的题材——故事将围绕着 19 世纪末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阵营之间直流电和交流电技术的争夺展开。

这个题材是美国最重要的商业题材之一。它不仅是新技术之争,也是一场持久而典型的商业斗争,更推动了整个电气化的发展。

它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乔布斯当年出走和回归。整个 20 世纪的科技脉络至少有一多半受益于这个故事,交流电统治了当时的世界;美国现代企业在这个故事里成形,其标志就是摩根促成了通用电气,至今它还鼎鼎大名。但你不能忽略的是它与这些人有关:

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是爱迪生,他是白炽灯的发明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网的设计师;美国近代史上促成一系列重要公司组建的金融巨头 J.P.摩根,他甚至在 20 世纪初成为了世界的债主;塞尔维亚裔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虽然这个名字现在更多的与电动汽车挂钩,但他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还有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威斯汀豪斯 ,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美国西屋电气的创始人。

因为与爱迪生的朋友关系,这段历史间或还有一点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的影子。

这段精彩的故事并非是第一次被搬上荧幕。2006 年由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著名电影《致命魔术》,就引入了特斯拉与爱迪生这两位宿敌间的斗争。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是如此的引人瞩目,除了《最后的夜晚》外,另一部影片《电力之战》也在同时筹备拍摄中。

它的戏剧性之处在于:在决定美国和全球科技未来走向的前夜,每个身处其中的人的欲望、卑微、权力、远见纠集在一起,影响深远。

爱迪生,在自己的天地里,要承认对手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事

爱迪生无疑是这场惊心动魄的争斗中最为关键,又最为张扬的角色。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爱迪生的励志鸡汤故事,他出身穷苦、小学肄业、年幼耳聋,却是一位发明了电报、留声机的天才,并拥有着超过 1500 项专利,从而被公众和媒体冠以“发明大王”的称号。

托马斯·爱迪生

我们往往忽略了爱迪生的另一重身份。作为通用电气的前身——爱迪生电灯公司的创始人,1879 年发明出白炽灯之后,他就开始关注商业系统的研究。曾有记者在采访爱迪生之后这样评价他:“最关键的是爱迪生追求实用和经济效益。”

1882 年,在白炽灯取代越来越多煤油灯,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可之后,爱迪生成功地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发电照明网,开始输送直流电。

爱迪生雇人在曼哈顿街道地下铺设电线

这一切都让爱迪生名声大噪,尤其是当它把摩根位于曼哈顿的豪宅照亮的时候,他同样懂得如何用媒体营销自己。这些都不仅让爱迪生电灯照明公司获得了客户,也获得了资本。

他的第一批客户中包括了摩根公司、帕克银行、得雷克塞尔财团这些极具影响力的公司财团。爱迪生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资本的重要性,他也一直在挑战科学发明和财团资金结合的合作关系。这也让他甩开了众多竞争对手。

就在爱迪生照明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有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之后,直流电在物理上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直流电中心电站系统只能覆盖方圆一英里,远远无法满足大量的用电需求。到 1884 年底,爱迪生在美国只建立了 18 个独立中心电站。

而交流电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既能够进行长距离传输,又不那么容易损耗电能,而且成本更低。唯一的缺点是高压安全隐患。

但爱迪生紧紧抓住这点不放,而对交流电的其它所有优势都视而不见,甚至是不屑一顾。

看到交流电发展潜力的乔治·威斯汀豪斯与尼古拉·特斯拉的合作给爱迪生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作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创始人,他在涉足电力生意仅仅一年的时间后,就已经建成或筹备 68 座交流电中心电站,成为了爱迪生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乔治·威斯汀豪斯

其实当威斯汀豪斯在 1886 年建立第一个交流电厂的时候,爱迪生公司的高层就有意购买欧洲先进的交流电系统。但爱迪生却一直搪塞拖延,并以系统太贵、不安全等等理由坚持反对购买合作。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爱迪生的性格固执而自大,他害怕新系统会阻碍直流电系统的广泛应用,摧毁白手起家的成果。在“电”这个领域,他觉得那是自己的天地,要承认对手的成就太难了。

所以在 19 世纪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也是竞争白热化的时期,爱迪生利用了公众的畏电心理,针对威斯汀豪斯和交流电开始了一系列公开的中伤和诋毁。为了维护自己直流电的权威,他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声誉为高压电椅作辩护,只是为了让交流电和死亡关联起来。

动物被爱迪生当做验证交流电危险性的实验对象

这位发明天才一直顽固地站在交流电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自尊和自大,从而错误地判断了未来。

特斯拉、福特,谁会想到 100 年之后,它们都成了汽车品牌

让尼古拉·特斯拉没有想到的是,他最初的老板,也算是偶像的爱迪生,后来会成为势不两立的对手。

19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移民潮,塞尔维亚裔的特斯拉在 1884 年来到纽约。不过在此之前,他以爱迪生工业公司见习工程师的身份来到巴黎,帮助扩大爱迪生在欧洲的电力业务。

尼古拉·特斯拉

来纽约之前,特斯拉就已经掌握了交流电机的设计。但让他失望的是,即使能够展示样机,也没有一个投资者对此表示过兴趣。当他将自己有关交流电系统的研究想法说给爱迪生时,对方表现出的态度依旧令他沮丧。

爱迪生丝毫没有兴趣,并认为这个研究毫无前途可言,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当时爱迪生正忙于将自己的直流中心电站和直流发电机推广到世界。与这位万众瞩目的发明家相比,没有人会轻易把资本赌在一个年轻的无名小卒身上。

很快,特斯拉与爱迪生的之间积累的矛盾爆发了。特斯拉成功地为公司设计出了取代旧直流发电机的新机器,可当他向爱迪生要求兑现 5 万美元酬劳的时候,爱迪生以“你不懂我们美国的幽默。”回应了他。

这成为特斯拉最终离开的导火索。但之后一直时运不济,直到 1887 年创办特斯拉电力公司,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他受到威斯汀豪斯的赏识,在 1888 年加盟威斯汀豪斯公司,并以顾问的身份和他一起站在了交流电的阵营。

一向低调的威斯汀豪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对爱迪生的反击。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 1895 年,尼亚加拉瀑布——电力界觉得最能证明自己的理想之地——的交流发电站建成,成功将电流传输到了距离其 35 公里外的地方。采用的正是特斯拉的交流电发电机和交流电输电技术。连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都带着自己的妻儿去到尼亚加拉瀑布来了次朝圣之旅。

威斯汀豪斯夫妇参观尼亚加拉瀑布

有趣的是,在这段历史中,我们还看到了名声赫赫的亨利·福特的身影。他曾于 1891 年起在爱迪生公司担任一名工程师,并在两年后晋升为通用电气的主工程师。

在这之后的不久,他离开公司投入到热爱的汽车研究制造中,并成立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后面的故事你应该都知道了。

亨利·福特

而对于特斯拉,我们却以另一种形式记住了他的名字。 2003 年,埃隆·马斯克创立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纪念的就是这位科学家。一百多年后,这个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名字最终成为了电动汽车的代表。

J.P.摩根,既让爱迪生左右了大局,又让他最终出局

爱迪生能够挑起这场电流大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 J.P.摩根在背后的支持。

J.P.摩根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经商才能以及在投机方面的超常判断力。当库克财团在 1873 年 9 月 18 日的黑色星期四中一败涂地,5000 家商业公司和 57 家证券交易公司也随之倒闭之时,摩根却赚了 100 万美元。一夜之间,他领导的摩根公司占据了美国政府融资的主导地位。

1878 年,摩根便从爱迪生研究制成的白炽灯泡上看到了电能的巨大潜力,他决定成为爱迪生的出资人。这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 1873 年的经济恐慌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将资本带入了繁华的纽约市。

J.P.摩根

1882 年的春末, 爱迪生经常进出于摩根位于华尔街 23 号的办公大楼中,那个时候,摩根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 50 万美元,摩根王国的重心也已经完全由伦敦移至纽约,他无疑成为了华尔街的领袖。

为了推广爱迪生的研究成果,摩根决定在自己居住的麦迪逊大街的高档住宅中,展示白炽电灯。之后,摩根雄厚的资金又使得爱迪生实现了直流电技术的垄断,并帮助他在媒体中崭露头角,在之后的大战中占领更多的舆论优势,对于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进行打压。

但摩根看中的始终都是商机,他也曾向威斯汀豪斯抛出过橄榄枝,试图组建一个新公司。不过,厌恶银行家的威斯汀豪斯拒绝了他。

1892 年,摩根服从商业利益的选择,主导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姆森·休斯顿电力公司的合并。新公司改名为“通用电气公司”,他也因而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股东。

这位垄断资本的爱好者还促成了美国钢铁公司、贝尔公司这几个美国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大公司的组建。 一直到 1989 年,这家 J.P.摩根公司都还一直主宰着美国的金融界,甚至还扮演过美联储这一角色。

通用电气和西屋,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最终都输给了资本

就在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竞争白热化的 1888 年,爱迪生重组了电灯公司及其它各种实体,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注册资本 1200 万美元。到 1889 年,它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公司,每年创收 700 万美元,有近 70 万美元的利润。

但面对交流电系统的强大竞争,爱迪生的公司渐渐丧失市场份额,财务状况开始恶化,摩根也因此决定重组通用电气。

根据《光电帝国》这本书的记录,在 1891 年,爱迪生通用电气的销售额为 1100 万美元,利润额为 140 万美元,也就是 11% 的利润率。而汤姆森·休斯顿的销售额在 1000 万美元,利润额为 270 万美元,即 26% 的利润率。当摩根看到这两个公司的资金平衡表时,选择一个能创造更大利润的班底无疑更符合商业价值的追求。

爱迪生没有参与这次合并,媒体把这看做是一个孤独发明家遭到了华尔街的出卖。爱迪生的传纪作者曾说过:“对摩根而言,只要结果是能组成大托拉斯,并且他是老板,用谁都无所谓。”

公司在自己的手中被卖掉,而银行家却没有提前透露给他一个字。爱迪生为此愤愤不平,并最终彻底退出。

威斯汀豪斯的西屋也在竞争激烈的时候遇到了财务危机。但凭借他强大的游说能力,以及特斯拉的支持,西屋也在 1891 年被重组,最终渡过了危机,区别在于威斯汀豪斯还掌管着他的公司。

西屋电气

直到 20 世纪早期,西屋电气都一直处在稳步发展的状态。从 1901 年到 1907 年,公司的销售额从 1600 万美元增长至 3300 万美元。公司的股票在 1907 年产生了 10% 的可观利润,也让威斯汀豪斯开始大胆地涉入金融市场。但是国外金融市场的脆弱和动荡又一次开始影响纽约的证券交易市场,而西屋电气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危机。

电气公司重组开张一年多后的 1908 年 12 月,威斯汀豪斯已不再是最高的统治者,那些纽约和波士顿的银行家们获得了觊觎已久的西屋大部分控制权。

无论是爱迪生还是威斯汀豪斯,他们最终都输给了资本,离开了自己曾经所驾驭的公司。

回看这段历史,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精彩、复杂而庞大的故事。而以此为主题的两部电影《电力之战》和《最后的夜晚》都将在 2017 年上映,它们之间也将随之展开一场票房大战。

《电力之战》由《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的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执导,“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杰克·吉伦哈尔会分别饰演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这样的选角已足够吸睛。

而最新公布的影片《最后的夜晚》则是根据格拉汉姆·摩尔即将于 9 月发售的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格拉汉姆·摩尔凭借《模仿游戏》获得了第 87 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改编剧本奖。在这部小说中,威斯汀豪斯创造产品,特斯拉诞生想法,而爱迪生正忙于建造一个属于他的电能帝国。

这是一个笼统地可以称为展现商战的电影,但因为题材如此重要,它简直可以被视为巨人创世的再现。在大约 120 年前到 100 年前这段时间里,世界是如何在他们的意志和权力上被塑造。

最后,最后的夜晚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