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放平心态,选好立意 ——潍坊三模作文写作情况分析及下水作文

 山湖微波 2016-05-26



探索|放平心态,选好立意

——潍坊三模作文写作情况分析及下水作文

 

作者:山东邹城苏琳

编审:赵怀兵

授权发布:公众号yuwenyuekan

 

2016523日我校与潍坊同步进行三模检测,语文试卷作文材料如下:

在访谈现场,记者问两位成功人士:“二位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位回答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另一位回答说:“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临近高考,学生精神压力较大,从这次写作情况的不尽如人意可见一斑。不少学生把“编织一张网”理解为“全面撒网”,而在考后分析时才恍然大悟二者的根本不同。更多的学生把材料中“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当做立意角度,却容易陷入“坚持/专注就一定能成功”的绝对化论调。甚至还有学生偏离材料,去妄谈“成功”的定义,或者“抓怎样的鱼”。写作情况堪忧,可能与写作时心态的浮躁有一定关系。作为教师,陪学生坚持到最后,意味的绝不仅仅是批评和指责,而是善意的指导和帮助。最近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成为热门人物,《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都对他进行了报道,而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成功,非常符合材料中“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这一对成功的界定。所以笔者以此材料为切入点,写作一篇下水作文,意在提醒学生考前切忌浮躁,将已有的材料用好,便可坦然应对作文

 

【下水作文】

成功需要怎样的“网”和“城墙口”

 

在辨析这两位成功人士提供的成功经验异同之前,我注意到记者对成功人士的评价标准,那便是“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也就是说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超出常人,并获得普遍的认同和赞许。

平心而论,这样的对于“成功”的定义可能狭隘,潜在的观点是只以事业成败论英雄,不许顾及其他。这让我想到近日看到的关于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的报道。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副教授,虽然十余年未曾发表研究成果,还用自己的继续补贴实验费用,带领仅有5人组成的团队,在基因编辑工具的探寻之路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之上。那么韩春雨捕获NgAgo的那张网又是什么呢?

我想,其中最为坚实的一条网绳是他对科学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坚持。前来采访的记者们对这个实验室印象最深刻的是直接铺在地上的四床褥子,那显示了这里的人对科研的“疯魔”程度。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十几年枯燥、寂寞的科研冷板凳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获得诺贝尔奖而为人所知的屠呦呦,已步入耄耋之年,这份迟来的荣耀是对她多年坚持在青蒿素研发一线的肯定。而对工作的深沉热爱,是支持她坚守一线的不竭动力。

韩春雨坚韧的网上还有一句话融入其里,那便是他的座右铭:“临事而惧,好勇而谋”,语出《论语》。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如果说热爱与坚持保证了这张网的坚韧,那么“临事而惧,好勇而谋”的智慧及时弥补了它的漏洞。为了取得最佳实验效果,韩春雨带领团队不断改善实验设计,不走寻常路,助力他捕获NgAgo。

遨游在科学海洋里的韩春雨,早早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城墙口”,立足所学专业,求学期间接触到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瞄准对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寻找,显示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超前眼光。而以科研工作者自我定位的他,在意的从来不是名利。为了做实验方便,他选择距离实验室更近的狭小住房,为了实验的持续进行,他会自掏部分研究经费。“科学家做科研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发论文”,韩春雨如是说,也如是做。未曾分心于评职称、发论文、拉经费的他,始终未曾放弃对于自己“城墙口”的进攻,实力和努力也促成了他的成功。

韩春雨捕获了NgAgo,他的科研仍在继续,马云创造了巨大财富后依然在开拓新的领域,扎克伯格索性将财产捐出用于慈善……他们刷新着对成功的定义。我认为,虽然成功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找到明确、切合实际的目标,不懈去追求,终会更近一步。

【学生作文】

 

秀木成荫,唯恋此枝

邹城一中 一考生

 

大多数龙兰紫一生只开一次,就这样的,它极为小心,一心只一次绽放也要惊艳沙漠。林中树木繁多,但枝枝都寄以情丝定不可能,唯有一次只取一枝,才能有所得。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在于他有多少超凡的能力,而是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做到极致以至于无人问及的地步。一次只做一件事,滴水穿石,刻雕金石。

从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刘慈欣斩获雨果奖,又到曹文轩成了中国的“安徒生”,国人纷纷鼓掌点赞,而我们不仅要赞扬他们更应学他们的坚持与选择。就拿刘慈欣而言,谁曾料想深山里会绽星光,一个普通工程师以幻想的翅膀探寻浩瀚宇宙,以小说寄托梦想,三十年磨一剑才有了《三体》这部巨作。从毕业到如今一直在科幻领域探索,即使长达十几年在中国科幻冰冻期作品不能发表,也一直未放弃创作。因为岁月打磨,刘慈欣的能力不断上升,只身担起一方天地,填补了中国科幻空白。

这个春天,“一等君子”陈忠实走了,但他的作品仍存,甚至会流芳百世。《白鹿原》当之无愧被陈忠实乘坐垫棺之作。当他开始写的时候,陈忠实种下的是一棵小树苗,待到交稿之时,树已有碗口粗。陈忠实交的不只是《白鹿原》,还有他自己。为写这篇作品,陈忠实一心投入其中,最困难的时候仅凭一月150元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但是他一闭眼,全部都是白鹿原上的男男女女。这样呕心沥血的作品怎能不受人好评?是的,《白鹿原》一出世就被人称赞并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岁月不会辜负对它认真的人。

席慕容说:“一朵花只开一次,所以它极为小心的,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因为这一次对于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极为小心,而人虽可有千万次机遇,但一会抓住这个一会儿又追逐另一个,定不会成功。

由此可见,成功的一个秘诀在于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精做细。纵看过万千山水,佳木繁荫,我唯恋一枝,并为此完全倾心。

教师点评:本文最大特点是文气连贯,语言优美。作者用一个比喻论证贯穿全文,所举事例也符合“一次只做一件事”的论证中心,比起众多执着于写“坚守”的学生,可谓高明不少。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对材料的抛弃。

 

丰富自我才能走向完善

邹城一中 一考生

 

一位成功人士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吾以此为箴言。人生本有无限可能,若只取一种岂不遗憾?生活中的每一领域都相互贯通,若只专于一处未免遗憾,丰富自我,将无限风光纳入网中,岂不妙哉?

丰富自我,不断发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并用于尝试、发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日本百岁诗人柴内丰,年过半百才开始创作,90岁后一举成名,她的诗集《百岁》充满了一个百岁老人对生命和年龄的乐观看法。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妮·斯芬特,执导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然而她还是演员、诗人,88岁时还学习潜水到海底拍摄鲨鱼。她们无一不是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我,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生命在不停地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丰富自我会让你更加完善,最终达到融会贯通。恩格斯曾被马克思称为“最爱学习的人”,他曾从事哲学研究,同时广泛涉猎,文学、史学著作无所不阅,化学、物理知识无一不习,甚至在不惑之年向马克思求教微积分。他精通八门外语,能用六门语言阅读和写作,这也让他的哲学研究更加深入。又如主持人汪涵,台上的妙语连珠与他的自我修养密不可分。

当然,我所说的丰富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不是为了丰富而丰富。最近网上热议的“证霸”孙梦涛一般,狂揽65张证书,但在每个领域都成绩平平。这只能说是广泛而不能说是丰富,因为只有数量却没有含金量。我所说的丰富一定是有所侧重的,是立在一条树干基础上的“开枝散叶”。

学者王元化曾经感慨,自己幼时所住的清华园,学术是不分开的,研究清史的教授也可以精通生物学。是啊,如今更多的人打着专注的幌子放弃了对自己的丰富和完善,亲手掐掉了自己生命中无限可能,这是多么愚蠢和可悲。

我们需要明白:专注与丰富二者并不矛盾,丰富自我才能发挥所长,弥补所短。让自己的生命中所有可能得以开拓,是件幸福的事。也正因这无限可能,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不是吗?

笔者点评:这位学生的文章卷面较好,赢得印象分。乍一看上去,符合材料中第一位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但实际上把材料中的对一张网的编织理解偏了,偷换成了“丰富自我”,却未抓住材料中“编织一张网”的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