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苏睿思 2016-05-26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在用到闪光灯抓拍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正常闪光拍完第一张,马上又抓了第二张,而第二张由于闪光灯来不及回电导致闪光失效,第二张的画面情景内容比第一张好,但曝光却很糟糕。

下面的例子就介绍如何挽救这种情况下拍摄到的照片。

先简单介绍获取高光层的方法,

同时按下键盘中的:

“Ctrl+Alt+2” 获取RGB通道高光选区

“Ctrl+Alt+3” 获取R通道高光选区

“Ctrl+Alt+4” 获取G通道高光选区

“Ctrl+Alt+5” 获取B通道高光选区

★ 高光反选层滤色,提亮暗部。

同时按下键盘中的“Ctrl+Alt+2”获得高光选区,然后选择“反向”(快捷键为Ctrl+Shift+I)获得高光反选区,然后复制、粘贴为新层,把这个新层设置为滤色,调节透明度,暗部将会被提亮,完成。

原稿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配置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效果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 局部高光反选层滤色。

上图中,我嫌人物脸部和小臂仍然偏暗,于是继续做局部高光反选层滤色。

1、首先合并上图中的图层,然后,用工具,大体勾选人物皮肤,羽化2.5像素(这里是小图样例,所以羽化2.5,大图时可羽化10-20),接着,“选择 > 存储选区”,保存该选区,命名为“皮肤通道”,然后,复制、粘贴为新层,命名为“皮肤层”。接着,隐含背景层,只显示皮肤层,既可见配置图和状态图如下:

配置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状态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2、鼠标点选皮肤层,同时按键盘中的“Ctrl+Alt+3”获得皮肤层的R通道高光选区,然后“选择 > 反向”(快捷键为Ctrl+Shift+I)获得高光反选区,复制、粘贴为新层,命名为“皮肤R高光反选层”,设置成滤色,透明度50%。最后,隐含“皮肤层”,只显示“皮肤层R高光反选层”和“背景层”,完成。

配置图一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状态图一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配置图二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效果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以上滤色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人物的暗部基本已经恢复正常。由于刚才采用了局部R高光反选区的滤色。R通道的黑色被滤掉一部分。于是肤色会显得稍微偏红色。接下来可以简单处理一下。

1、合并图层,把图片转换成CMYK模式;

2、“选择 > 载入选区”,载入“皮肤通道”;

3、直接调整曲线中的M通道;

4、重新转回RGB模式。

配置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效果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此时,该图的灰阶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

后面2个人和右上的车尾灯有点讨厌,用印章把他们盖了。整体色温偏红,再拉一下R曲线。

效果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至此,高光反选层和局部高光反选层的滤色就基本完成了。接着可以对脸部进行磨皮,然后做色调。此日志主要介绍滤色,色调方面的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以下简单做一个效果色。

如下图: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 高光反选层滤色单通道混合及中灰层颜色模式混合

以上图为原稿。

同时按下键盘中的“Ctrl+Alt+2”获得高光选区,然后选择“反向”(快捷键为Ctrl+Shift+I)获得高光反选区,然后复制、粘贴为新层,命名为高光反选层,设置为滤色,图层混色选项设置为B通道,调节透明度为75%,照片暗部将会偏蓝色;然后,新建填充图层,命名为“中灰层”,填充色选择,H=0 S=0 B=50,混合模式设置为“颜色”,透明度15%,色彩饱和度将会降低,完成。

配置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效果图如下:

利用Photoshop滤色和中灰层的应用技巧处理欠曝光的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