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望宝山下 2016-05-26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新文档_1(2).jpg
  
新文档 1_1(2).jpg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在我国南北果产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樱桃、梨、桃、李,还可为害苹果、山楂、杏、枣、海棠、枇杷等果树。
     
     【为害症状】 4~7月份,梨小幼虫在嫩梢髓部内蛀食,被害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断。蛀孔外有虫粪,易于识别。7月份则蛀入果实,多从果肩或萼洼附近蛀入,直到果心。早期蛀孔较大,孔外有粪便,引起虫孔周围腐烂变褐,并变大凹陷,形成'黑膏药'。后期蛀孔小,且周围呈绿色。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6毫米,翅展10.6-1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有7~l0组白色斜短纹,翅面中部有一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黑色斑点。
     (2)卵:扁椭圆形,中央稍隆起,初产时呈淡黄白色半透明,渐变微粉红色。
     (3)幼虫:老熟幼虫全身桃红色,体长10~13毫米。头部黄褐色,腹部末端有臀栉4~7个刺。 低龄幼虫体白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色。     
     (4)蛹:体长6~8毫米,黄褐色,纺锤形,腹部背面有两排短刺。外被有灰白色丝茧,长椭圆形,稍扁平,长10毫米。   
  
     【发生特点】
    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年发生3~4代,华南地区年发生6-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缝中、树干翘皮缝隙等处结茧越冬。翌年3月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至4月初开始羽化,4月中旬达到羽化盛期并开始产卵。一代幼虫孵化和蛀入桃梢、苹果梢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盛期在5月中旬。
    第二代至第五代幼虫孵化和蛀入时间分别为:
    第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
    第三代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盛期在7月上旬;
    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盛期在8月上旬;
    第五代自8月下旬至10月初,盛期在9月上、中旬。
    幼虫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果实肩部,特别在两果相接处产卵多,少数产于叶背和果梗上。由于发生期不整齐,各代之间有重叠现象,四个虫态共存。1~3代主要为害桃树新梢,无桃树也为害苹果新梢,一般第三代成虫从7月中旬起转移到苹果园为害。梨小食心虫有转主为害习性,因此,在桃、苹果、梨果树混栽果园为害严重。多雨潮湿年份发生重。
     
     梨小食心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特别是对糖醋液趋性极强。各代虫态历期随气候、营养条件而差异,一般蛹期7~13天(越冬代长达20天),成虫寿命5~15天(越冬代长达30多天),卵期3~6天,幼虫期10~15天。一般完成一代需30~40天。
     (1)成虫发生期预测:在3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在上一年梨小食心虫为害严重的果园,挂性诱剂诱捕器或糖醋液诱杀器5~10个,每天统计诱蛾数量,在成虫连续出现,数量显著上升时,即成虫发生盛期。
     (2)幼虫蛀果期预测:从7月上旬开始,在历年梨小食心虫为害严重的果园,选择金冠或国光品种,固定5~10株苹果树,每棵树在不同部位固定100~200个果实,每3天调查一次,记载卵果数,计算卵果率。当卵果率达到1%~1.5%时,立即进行树上喷药防治。
     综合防治】
    (1)避免混栽:在新建果园时,尽量不要把苹果、桃、梨等不同种类的果树混栽在一起。
     (2)冬春防治:早春果树发芽前,刮除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或在8月中旬,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上绑草把、麻袋片等诱集梨小食心虫过冬结茧,并集中烧毁。   
     (3)人工防治:在4~6月份,剪除被害而萎蔫的新梢并烧毁。   
     (4)诱杀成虫:可设置糖醋液、黑光灯、性诱剂等设备诱杀成虫。  
    (5)药剂防治:5月中上旬、6月中上旬各喷一遍,爱秋<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4000倍或索胜<3%甲维盐微乳剂>4000倍或阿维·毒死蜱1500倍或高氯·毒死蜱1500倍等几种药中的一种,喷药时要仔细均匀周到。


    本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