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揭秘“末日粮仓”

 方珺逸 2016-05-26

如果天灾人祸令地球上大多数农作物濒临灭绝,人类该如何解决温饱?邻近北极的斯瓦尔巴种子库收取世界各国寄来的农作物种子,为人类粮食作终极备份。种子库工作人员日前接受全球锋报委托,用镜头揭开了这座“末日粮仓”的神秘面纱。

如果天灾人祸令地球上大多数农作物濒临灭绝,人类该如何解决温饱?邻近北极的斯瓦尔巴种子库收取世界各国寄来的农作物种子,为人类粮食作终极备份。种子库工作人员日前接受全球锋报委托,用镜头揭开了这座“末日粮仓”的神秘面纱。

独家揭秘“末日粮仓”:防止农作物灭绝的最后希望
00:00 / 08:20
29.6M
重新播放
08分20秒 29.6M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独家揭秘“末日粮仓”:防止农作物灭绝的最后希望。时长:8分21秒

如果有一天,地震、洪水、高温或虫害令大多数农作物濒临灭绝,我们该如何解决温饱?如果有一天,有人强行发动核战争,庄稼大面积被毁,生命还能否延续?如果有一天,小行星撞击地球,令各国的粮食储备一夜归零,人类该何以为生?


2008年2月,为了应对上述灾难的发生,挪威政府耗资300万美元,在挪威和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种子库。


种子库位于一座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半山腰上,以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库高海拔130米,库深120米,内设防爆门和密封舱,能承受6.2级地震及核武器攻击。库内温度常年维持零下18度左右。这里收集并保存着世界各国寄来的农作物种子,作为人类粮食的终极备份。一旦地球遭遇极端灾难,这里就能开仓播种,确保农作物的再生。


这就是人类的“末日粮仓”。

斯瓦尔巴种子库:人类的“末日粮仓”

斯瓦尔巴种子库:人类的“末日粮仓”

种子库由挪威政府通过网络监控仪和传感器远程操控,每年仅开放2-3次,平日里大多无人值守。2016年5月23日,种子库工作人员奥斯本·那斯托在结束新一轮派驻、即将回国之前接受我们的邀请,做了一回全球锋报的特约记者。他用手机记录下了种子库里里外外的各种影像,并向我们介绍了种子库的日常运作。


据奥斯本·那斯托所说,种子库设有三间仓库,每间仓库可存放150万份种子样本,总容量达450万份,且不收取任何存储费用。截至目前,已经有美国、印度、俄罗斯、台湾等6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存放了84万份样本。深受核辐射影响的乌克兰,以及农作物常年歉收的朝鲜,也都寄来了特定的种子。


但他特意提到,种子库里尚未有来自中国的种子。他诚挚邀请中国政府考虑加入。

种子库受远程操控 平日大多无人值守

种子库现有84万份种子样本 中国暂未存放

种子库存放最多的农作物样本是水稻,另外也包括大麦、小麦、高粱、花生等。除了这些常见物种,这里还有部分稀有物种,例如一些罕见的苹果品系。


申请存储的国家或特定机构只需在网上申请并签署合同协议,便可将样本寄送至此。库方会为样本制作标签,标明来源及类别等基本讯息。原则上,只有存储者才有权动用这些备用的样本。但库存信息对外公开,便于有意者查询及商谈合作。

种子库样本信息公开 但取用程序严格

种子库存有大量常见农作物样本及少数稀有品种

2015年9月,无情的战火摧毁了叙利亚的国家种子银行。种子库应叙利亚方面的要求,从库中取出叙利亚国家种子银行当初存放在这里的11.6万个农作物样本,交还给叙方。叙利亚的粮食储备战略得以维系。这是种子库建成之后,首次开仓。


在零下18度的低温环境下,农作物种子可在这里存放1000年至2万年不等。除了应对潜在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粮食短缺危机之外,库方也希望借此确保农作物的多样性,未来利用优势杂交技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人类无法精准预测天灾,也无法完全避免人祸。种子库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劫后可以余生”的希望,成了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地球的“末日粮仓”。

种子库建成8年 曾开仓一次

“末日粮仓”:为人类提供“劫后可余生”的希望

·内容主创: 何润锋 叶尔夏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