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精神:视技术为艺术(组图)

 田园牧韵 2016-05-26
詹纯新
工匠精神:视技术为艺术
工匠精神:视技术为艺术
詹纯新
  本期荐书人: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

  《留住手艺》(增订版)(黄永松、马未都荐读)

  作

  者:(日)盐野米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

  作

  者:(美)马修·克劳福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有着缝衣铺、补锅补碗等印迹的时代,是对于物品郑重珍惜的时代,是手艺时代,那个时代密布着工匠精神,如呼吸一样自然。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达,手工渐渐被机器取代,纯手艺人越发少见,依附着的工匠精神也随之隐退。

  进入工业4.0时代,人们呼唤工匠精神,并期待它能以一种灵魂的姿态回归。隐藏在《留住手艺》与《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中的工匠们,似乎能让人依稀看到,视技术为艺术,追求极致的完美,并未流过时间的手。

  推荐理由 它让我们看到做木盆的也能出大师

  日本是手工业强国,多为家族企业,手艺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承的是记忆。比如日本建筑公司“金刚组”,这是现存世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创办迄今1400年了,家族40余代人均从事建筑设计与建造工作。这源于日本文化中对“工匠精神”的崇尚。

  《留住手艺》让我们看到做木盆的也能出大师;做木盆的手艺和机械工人的手艺不一样,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在欧洲,很多世界知名制造企业,往往一家三代都在同一个工厂上班,以做工人为荣,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又比如瑞士钟表匠,很少转型,数十年坚持手工打造机械手表,有的工匠一年只制造一只手表。不像我们现在,企业里工人流动大,做几年就转行,没有传承。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全球第一,但与世界制造强国比,有差距。差的是技术工人的“手艺”。或者说,我们不缺“技术”,但缺“工匠精神”。我们做的产品设计,在图纸上看有时比西方还先进,但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不好,差的就是最后一厘米。

  为什么一些企业在能用机器人的场合用上了机器人?性价比不错。若大量

  使用机器人,就业问题怎么办?只有当工人心静,不浮躁,技术优良,做出的产品可能超出机器人。人还是最宝贵。

  “工匠精神”,讲创新。创新才能出众。“工匠精神”,意味着要以做艺术品的心态来做产品—视技术为艺术,追求极致。“极致”追求应该是各方面的,售后服务要追求极致,质量上,尤其要精益求精,“零缺陷”质量管理,追求“最后一厘米”的完美,极致是一种魅力。

  “工匠精神”,应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尚。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应该是一场全民运动。

  整理/徐长云

  大家说

  “工匠精神”是良好的工匠对每件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做工的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书评

  他曾验证,日本许多手艺源自中国

  《留住手艺》如一壶清茶。一下午品茶的时间,可以读完它。晓畅通俗,清软可口,留有余味。阅读上没有任何难度。一下午,便可带你重温手艺旧时光,及人情之美。

  是一部采访录,也是一部口述史。各行各业民间传统手艺人,木匠,纺织工艺师,竹编工艺师,漆匠,造船的……乃至做鱼钩的。他们述说作为手艺人的“关窍”,乃至人生观,生活故事,言语冲淡。亦可窥见匠人的心:安静安定。阅读这本书,如听一群性情温和的邻居聊天。你可以随意选择先听纺织工艺师聊,或造船师傅聊。我们很容易就选择了倾听的姿态。

  这源于作者,首先以虔敬之心倾听了手艺人。

  说起来盐野米松,少年时代的理想也是做木匠呢;正是对于手艺人有发自内心的敬爱,他花了30多年走访日本民间还在从事传统手艺的普通匠人—尽管日本有认证的“人间国宝”,他还是只把目光对准这些辛勤谋生、平凡、但有不凡坚持的人。正是这些人,才真正构筑了所谓最后的手艺时代的核心。

  通过盐野米松的纪录,我们可以看见,手艺人们,取法自然,树皮,竹条,漆树的汁……用以制作工具;依时令而行,春天采蚕丝,春夏之交采麻,冬天采芭蕉。他们专注,追求技艺,一辈子做一件事;于扎实的静默中,抵达了自我人生的深邃处。

  手艺人的人生味道,令观者共鸣。一个筱竹编工艺师,20来岁嫁到穷山沟,学编筱竹物件卖钱换大米,丈夫中年去世后,也还是潜心编织—“我是山里的野兔子……从来不看两边,一直往前猛跑的”—编织构筑了她的人生。由于编织技艺高超,政府为之成立“工艺研究所”,所编物件也出口了国外—她率先在村里盖了新房。一个女工的逆袭。即便七八十岁了,还是终日编织,“有意思”。由技艺而人生,亲近而有深味,也可见出该书的深度。

  《留住手艺》是盐野米松20余册手艺人图书中的一本,也是其代表作;盐野米松对于手艺人的纪录,在日本影响深远,从而激发了手艺复兴的热潮。由于其功绩,国际天文联盟将第11987颗小行星以其名字(YONEMATSU)命名。

  盐野米松也寻访过许多中国民间手艺人,自2000年开始每年他都来中国,以他带有秋田口音的汉语和中国手艺人交流:“你好。”“我喜欢这个。”从这番探访里他验证了日本许多手艺源自于中国。由此而成的《中国的手艺人》一书,不知何故还没有在中国出版。

  盐野米松在采访中也发现,“匠人”在中日两国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日本人对于“匠人”是尊崇的,而在中国却意味着“社会地位低,穷”。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读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品茶是体味茶的温度,此书字里行间的温度如同抚慰。袅袅茶香中思绪飘远,重新思索下关于“意义”之事:只需专注于自己的人生,便可能拥有坚持的丰美。文/徐长云

  用哲学思维说服你,工匠也是不错的

  当《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作者,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博士,马修·克劳福德,放弃智库工作,而选择做一名手艺人—摩托修理工,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博士。他这说起来有点无奈的选择,开启了一个学富五车的高知的非典型工作生涯,并促使他成为一名作家。

  这一册书,并非摩托修理操作指南,也非抽象哲学史。倒是讲了些鲜为人知的摩托车修理故事,以及该修理工博士关于“工作”关系的一些伦理思考。

  此书关键点之一,作者“希望对那些不被公众理解的想法做出公正的评判”,并对一些传统观念做出新解。他发现,摩托车修理固然是体力劳动,也很需要脑力。他指出白领工作,面临着“程序化和退化”问题,倘不能成为高层,一般白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根本用不到脑子;与其做个格子间的低能“创造者”,还不如做一名独立工匠。

  他想说的是,做一名工匠,也是不错的啊。他还想说:来一点叛逆精神吧!拒绝他人为你规划好的人生之路。


  马修·克劳福德重新发掘了修理物品的价值,抵抗被控制感;以与物的沟通来缔结一种感情。他维修摩托—熟知“油气混合浓度过低的回火与点火产生的回火有微妙的差别”—也维修着“人们对于老摩托车那种欠缺理性的恋恋不舍”。

  手工艺的“有形要素”或许会成为新世纪富裕、迷惘、飘着走的那一群人的“解药”,“被用来治疗不真实感、逐渐衰退的自主性以及支离破碎的自我感”。此为马修·克劳福德切身体悟,也不难理解书的副标题“让工匠精神回归”。

  阅读此书,大可不必为所谓的“哲学”字眼吓倒,读读前三章,第五六章,前文所述精髓已在其中。其他几章完全可以舍弃—他的所谓哲学思辨(一些道理),不够深入,不成体系,读多了都是泪—也有了点儿注水励志学味道。

  文/徐长云
netease 本文来源:潇湘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