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管理子公司对于场外期权的应用

 遥远的雷音 2016-05-26
风险管理子公司对于场外期权的应用

2015-05-13 
来源:和讯网  作者:徽商期货 宋文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各期货公司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期货市场对于现货的套期保值作用,纷纷成立风险管理子公司,以增强期货市场的创新功能,并开发期货市场新的应用渠道。本文整理几个场外期权在国内已经付诸实践的案例,以飨读者,以期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

  所谓场外期权,是指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尽管场外期权有着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 但其需求量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因而也受到投资机构、现货机构的偏好。而期权则是所谓的选择权,场外期权则意味着交易所外某种交易标的物的选择权。尽管国内各期货商品交易所都在加紧商品期权上市的研究、仿真工作,且商品期权也可能很快上市,但场外期权已经在国内市场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风险管理子公司纷纷采用场外期权+场内期货对冲的模式,来进行个性化服务。

  为解决场外期权的对冲问题,目前国内多家风险管理子公司采用场内期货对冲方式,通过每日计算期权的相关参数,建立动态头寸,通过每日头寸的调整来实现期权风险的对冲。在此基础上,各风险管理子公司纷纷进行了再创新,综合运用期货市场中的仓单、订单、点价等模式进行个性化场外期权业务推广,增加了衍生品市场的丰富性。

  1. 场外期权卖方模式

  当前国内大部分风险管理子公司都作为期权卖方,通过采用“期权+”模式进行风险管理业务的创新,基于客户特点,推出个性化服务。目前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果的有:中证资本的螺纹钢场外期权、永安资本的玉米场外期权、新湖瑞丰的“易县模式”

  中证资本的螺纹钢期权:场内期货复制对冲

  2014年许多为钢材企业质押融资的融资公司,担心由于螺纹钢价格下跌导致质押合约贬值且容易赞成相关钢材企业到期无法支付,中证资本推出螺纹钢场外期权。具体而言,融资公司作为期权买方,支付给中证资本一定权利金购买看涨或看跌“欧式期权”。以看跌期权为例,若到期日螺纹钢期货价格跌破执行价格,则融资公司获得中证资本赔付的现价与执行价格之间的差价损失;若到期日螺纹钢期货价格高于执行价格,则融资公司仅仅损失了权利金。而作为期权的卖方,中证资本需要对冲所承担的期权兑付风险,其采用场内期货复制所售场外期权,计算每日的持仓头寸,动态调整仓位,实现风险对冲功能。

  永安资本的玉米场外期权:期权+订单+期货

  永安资本与云天化合作社探索“订单+期货+场外期权”套期保值新模式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云天化合作社作为场外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选择权。而永安资本根据期权头寸,依据期权定价公式计算每日期权的delta值,在期货市场中建立期权头寸对冲风险。其与中证资本的螺纹钢场外期权的区别在于永安资本的服务客户云天化合作社同时也是其合作者。

  从实际案例运营中,可以看出永安资本的此类服务是相当成功的。2014年2月17日,云天化合作社与永安资本签订场外看跌期权交易合同。到期日时,玉米现货价格从2200元/吨上涨到2260元/吨,云天化合作社现货盈利60000元。场外期权方面,由于到期日玉米期货1405合约收盘价高于约定的执行价格,云天化合作社放弃执行看跌期权,损失权利金27090元,云天化合作社总共盈利32910元。从永安资本收益看,永安资本盈利27090元;进行期货对冲亏损15320元,支付交易手续费180元,共计亏损15500元。该期权试点项目中,永安资本共盈利11590元。

  而云天化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收益则采用“保底+提成”方式。合作社与农民约定每年以8000元/公顷的租金将土地租给合作社,租期15年,同时租金根据每年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同步调整,而玉米价格下跌时则租金不变。

  永安资本的这种模式,使得合作三方中的农民收益得到保障;而合作社在为农民收益提供担保的同时,通过购买期权有效将因玉米价格下跌导致的风险转移给永安资本;而永安资本利用专业能力将场内期货有效复制场外期权,从而对冲所承担的风险,达成三方共赢。

  新湖瑞丰的“易县模式”:二次点价+复制期权

  新湖瑞丰联合锦州义县当地收储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通过二次点价、两次结算模式,使得农户粮食实现价格托底销售,且有可能享有粮食价格上涨红利,而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复制场外期权的模式实现风险对冲。

  具体操作模式为:在玉米上市初期,农民将玉米按照保底价核算的价格出售给新湖瑞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若粮食价格上涨,则农民有权在某一天要求二次点价,新湖瑞丰在此基础上补清此阶段粮食价格上涨部分缺口;若粮食价格下跌,则农民仍享有保底价,此为“二次点价”。而新湖瑞丰通过卖出期货合约同时计算各种风险值,不断买入玉米期货合约平仓动态复制看涨期权以对冲风险。

  2. 场外期权买方模式

  目前国内市场中风险子公司作为场外期权买方的实例并不多见,因为这要求作为风险子公司服务对象的企业必须非常熟悉金融衍生品。

  南华资本曾作为场外期权买方与一家棉企进行合作。该企业具有现货背景,且本身对于金融衍生品有一定了解。该企业预测棉花价格在承做期间内将小幅上涨,与南华资本约定卖出1501合约的棉花看跌期权。企业作为期权卖方,向南华资本支付保证金。到期日时,标的价格高于执行价格,企业获得权利金收益50万元,这使得企业采购棉花的成本得以降低。

  3. 小结

  尽管当前场外期权在国内市场开始逐步展开,部分风险管理子公司也获得较好的收益,

  但其中潜在的问题也较多。比如场外期权的财税问题、场内期权的建立问题、风险管理子公司对于风险的管理问题等,都值得去深入研究并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