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报志愿 看“钱途”更要看前途

 sc009 2016-05-27

大学专业的“前途”与“钱途”?

填报志愿很重要,这点大家都知道,像“北上广”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专门的高考志愿咨询公司,收费不菲。一则,如果考生考了一个好成绩,但是填报的志愿过高没有被录取,那么就面临被调剂甚至无学可上的命运;二则,如果考生填报的志愿虽然被录取了,却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不但大学读来会很痛苦,而且也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发展,甚至造成一生的遗憾。

一些“研究公司”所给出的就业报告,也称得上是一份考生填报志愿指南,只不过以就业前景、收入状况作为衡量指标的,也就是说目前哪个专业会更有“钱途”。我们也毋庸讳言,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的前程。那么衡量一份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收入以及福利待遇的高低。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志愿不能只看“钱途”,还得看前途,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前途要远远比“钱途”更加重要。因为“钱途”可能只是一时的,而前途却可能是终生的。影响和决定一份职业有没有前途,则包括了考生的兴趣、特长、潜力等等,一旦具备了这些因素,考生就可能在未来如鱼得水,前途无限,而有了前途,自然也就不用愁“钱途”。

反过来说,过于看重某一专业的“钱途”而罔顾其他,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得到较为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从长期来看,未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还有一点不得不引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重视。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像当年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外贸以及翻译英语专业异常火爆,各个大学都纷纷开始英语专业,大量的学生也报考了这一专业,但是四年以后才发现,这方面的人才已经饱和,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容易。所以说,“钱途”确实很重要,因为我们先得依靠一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才能谈得上下一步的发展,但相比于“钱途”,前途无疑更加重要,如果大学生为了一时的“钱途”而放弃前途,那注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当我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了自己的前途所在,自然不愁“钱途”无量。

上大学的“回报率”?

今天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让关于上大学的“回报率”再次引起关注。就长远来看,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为知识正名> 大学生比居民工资涨得快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为市场正名> 市场需求决定待遇高低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市场对互联网开发师和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吸引优秀毕业生,企业多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此外,从事“银行信贷员”、“信贷经纪人”、“建筑师”等职业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学等专业毕业生,“吸金能力”突出。

为时间正名> 医药类毕业三年后经济改观

不过,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医药类职业,在毕业三年后将彻底摆脱排名靠后的情况。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平均为6155元,为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773元的1.6倍。

为专业正名> 黄牌专业也有“多金”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多金”职业的主要专业中不乏一些在就业蓝皮书中被列为“黄牌”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等。这反映出部分优势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毕业后薪资收入有优势。

毕业三年纯文科工资“落后”

在2011届本科薪资前十互联网开发师、网络设计师、日常主管,销售代表、信贷经纪人,无纯粹文科职业入围。工资最低初中教师、小学教师、文职人员排在了前三位。

(北京时间汇总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