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之堂跟诊日记——我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梁领

 感通天下 2016-05-27

甲午马年临别之际,也该写点东西出来总结一下了,即便没有实际性的大丰收,作为人生经历记录下来,以后回看也是一种不错的事情。

我的任之堂求学之旅也可以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故事要从12年冬说起,当时有幸浏览了一位网友转载的QQ空间日志,名字是以“任之堂夜话之强直性脊柱炎”为题的,因为一直对此病的研究、了解很感兴趣,就耐心的看完了,其中便是任之堂的师生讨论经过。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任之堂主人余老师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蜈蚣看似人的脊椎来用药以通督脉,而且蜈蚣搜风通络、散寒止痛之力甚强,因为强脊也是一种难治病,一般会迁延日久成痼疾,中医理论里讲“久病入络”。另一个是重用天南星来祛顽痰,考虑到“怪病多因痰作祟”等等多种独特的观点化简驭繁的来辩证用药。看了此日志有种豁然开朗的新奇感,感觉非常在理和赞同。再加上他们那种仿古的传统式师带徒教学方式和学生们积极上进而又融洽的学习氛围,让我瞬间心动起来,脑海不禁幻想起那些古代名医和近代一些国医大师们的学医生涯,真让人羡慕不已。随着时间流逝延长,我对任之堂这个名字也渐渐淡忘了。

第二年春天(2013年),工作清闲之余就上网关注了一下中医论坛,无意看到了一条“中医拜师”为题的帖子,便跟了进去,巧幸得到了一位热心网友(余元洲老师)的推荐,知道了任之堂,后来便加了余元洲老师为QQ好友,看到了他的签名栏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雄心壮志的儒家名言。说实在话,这名言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习到,也正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境界,因为此言从广义上理解也能对上医道,古人有云:“不做良相,便做良医”。正如小说《大中医》中所写“医道不仅能救命,也能救国;医之妙术,救人杀人,就看如何去用了;杀一恶人以换天下太平,也未尝不可”。当然,这只是剧情式的想像了。(不过当今社会有时违法不一定违背道德,有些违背道德的行为却反而是合法的;中国自古就有的伦理道德不知怎么渐失了?可能是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吧。)还有传统中医这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博大学问,能继承走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有待我们年青人发扬光大啊!

之后又通过网络、书籍了解了任之堂的种种信息和动态,也看到了任之堂网易博客上的“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一行字,自是感到这余老师肯定卓尔不凡。从此便动了心神,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那美好的学习场景和氛围:(上午接诊把脉、跟诊抄方、抓药认药,下午自由学习或爬山采药、认药,晚上听老师或前来交流的同道高手讲课);这些都是我向往已久的学习情景。

“人在曹营心在汉”,139月初终于从漫长的工作中煎熬度过了。和朝思暮想的任之堂见面是在一个下午,几十米外就弥漫着药房传来的飘香,进去诊所,看到学生们都进行着各自的忙碌,有的在学习,有的在抓药(上午没做完的),老师却不在诊所,问了周师傅(感觉他最显成熟并说着当地方言,肯定是药房的重要人物)说让我等到五六点钟老师可能会过来。于是就在药房耐心的等候了,我可不想错过半个机会,因为上午又怕打扰到老师看病。闻着这药房的药香味让人倍感亲切,还有那排列的井然有序的药柜和精致小巧显古典暗淡色的黄铜小称,这一切都是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的。记得以前每次经过医院中药房或中药店时总要多看几眼才不舍的离开。见到老师面试首先是背清静经和汤头歌诀;很惨,清静经却没背过(都怪以前心神不静,还没有背书的习惯),可能是汤头歌诀背过了,老师感觉我有点基础的原因就多给了我一次机会,限我三天时间背会。留下来还真费了些劲,因为自己以往背书都不行,再者说当今社会太令人浮躁,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背书?带着很大的压力才过了这一关。(心里老想:若是过不了,我又该何去何从?)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和各位师兄师姐们共同学习、交流了。从药房周师傅与何亮那了解老师的脉学理论和思想(记得当时总是懵懵懂懂的,很是着急,后来把老师的脉学讲课视频和培杰师兄们写的几本书结合起来学,心里才逐渐有了感觉);了解到了阿发和张凡的背书经历,对我起到的榜样性的带头作用,于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一天一篇的背完了道德经;下午时间经常跟随老师爬山采药,让我认识了好多种中药原植物。说到这采药,也是我最喜欢和向往的事了,只是一直没有机缘碰到师傅带,我给自己的编的QQ签名一直还是“同渊明脱俗世看淡红尘,仿时珍寻百草走遍天涯”,一直都有亲自背着药篓采药的梦想,我认为爬山采药是个很养生的活动,能够亲临大自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养眼疏肝的绿色,还能锻炼身体。这几个月里我认识了威灵仙、菟丝子、土茯苓、穿破石、茜草、海金沙藤、车前草、石菖蒲、松节、八月札、楮实树(子、叶)、白茅根、苎麻根、金荞麦、鸡矢藤、女贞子、艾叶、千里光、仙鹤草、昏鸡头,还有梧桐树等等。期间还来了一位会摄影的学生陈苏,他把这些中药原植物都拍得光彩艳丽、惟妙惟肖,欣赏起来甚是养眼。

以上很多药在老师和培杰师兄的书里都介绍过,就不再多说了。说一下梧桐树,很多古书里都说到“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因为桐树的种类太多,我一直没搞清楚真正的梧桐子有多大,梧桐树长什么样;有一次问到老师这个问题,老师就专门带我们去山上认识了梧桐树,其树干笔直挺立,树皮呈绿色而光滑,其子嫩时像豌豆一样呈绿色,(还可以炒着吃,记得我小时候还吃过),梧桐子干时如同蔓荆子的大小。

再说楮实树,其果(子)成熟时是红的,吃起来甜美柔软多汁,可治疗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有类似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我们药房也会采集备用。楮实叶的功效是我无意在网上查到的,它最好的功用就是止痒,像牛皮廯的瘙痒也可使用,很多医院的皮肤科都是这么用的,余元洲老师好像也是用此药给人治皮肤病很有底气。

一味昏鸡头,功同天麻钩藤饮,这在跟诊日记里也有写了,我要说的是另一特殊作用。有一次问到老师“三尸虫”的问题,老师就把萧道长的经验讲给了我们听:治三尸虫最好的药是贯众;贯众的种类很多,老师说一般的贯众都有杀虫的作用,就说起了用昏鸡头,又叫小贯众;后来上网查了下,却实有杀诸虫之效。以前从古代医案里看到过有些名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无从下药时,便认为是有虫在作祟,就在随脉、症的基础上加一些杀虫药而获效。其中有一个医案是清末某医家,治疗吸鸦片毒瘾发作,他把毒瘾发作比作是如虫行体内,因为毒瘾发作时是一种无以言喻的钻心难受,用了一些杀虫药配合甘甜、焦香之品作诱饵而获效,后至痊愈。

穿破石也在各书中多次讲到,且说一下穿破石根里长的肉虫吧(这是第二年和程腾飞聊过后的感想,算是后话前说了),腾飞一次跟老师采穿破石,挖断穿破石根时,断面的中心却是枯空的,并且见到了几条白色的肉虫正在里面蠕动,有些学生说这虫可以吃,有几位学生和腾飞便尝试着吃了起来,(我小时候也听家乡的人说过这种肉虫可以吃)后来腾飞还跟我说味道鲜嫩可口,感觉似有补身体之效。于是我便联想起了穿破石能破积块且带有补的作用,而这肉虫却能把穿破石都吃穿了,岂不更厉害?而且还吸走了穿破石的药效和营养;如此一分析,像征对那些肿瘤体质虚弱的病人不正适合吗;只可惜这肉虫像大海捞针一样难找啊!若真试验出此功效,那价值和价钱都堪比冬虫夏草啊!

女贞子这药在十堰可真是太多了,因为是四季常青,所以很多地方都用它作风景树。老师说城区里长的会有污染,就带我们去山上采;因为二至丸里就有女贞子,二至即夏至和冬至之意,女贞子是在冬至前后采的,我们这次采药时间也不例外。到了山上才知道这里的女贞子更是数不胜数,密密麻麻长成一串串的,从远处看像是山葡萄一样,每次采回它来总能给人大丰收的喜悦感。记得一则故事是:名医汪汝桂带着学生上山采药,借宿一寺庙,寺庙中有一老僧至百岁仍耳聪目明、精神焕发、步履矫健,便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中女贞树说,取女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汪汝桂回家后仔细琢磨了此药并配伍了墨旱莲做成丸药服用,半年后治好了自己的腰酸背痛、头目昏花、须发早白的病症,还改善了从小就虚弱的体质。后来这方传给了同乡好友汪昂,因为汪昂也对医学感兴趣,就以厚俸聘请汪汝桂写医书,并收录了此方,取名二至丸,这就是二至丸的来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不知不觉这半年时间就匆匆而去,告别2013迎来了2014。这一年我得到老师的认可住进了任之堂学生宿舍,这样就和各位学生走得更近了,更方便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今年最主要是想学习把脉,对于这个脉一直是处于懵懵懂懂之中。去年在培杰师兄那了解到跟诊日记4又把老师的脉学理论系统的整理了一遍,并作出相对应的用药,是一本各方面都较完整的书;医间道和跟诊日记4对我来说是学习老师医道体系最重要的书了。于是今年先是学习了跟4、中药学、中医诊断学,并背会了中药学的功效;然后便开始在前台接诊,与众师兄练习和探讨把脉经验,一段时间下来,手下渐渐找到了感觉,日子一天天的在潜移默化中度过;在此期间,很多不懂之处总是请教王蒋师兄而茅塞渐开(王蒋是我们学生中来任之堂时间最早、最长的,他掌握了老师的很多经验,我们都叫他大师兄)。暮然回首,我已经从搭着脉一头雾水到能说出病症一二的程度了;真是受益匪浅,甚是欣慰。

平奎师兄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收集了很多好的中医书籍、电子资料和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真可谓是“藏经阁”,他就像是少林扫地高僧一样平时虽然默默少言,但很多事都心知肚明。从他那总能找到我喜欢的书和资料,陆续间,我已经从他那找到了一些适合我自己书,并定为个人学习计划及目标(即深研经方)。(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