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纸砚——承载着宣城的千年文明

 君子养源 2016-05-27


她的千年文明被笔墨纸砚厚载于文,


她的儒雅之风被文人墨客吟唱成诗。


她从徽风古韵中走来,从青山绿水间走来。


从历史上的“上江人文之盛首”,


到今天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宣城,历经千载风华,写就人文传奇。


宣城,历史在宣纸上晕染……


宣纸的诞生这是一个古老的传奇。话说制纸神师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一心想造出一种绵延千年的纸张,能永久记住老师的风貌神韵。一日,他在皖南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流水经年冲刷,露出纤长而洁白的树干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从此,“轻似蝉冀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千年寿纸”诞生于安徽宣城泾县,名为“宣纸”。



薄薄一张宣纸,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宜书宜画,不腐不蛀。一纸长寿千年,文书典籍、书画精品,大多赖此千古留存。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要原料的宣纸,配以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蒸煮、打浆、水捞、贴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环节精制而成。历一年之久,集“水火相济、日月光华”之功,成就“一纸传奇”,并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




纸笔相生。据说中国古代最早、最好的毛笔,也诞生在宣城。


据《史记》载,秦代名将蒙恬南下伐楚,路过宣城,发现此地兔肥毫长,便以青竹为管,兔毛为毫,制作出毛笔。宣笔盛行于唐、宋,始为贡笔,更有诸葛氏、吕道人、汪伯立等一代制笔大师名闻天下。



“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徽墨也有一段佳话。


南唐时期,河北易水制墨世家奚氏,在皖南发展了奚氏墨品,得到了精于书画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厚爱,并以国姓李赐之。从此,中国的制墨中心就从易水迁到古徽州,并从歙县扩大到婺源、黟县、宣州等地,古徽州成为当时整个中国的“墨业之都”。清代时,徽墨四大家宣城占据其二。




砚与文字同兴。宣城的“宣石砚”在汉代就有所记载。


“宣石砚”中尤以墨玉为贵,在唐代已风靡全国,为当时名砚之一。李白七次到宣城,对“宣石砚”赞不绝口,并写下了“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的佳句。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赫赫有名的“宣石砚”却销声匿迹了数百年。但即使在歙砚与端砚、洮河砚、澄泥砚各领风骚的唐宋时期,宣城也一直是歙砚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地。




一一数来,文房四宝中的每一“宝”均与宣城有着深厚渊源。这是一段诗意的历史。

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千年不辍,谢朓、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等相继来此寓居,留下众多的人文遗迹和大量的歌咏诗赋。这一座因文房四宝而闻名的城市,又被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宣城人文胜迹遍布。

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敬亭山先后迎来300多位文人墨客,留下诸多名句绝唱,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诗山”;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江淹、江泽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地走出。





历数风流:自宋以来,“宣城梅”名人辈出,宋诗开山祖梅尧臣、明戏剧家梅鼎诈、清黄山画派巨匠梅清等,使得“宣城梅花遍地开”;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和小品文学家章衣萍使得宣城绩溪赢得“邑小士多”之美誉;元朝文坛泰斗贡师泰、清初诗坛大家施闰章、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等,在宣城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宣城文情诗意盎然。

早在1500年前,宣城就与文人诗辞相伴相生,其中翘楚当数谢脁与李白,还有他们留下的数百首佳辞丽句。



谢朓出守宣城,即被这里的青山秀水深深吸引。他以诗达意,“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以景寄情,“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冬日晚郡事隙》)宣城的山间风云、天空日月、园林竹树,皆在谢朓的诗中情韵悠悠、生机勃勃。



宣城山水的佳胜处,也被李白表现到了极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谢朓北楼》)纵情山水的李白,对宣城情有独钟,为宣城留下名句绝唱几十首之多。




李白与谢朓跨越时空,寄情宣城山水,杜牧、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诸多诗人也在皖南山水间流连忘返,吟诗作赋。如今留有记载的600多首诗词歌赋,让宣城的山山水水,凭添诗情画意,更显秀丽婉约。


这正是:“诗歌犹待江山助,江山还得诗歌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