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接头的制作至关重要, 很多HAM往往忽视一些小细节而导致联通信号不好。现在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接头制作方面的经验。 SL16-J接头(俗称M头)在通信领域使用相当广泛,市面上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焊接型的,一种是高档装接型的。很多老HAM非常热衷于使用老式焊接头,认为装接头和焊接头的作用一样,在降低成本的考虑之下没有必要使用价格稍贵一点的装接头。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两种接头的最大不同就是防潮性,直接决定电缆寿命的第一大天敌就是潮气,而最有可能进入潮气的地方就是电缆的两头,随着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老式焊接头已经逐步被淘汰。同时出于对馈线的保护,笔者还是建议大家使用高档装接型M头。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一下SL16-J-7装接型50-7电缆头的制作。
先用美工刀或者切线器将护套以及屏蔽网、发泡部分切除,切除的部分为16mm。这里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伤到内导体,刀要垂直于馈线环切。 我们接着来套热缩管。这里我建议大家使用双层热缩管,粗管选择直径为18mm的热缩管,细管选择直径14mm热缩管。使用双层热缩管的好处是防潮性能更好,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别忘了,我们要将螺母、上垫片、硅胶也一同套上。 使用美工刀或者切线器切除7mm护套外皮(特别注意,刀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切到屏蔽层),16mm和7mm都不是固定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微变化一下。 套下垫片后,外翻屏蔽网,如果低损耗馈线靠近发泡的最内层的铝箔为自粘铝箔 ,在做接头的时候这层铝箔不用外翻。如果您发现自粘铝箔内壁有点发蓝,那么恭喜您,这种铝箔的屏蔽效果要比普通铝箔好很多。 下面我们将屏蔽网压紧,这里可以用钳子平推进去,记住一定要将线压紧,内导体周围不能有屏蔽网,一根细小的屏蔽丝或者铝箔都有可能让馈线短路。实际制作时不管有没有残渣,都要用美工刀向外刮一刮,防止有短路的地方。需要说明的是,专业的通信工程用的接头都是按照工程馈线指标特殊定做的,所以外屏蔽网不需要压这么大,而平时HAM买的馈线和接头都来自不同地方,屏蔽网压紧后多出来一点没有关系,有助于更紧密的接触。笔者曾经用过好几个工厂出的接头,发现其中一家工厂的一批接头外壳与衬套根本接触不上,也就是说即便都是按照正常操作完成的,外网还是开路状态,这时候多出来的屏蔽网起了很大作用,否则就要返工了。 现在可以把需要焊接的芯线套上试一下,如果多了可以去掉一块,然后给芯线上锡,助焊剂推荐使用自制松香水。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正规工厂生产的馈线内导体上都有PE胶,主要作用是让内导体与发泡紧密粘在一起又防止内导体氧化,PE胶挂多了内导体有可能不好焊接,这时可以用美工刀轻轻的刮一下内导体,然后再用松香水上锡。上锡一定要薄而平整,否则可能上锡之后套不上内导体,万一真上多了也没关系,可以用整形锉或者美工刀横向平刮修整。 下一步把内导体焊接上,确定焊接牢固后,看看接头处是否圆滑,像我这样焊接水平不高的朋友可以用锉刀修整一下,修整后的接头光滑也漂亮些。安装上外壳,在这里我们会用到两把17号开口扳手。 两边接头都做完之后 就需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看是否有短路或者开路的现象。检查没有问题后就开始套热缩管了,笔者使用的是热风焊台,使用小风嘴,受热面积小且加热速度快,热缩的过程要从一头到另一头逐渐过渡,这样热缩后的效果才漂亮。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打火机或酒精灯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使用打火机或者酒精灯等明火热缩,速度和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否则热缩管会被烤化,甚至伤到馈线外表面。热缩18mm热缩管后,要稍微凉一下再套上14mm的热缩管,同时再热缩一遍,接头制作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