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致远xcz 2016-05-27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  释】

①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②春花秋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了:了结,完结。③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④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⑤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⑦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  文】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  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春花秋月”多比喻美好,作者却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的哀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以上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了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巨大反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作  者】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


诗和远方很近,

只与您相隔一指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