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区同建 四化同步 砥砺奋进全省百强镇

 bingrui_33 2016-05-28
韦源口镇党委书记  周国金
    
    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内赶大冶、外比瑞昌,砥砺奋进全省二十强”战略目标,在全县掀起了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潮。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发展定位,韦源口镇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实施“两区同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两区”即镇区和园区,“四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商贸物流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改进作风,砥砺奋进,力争实现镇域经济“两个倍增”(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实现倍增)、“三个大幅增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8000元以上)的目标,为擦亮我镇“进军全省百强镇,创建楚天明星镇,建设黄石卫星城”三张名片而努力奋斗!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韦源口镇产城一体化
   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五路一港、两站一楼”建设,东湖路、棋盘路、韦山路要建成通车,新港大道、海洲大道实现简易通车,排洪港完成主体工程,新港110KV变电站和自来水加压站实现竣工运行,韦源口还建楼完成一期配套工程和二期主体工程,三洲还建点完成主体工程;全力服务棋盘洲港区工程建设,配合市交投公司全面完成7、8、9#和3、4#码头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加快推进5、6#码头建设;三是要积极配合市交通局、市铁路投资公司加快推进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进港铁路、黄咸高速(东段)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贯彻市委传统型产业补链、成长型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建链的思路,比学大冶“大招大引”“招大引大”的招商思路,紧紧围绕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掌握的招商引资信息和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成立韦源口镇招商小分队,重点围绕华新水泥、新兴际华、泰华化工、中粮集团等建材、钢铁、化工、粮油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编制产业链延伸规划,努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建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征地1000亩(韦源口镇868)的上海宝钢项目已正式签订协议,征地拆迁全面启动。
   稳步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紧跟项目干”的指导方针,突出抓好华新(阳新)水泥等重点项目镇级领导挂点制,全力服务新兴际华现代钢铁物流园项目、中粮集团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上海宝钢120万吨彩镀板加工项目、美国ADM公司果糖加工项目、中广核分布式能源项目和棋盘洲物流园项目等落户项目,促进新引进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努力实现“零缝隙覆盖,零距离服务,零干扰支持”。
   实现产城一体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江经济带组团发展的战略构想,作为县域经济“三大主战场”之一、阳新县副中心城市,韦源口镇依托沿江交通区位和新港(物流)工业园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姿态,按照区域规划同城化、基础设施同城化、产业布局同城化等“同城化”发展规划格局,积极对接融入黄石经济发展圈,同时,以环大冶湖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竹溪洲村和沙湖村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建设者的身份而非旁观者的身份积极融入环大冶湖经济开发建设之中,全力打造一座滨江“镇级市”,为实现富池、韦源口、黄颡口等地整体联动、产城互动进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以控制性详规为蓝图,落实政府惠民工程,打造宜居秀美韦源口
   坚持依规而行。进一步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镇区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以环磁湖发展为标杆,实施环春湖开发工程和韦山环山路建设为重点,拉开集镇发展大框架,加快集镇新区开发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镇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增加到5-8万人,努力打造一座彰显水岸特殊的生态园林乡镇。
   落实政府惠民工程。以环大冶湖开发建设为契机,围绕湖北省“楚天杯”的创建目标,认真落实韦源口镇党委、政府在进军全省百强乡镇动员大会的“八件实事”(镇区自来水管网对接改造工程,新街延伸工程,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新老街下水道清淤工程,戏台街公路重修改造工程,促进创业带就业工程,部分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公立幼儿园建设工程),以保民生、强民生、惠民生的姿态建设韦源口。
   全力打造宜居秀美韦源口。围绕改善民生和创建“楚天明星镇”的奋斗目前,全面推进居民用电、用水、交通出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环境卫生、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等“四乱” 的常态化管理,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万民干部进万村洁万家等精神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园区和镇区的土地管理,加大控违执法工作力度,严格规范土地一级市场和建筑市场管理。建立健全集镇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不断改观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味,丰富城镇内涵,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宜居秀美韦源口。
   三、以第一产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强化螃蟹和油茶的第一产业主导地位。依靠大冶湖、海口湖、春湖良好的水域资源,充分利用“韦源口”地理标志商标,积极发挥养殖协会、水产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组织优势,精心培育韦源口大闸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全力促进黄石恒保生态产业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系统推进油茶种植、生态养殖、油茶生加工、衍生产品精加工和生态旅游开发滚动发展模式,扩大油茶、苗木、牲猪、家禽等农副产业发展规模,以“产业带动”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扶持两大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海口湖、大冶湖、春湖湖域为载体的鱼蟹、小龙虾、珍珠、莲藕等特色种养基地、东湖千亩油茶基地、金盆百亩稻谷种植等,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步伐,促进农村荒山、荒地、荒滩、荒湖“四荒”资源合理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5个生态农庄、20个家庭农场,全力打造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多元化。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抢抓鲤鱼海村列入全县涉农资金整合示范点的机遇,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互动共建方式,整村推进鲤鱼海村新农村建设。购买垃圾桶、垃圾车,修建垃圾池,大力开展村庄整洁工程。着力抓好金盆村和竹溪洲村2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全面提升新农村和美丽“韦源口”建设水平。
   促进第三产业大繁荣。围绕新港(物流)工业园将建成辐射鄂东赣北的物流中心这一发展定位,有意识加大商贸物流企业的推介力度,借助棋盘洲港口物流园项目、新兴际华钢铁物流园项目、中粮集团粮食物流园项目等物流项目的建设,构建物流水陆联运中心框架。依托韦源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冶湖、海口湖、韦山、干鱼山等丰富的山水资源,充分利用竹溪洲村飞地等集山水于一体的风景佳地,打造集休闲垂钓、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娱乐业。全面推广韦山八郎寺、罗于坵战国古墓群、革命纪念塔等人文圣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
   四、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突出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沿江码头、集贸市场、学校等重点行业(单位)的安全监管,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积极调处化解矛盾,促进“案结事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我镇各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及时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牢牢抓住“三查四术”这一基础工作。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创建3个标准化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基础药品的统一配送,加快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龄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统筹协调档案、科普等社会各项事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向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延伸。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落实好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大病救助等政策,不断扩大救助对象和范围。鼓励社会捐助、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大对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
   五、围绕建设精神高地,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成败。将根据县委、县政府“内赶大冶,外比瑞昌,砥砺奋进全省20强”动员会的精神,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着力构建镇村干部的精神高地,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坚定不移营造有所作为、善做善为、敢作敢为的良好氛围,旗帜鲜明地反对无所作为、消极作为、胡作非为的不良习气,使全镇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我镇奋力赶超、激情跨越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