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资行业创新发展会议在京召开

 知识分享zhsh 2016-05-28

5月26日,“中国农资行业创新发展会议”在北京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副局长龙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出席了会议。

杨建平在讲话中指出,农资行业历经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与发展,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化肥市场供应严重过剩,整体需求不振,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国际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他表示,要正确认识当前农资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形成原因,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农资企业要达成转型升级的共识,坚定发展信念。

杨建平指出,农资行业遇到的困难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质是传统体制造成的大量无效和低端供给,有效和中高端供应不足,需要从供给端入手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及服务创新,促进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农资行业要加快发展速度并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提供高效精准的配套农化服务;要参与农业产业链整体布局,为农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龙头企业要增强责任和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困境;要把握未来产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关注新兴的商业模式,重视和研究农资电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会上,中国农资流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了《推进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分析了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5大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针对全行业普遍关心的“互联网+农资”的发展趋势和2016年度中国化肥市场形势,来自阡陌科技、安信证券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信息部的有关专家发布了《互联网+农资的发展思考》、《大数据驱动农业金融新路径》、《2016年度中国化肥市场形势分析》等精彩报告。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磷酸二铵零售价格指数”和“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首发仪式。至此,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推出的中国化肥价格系列指数包含了4项批发类价格指数和3项零售类价格指数,该系列指数已逐渐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为企业经营者研判市场、为农民消费者适时采购肥料均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殿平在大会总结时指出,当前农资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政策优惠弱化、运营成本高企、市场需求多样化等多重压力,尚没有真正走上依靠技术创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道路,这些都影响着农资行业的创新发展。

他指出,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热门词汇,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不可避免地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关口,也必将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要求;与此同时,农资领域的新模式及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农资”越来越受到广大会员企业的关注,许多企业在此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他希望各个会员企业高度重视推进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要求,围绕农资行业的新需求和变化,及早布局,掌握先机,创新经营发展,为做好农资工作,推动企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做出新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