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沂“最”字头十条街的故事,你知道几个?

 东成西就7177 2016-05-28


临沂“最”字头的是十条街

分分钟让你

穿越到清朝,记忆回到过去,

了解这些街道背后的故事

来,一起看看吧~




临沂最洋派商业街

解放路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条路,解放路东起九曲沂河大桥,西至马场湖,这是临沂城纵贯东西的主干道,是这个城市的道路脊梁。这条路的最东端,原来是一个防洪水门,上面是一座桥,搭建在沂滨路(滨河大道的前身)上,上书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几个字。这个水门上面可以走人、通车。


在2002年九曲新沂河大桥拓宽工程中拆除。现在旧址上是滨河大道解放路立交桥。顺着解放路立交桥往西,会看见路北两棵银杏树,老人们曾经说过,罗炳辉将军曾经在这树下开过会。从人民医院过沂州路,到了沂蒙路,就是新华书店,顺着书店往西走,就是临沂最著名的一条购物街——解放路中段,这里商贾林立,一步一店。过了解放路中段,就是最初批发城的核心区域了。从批发城继续西行,过了蒙山大道,就是曾经被称为“小县城”的临西八路,那里因为有了国棉八厂和棉纺织厂而成为一个繁华社区。时光荏苒,繁华依旧,只是将原来的一个点成为了一条线——当年,从老车站到八路之间都是麦田,随着市场的发展,农田不再,城市初现。这个城市像摊煎饼一样向西拓展,已经到了马场湖,不知还会向西吗?



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解放路,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1948年,临沂城回到人民的手中,当时解放军是由九曲沂河老桥进入临沂城,为了纪念这个幸事,这条路被命名为“解放路”。



临沂最繁华的路

沂蒙路





这条路也是一条主干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小时候,经常来这条路,因为夏天的时候,这条路中间是看不见太阳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缝里,泻进来,被风吹过的夏天,怎一个爽字了得?


沂蒙路北起滨河大道,南到火车站,是中心城区的一条城市动脉。而在上个世纪末,沂蒙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使这条路成为了通衢大道的同时,也失去了遮天的绿色,从老四中到桃源超市,两边的梧桐一扫而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可能不知道百年之后的树人是何样了,但是看见了,十年之后,这些被砍去遮阳棚的路旁,树木依然不见起色地成长着,每到夏天,这条路是我最不愿意走的,不仅是太阳,还有柏油路面的蒸发,和自己内心的感叹。反观原来疏朗的银雀山路以南的沂蒙路,还有些绿色点缀,这也算福祸相依了。如果当时南面也如此繁华,是不是也多了些城市森林,少了些真正的树木呢?



沂蒙路,你是我的一个梦。如果沂蒙路是一个女人,我会这样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土。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和你现在花枝招展,和其他女性大同小异相比,我更爱你那时淳朴的容颜!”



临沂最美的夏景路

银雀山路





这是一条充满诗意名字的街道——虽然路上的建筑并不是那么有诗意。临沂有两座山,确切地说是两座小山丘——金雀山和银雀山。银雀山就在今天的红嫂广场对过,淹没在一些房地产中。在银雀山的北边,就是银雀山路。


这条路东起滨河大道,西至陶然路路,与解放路平行。这条路的最东段,是人民公园。从公园往西,就是临沂最好的中学——临沂一中,一中的对面就是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从烈士陵园继续西行,就是二小,二小的西邻是桃源大世界,对面是桃源超市。桃源超市西边,是展现大临沂形象的高楼大厦,林立栉比。再往西,就是一些小门头,小饭店,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这个城市的生机。殊不知,高楼大厦只是外在,看一个城市的活力,还是在这里。


银雀山路的最西段,是一个叫做“梨杭”的村子,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一个社区。以前来的时候,很多梨树、桃树在附近。现在,只有火柴盒一样的高楼,整齐而呆板地竖立着,看起来和其他的社区并无二致,可惜了这个有诗意的名字。




很多有诗意的名字下,在城市化的今天,总是名不副实的,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套用张爱玲的话:“路名是一袭华美的布,里面堆满了火柴盒。”比如梨杭,比如银雀山路……


其实,最打动临沂人的还是银雀山路上那些幸存下来的梧桐,为这个城市增添的勃勃生机,还有夏天经过时的带来的凉爽和惬意。这是在那些几车道的大马路上所没有的!



临沂最有历史意义的老路

官驿街




曾经,这是一条北走蒙山,南通苏杭,进出琅琊郡的咽喉要道。道上铺的是厚厚的石板,飞奔的快马在石板上踏出“嗒、嗒、嗒……”的声音。随着疾驰的快马,进出的是一道道公文密令。


因为,自明代以来,这条街就是一条官府迎来送往的重要驿道。这就是如今的官驿街。这条街非常短,东起八一路,西至新华二路,短短的路程中,有着太多的历史沉淀。可惜,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随着城市的变迁,曾经的驿道上再也见不到飞奔的快马了,曾经辉煌的驿站也早已消失。“馆驿”是古代朝廷为了让路上送公文的邮差休息方便,而设立的官方休息室,相当于今天的市委招待所。围绕着馆驿,有了很多生计。用今天的话说,拉动了好几点GDP!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这里还有很多商店,杂货铺。老人们说过,这里街上铺的是厚厚的石板,每块石板长1米多,宽四五十厘米。后来在修路的时候,不知所终。


日军占领了临沂城,在这里北边修筑了飞机场。1945年后,国民政府接收了飞机场,并扩大到今天的开阳路和临西一路。这里当时就是临沂城的最西边了。国共内战后,临沂城回到人民的手中,这里成了军用机场。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一如这条古老的街道,时光淹没了一切,没有一个古建筑证明他,除了这个路牌。



临沂最古老百年老街

沂州路




沂州路是临沂城的一条百年老街。以青龙河为界,以北称中山街,大体位于今临沂市展览馆向北至兰山路,长约650米,以南称南关街。在今沂州路与解放路交会处北,是过去临沂城的老南门,曰望淮门。


听沂州路上的一些老居民讲,过去沂州府衙门就设在中山街最北端,到清朝改成县衙门了,那时候沂州府衙门在原兰山区政府大院的那个广场上。”因为正对着沂州府,此路自明代起就被称做沂州路。沂州路自元朝开始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是临沂城的政治经济中心,上演了将近700年的繁华景象。李勇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沂州路上有各种杂货店,有的是楼房,有的是平房,鳞次栉比,店铺井然。设在中山街仁泰巷口的蒋仁泰杂货店,以经营纸张、糖茶为主,大宗批发零售,生意鼎盛时总资产约有百万银元之巨,在上海等地设有四处货栈,分店十余处,并和英国商人合营亚细亚煤油成纪公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沂州路上的“七女商店”和“老三店”十分有名。沂州路中段路西,是当时百货公司第一商店,因为有七个年轻的女营业员,所以大家都趣称这个商店为“七女商店”。在计划经济时代,到这里买紧俏物资是要凭票的。“老三店”,是“百货三店”的简称,位于沂州路与解放路交会处东南角,今临沂市人民医院高楼前面。在老南门里,展览馆对面还有一家红旗照相馆,平时生意很好,很多年轻人到这里来给自己美好的青春留下回忆。




随着临沂城的发展,曾经辉煌数百年的沂州路和城市中其他新建的道路相比显得狭窄起来,厚重的青石板被沥青路接班,风中猎猎的商旗被斑斓的霓虹灯代岗,店铺里算盘的敲击声,伙计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都逐渐远去。唯有历经风霜的街口老槐树在记录着点滴时光的演进,青石板上的岁月一去不复返。



临沂最有知识的老街

考棚街




考棚街,东接沂州路中段,西隔沂蒙路与洗砚池街相接,长约530米,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据《临沂县志》记载,考棚,又称考院,是科举时期考试生员的地方。


清朝初年,临沂没有考院,沂州府下属七个县的考生,都要到曲阜应试,“士子结伴走滋阳,有时霏霏冒雨雪,北风凛冽冻且僵”,还要跨越沂河、沭河两道天险,来往十分不便。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秋,适逢丰收,知府李希贤倡议捐建考院,他自己首先拿出一年的俸禄作为表率,各县的乡绅都积极响应,兰山县知事王垲十分高兴地承接这项重任,于是选择了知府衙门西颜家巷的空地,买了一些旧宅的砖瓦,建了考院。


清末翰林、大书法家庄陔兰即是在此考取童生。清末废除科举后,这座考院被改为学校,抗战时被毁坏,解放后在原址修建了临沂市京剧院,如今是临沂市影剧院。当年考生摩肩接踵的考院,只留下几张发黄的老照片和这条以它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考棚街。


1936年正月,临沂人王砥如和他的内弟何子平一起在现在的考棚街中段南侧创办了临沂城第一家电灯公司,安装了两套柴油发电机组,先安装上街灯,又为部分居民安装了电灯,于是临沂这座老城第一次迎来了夜晚的“光明”。



沿考棚街往东走,与沂州路相接的丁字路口处有一座二层阁楼,俗称“井神楼子”。李勇说,这座阁楼始建于明代,下层是砖石结构,上层是阁楼,因下层有一口井,故名井神楼。楼上原本供着关公,阁门两侧挂有庄陔兰写的对联:“马过五关思汉鼎,花开三月想桃园。”



临沂最热闹的老街

东岳庙街、八蜡庙街




位于兰山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中部。北起兰山路,西南向,穿过洗砚池街,向南止于解放路。长580米,南段宽24米,北段系老路,宽6米。


此街北端原有八蜡庙一座,系清康熙年间所建,1947年拆除,今为民宅。但习惯上仍称八蜡庙。1980年地名普查中,根据中央国务院“符合习惯”的地名命名原则,定为标准地名。按:八蜡,系古时腊月祭祀的名称,八蜡内容指: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1986年编订的《临沂市地名志》记载。


现在的东岳庙街与八蜡庙街实为一条街的两段,以兰山路为界,往北到滨河路被称为东岳庙街,往南到解放路被称为八蜡庙街。而据老西关人介绍,现在的这两条街是后来修建的,真正的东岳庙街和八蜡庙街不是这里。


过去涑河从水田往南流,在兰山路南拐了一个大弯后又往北流去,五孔桥就在涑河故道上。1957年发洪水后,政府为了泄洪方便,决定对涑河进行改道,取直涑河的这个弯。涑河改道后,涑河故道慢慢地被填平,五孔桥也被埋于地下,现在的华丰五孔桥农贸市场处便是五孔桥的旧址。过五孔桥沿兰山路往西不远处有两家旅店,路北为赵家店,路南为李家店,从两家旅店往北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两三米宽,直通东岳庙,这条小路就是东岳庙街。


东岳庙又称天齐庙、西压庙。过去当地人称之为“压庙前”,现在已经成为涑河河道。东岳庙很大,中间是大殿,后面有两排房子,左右还有东西廊坊;庙的大殿里供奉的是天齐老爷;庙前还有一个戏台子,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庙会,庙会一开就持续3天,周边的人都来赶庙会,烧香、看戏、赶集,好不热闹。东岳庙街平时行人很少,只有每年的庙会时才让它拥挤风光一下,而渐渐地,它也因庙而有了名字。


临沂解放后,东岳庙被拆除,现在的兰山区委党校就是东岳庙的旧址。庙虽然没了,但是东岳庙街这个名字却永远保存了下来。



八蜡庙原为两个院子,东面三间屋,是八蜡庙,老百姓习惯叫蚂蚱庙,供奉的是蚂蚱奶奶(古时常有蝗灾,农民供奉蚂蚱奶奶祈祷农业丰收);西面三间屋,是关帝庙。1946年,关帝庙也被拆除,已经成为民房。


上世纪90年代初,东岳庙桥以北的路段又拓宽建成。至此,现在的东岳庙街与八蜡庙街的雏形开始形成。但是那时这条道路并没有名字。后来,为方便记忆,人们便为该路取名。考虑到原东岳庙街和八蜡庙街已经不复存在,又因兰山路以北至滨河路之间的路段位于东岳庙东侧便称之为东岳庙路,兰山路以南至解放路之间的路段因北端有八蜡庙,故称之为八蜡庙街。八蜡庙也称蚂蚱庙,所以现在也有群众称该路段为蚂蚱庙街。



临沂最具书法气息的路

洗砚池街





洗砚池街西起临西一路,东止沂蒙路。工人文化宫以东为旧路,原名五贤祠街,以西系1983年开拓新路,统名“洗砚池街”。洗砚池,相传为晋书圣王羲之少时学书洗砚的地方,亦名泽笔池。清乾隆24年进行疏凿。其南旧有僧王庙,系清忠亲王僧格林沁与捻军作战战死后,清光绪23年沂州知府锡良建议于广生宫后楼西隙地建起的。


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中穿梭,

从路到街,从街到巷,大大小小、

宽宽窄窄、新新旧旧、曲曲直直的街巷,

讲述了临沂城的过去和现在,

甚至预示着临沂的未来。

在街巷里徜徉,

让人忍不住回想起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

一段段往事就像尘埃一样累积,

等待后人拭去,

重新找到它们存在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