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绘画风格的摄影艺术

 zzm1008图书馆 2016-05-28

浅议绘画风格的摄影艺术

作者:原创论文网 时间:2010-03-03 14:53 加入收藏

 

    1893年,法国画家达盖尔①在画室创作时,不慎将化学液体洒落在版画所用的版上。不久,他意外地发现在版上呈现出画室角落的影像,从而人类最早的摄影术诞生。达盖尔的发现解决了银板照相法的记录方法,开启了银盐摄影记录的先河,这在人类绘画史中也有详实的记载。由于摄影成像的技术逐渐成熟而得到了普及,成为当时人物肖像画和出版物插画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段。即使绘画是图像主要的表现形式,却只是一种传统手工图像的描绘,当绘画技术遭遇到摄影术的冲击,于是引起了许多画家们极度的恐慌和焦虑。
    绘画即造型艺术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运用线条、明暗和色彩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与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视觉形象,传达审美的艺术感受。由于摄影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是集文学、美学、物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在现代艺术领域里,摄影与绘画有着许多相似性,绘画风格必然会影响当代摄影艺术的创作方式。原本摄影是通过使用相机设备来进行影像记录,光线和影调等构成特有的摄影艺术形式。凭借着记录事物表象与变化的特点,摄影体裁包括了纪实摄影、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等。就摄影风的分类,大致又包括绘画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写实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等风格流派。
    流行于20世纪初绘画主义摄影②的表达方式最为接近现代绘画的语境,摄影风格以唯美的画面语言,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和“诗情画意”的境界。绘画主义摄影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仿画阶段、优雅阶段与画意阶段。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因此初期的摄影表达从机械地摹写对象转变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
    深受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印象派摄影③流派终于诞生,其艺术主张“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提倡“软调”摄影风格恰好与印象画派表现形式相吻合。摄影家运用软焦点镜头进行拍摄,采用布纹纸进行冲印,追求一种朦胧的绘画效果。这类风格的作品看起来不像摄影,作品的色彩感觉与绘画表达十分相似。展览结束之后,许多评论家和艺术家达成共识:“如果没有架上绘画,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摄影艺术。”
    摄影的出现,并没有阻碍架上绘画的发展,反而提供绘画更多的表现领域。近些年来,摄影作为创造视觉对象的一种普遍手段。就绘画创作而言,艺术家事先运用摄影手段收集一些相关的图像资料,再根据创作需要获取图像信息来进行绘画创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图像转向”的问题。现代艺术启示了我们,图像是可以直接介入绘画创作领域中,将各种摄影的表现形式与绘画手法并置起来,也就意味着图像时代的绘画艺术来临。
    著名画家张晓刚④的绘画图式与影像有着鲜明的共性,油画系列作品《大家庭》依据纪实摄影的形象,将褪色而又陈旧的家庭合影成为笔下描绘主题,真实地再现出过去一代人共同的现实命运。画家借助照片的手段进行绘画创作,成功地塑造出人性对生活遭遇的现实与迟钝。作品《白胖子》是画家刘小东⑤的早期代表作,一位赤裸上身的白胖小子,呆滞地站在雪地里。整个画面较荒诞的情景构成画家对日常生活中普形象的敏感与关注。对于平淡出奇的摄影图片加以绘画语言的再次描述,在主观情感上将真实世界的对象与观察者的距离拉得更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