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1】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贰)观人经

 道可道灬國 2016-05-28

【原文】
我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译文】
人的本真面目来自于性情。而关于性情的道理,却微妙玄奥,如不具备圣人的洞察力,那么谁又能探究得清楚呢?

【事典】
勾践隐忍雪国耻
春秋时,吴越两国是世仇。吴国强大,越国弱小,可越王勾践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率兵攻打吴国,结果大败。吴国乘势占领了越国,越国的存亡到了紧要关头。
勾践听从了大夫范蠡的劝说,派人到吴国求降,并答应亲自到吴国做奴仆,服侍吴王。吴国的相国伍子胥对吴王夫差说:
“大王不要答应。我们正好借这个时机灭掉越国,把越国并入吴国。”
于是夫差拒绝了勾践求降的请求。
勾践听了,非常绝望,就想和吴国拼死一战。大夫文种说:
“臣听说,吴国的太宰伯嚭为人贪婪,我们可以请他向吴王通融。”
文种于是带着珠宝美女去见伯嚭,果然打动了他。伯嚭帮助文种说服了吴王,同意接受越国投降。
按照约定,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等人到吴国去当奴仆。夫差故意羞辱勾践,把他关在石屋里,要他在吴国的先王阖闾的坟前守坟喂马。勾践对吴王服服帖帖,每天尽心尽力地干着粗活,表示对吴国的臣服。吴王上马下马,他都要跪在地上,给吴王当马镫。
一次,吴王生了病,勾践十分忧虑,他亲自尝了尝吴王的粪便,表示对吴王的关心。吴王很感动,以为勾践是真心臣服了。
文种在越国留守,不断地派人给伯嚭行贿,伯嚭于是不断地在吴王面前为勾践说话。三年过去了,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极力反对,放越王一行人回国。
越国经过这场失败,已经是百业凋敝了。勾践知道,要报仇雪耻,没有强大的国力根本不行。于是他采用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国策,减轻税赋,要百姓在耕种之余养蚕、织布。为了增加人口,他还鼓励百姓生育,生了男孩,奖励酒一壶、狗一只;生了女孩,奖励酒一壶、猪一头。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育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育两个。
勾践和百姓一道在田间耕种,夫人也在家里养蚕织布。为了让自己不忘报仇雪耻,他每天都睡在柴草上面,还在屋子里挂了个苦胆,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尝尝,以此来激励自己。
他又同诸侯国广泛结交,暗中抗衡吴国。
过了几年,吴王夫差要去讨伐齐国,伍子胥却表示反对:
“我们的心腹之患是越国而不是齐国。我听人报告,勾践每顿饭从来不吃两样好菜,他这是在和百姓同甘共苦,目的就是要向我们吴国报仇!”
“相国过虑了。”夫差不以为然,“在寡人看来,勾践已经是真心臣服了。就算他不服,以吴国的强大,他又能怎样呢?相国不必整天疑神疑鬼的。”
于是夫差挥兵北上,大胜而归。胜利使吴王变得飘飘然,他对伍子胥的一味忠谏也开始反感起来。
为了探明吴王是不是真的对越国放松了警惕,文种就故意到吴国去借粮。伍子胥主张不借,夫差却说:
“越国是我们吴国的属国,他们有了困难,我们能不管吗?”
伍子胥非常生气,大声说:“大王不听我的忠告,用不了三年,吴国一定会变成一片废墟!”
文种又通过伯嚭离间夫差和伍子胥。伯嚭向吴王告发伍子胥暗中勾结齐国,夫差就将一把剑送给伍相国,让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
“只请把我的头挂在城门上,我死了也要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入吴国!”
勾践听到消息,就问范蠡:
“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吧?”
“不行,”范蠡说,“伍子胥虽然死了,但吴国还很强大。我们还要等等。”
第二年春天,吴王到黄池会合诸侯,带去了精锐部队,只留下太子和老弱残兵守在吴国。这时,勾践又问范蠡:
“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吧?”
范蠡说:
“现在机会成熟了。大王下令发兵吧。”
于是,越王派出水军和陆军进攻吴国,杀死了吴国的太子。又过了几年,越国的军队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拔出剑来,用衣襟遮住自己的脸说:
“我死不足惜,就是没有脸面去见伍相国啊!”
于是,夫差自杀而死。越国雪了国耻,从此威名大振,称霸中原,成为春秋的霸主之一。

【人物】
越王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是越王允常的儿子。相传他是大禹的后裔。夏后帝少康的庶子被封在会稽,负责对大禹的祭祀。到了他这里已是二十几代了。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战斗中受伤死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发誓报仇。勾践没有听从大夫范蠡的劝告,主动进攻吴国,结果大败。为了东山再起,勾践退守会稽山,采用范蠡的计谋,向吴国称臣乞和。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入吴国。此后又经过几年的战争,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又向北进军,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邪,与齐、晋诸侯会盟,成就了霸业。
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阖闾与越国作战时受伤而死,夫差即位,立誓为父王报仇,大败越军于夫椒,越王勾践率国投降。他为了实现称霸的野心,北进打败了齐国。当他在黄池会盟诸侯时,越王勾践乘虚攻入吴国都城。后夫差因亡国自杀。

【释评】
知人也难。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人心总是变化着的,也总会用假象来掩盖真实,往往是真假难分,虚实莫辨,稍一疏忽,就会铸成大错。
夫差就是这样。他本来有雄才大略,不杀勾践,允许他投降,也算得上是仁义。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劲、更为狡猾的敌手,而他又过于主观,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不但自己丢了命,还让吴国也跟着灭亡了。
一开始,勾践的“功课”也确实做得很足。他对吴王百般依顺,甚至在吴王生病时还要尝他的粪便,表示对其病情的关切。这些“糖衣炮弹”的确让人难以抵挡。但放勾践回国后,吴王如果不放松警惕,勾践仍然难以有所作为。比方说,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国力,训练军队,如果吴王稍加考察,或听从伍相国的话,就会把这些消灭在萌芽之中,历史也将会是另外的样子。
吴王实在是太过自信了。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化力量,认为他真的会使一个战败的国君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他也过于相信自己军队的威力,认为小小的越国翻不了天,但结果天真的翻了,而且还是小小的越国弄翻的。
勾践做得实在是漂亮。在自然界也常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动物在强大的敌手面前会装死,骗了对手之后,趁其不备,就逃之夭夭。但勾践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逃命,而是趁其不备,给予对手致命的一击。
这个教训对于吴王来说确实太大,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吴王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亡国的代价告诉后人,了解别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和敌人——是多么的重要,不要主观臆断,更不要轻易受到假象和谎言的蒙骗。


---------------------------------------------

智慧熊图书|读书小贴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