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通空调现场专业管理之施工图

 njzyf 2016-05-28

施工图的重要性:一个建筑工程从无到有这一过程相关的人之多,有时候是难以想象的,由形成意向\决策\融资\组建工程部\形成图纸施工招标\施工进行\验收\评级\交业主等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每个过程对不同的人来说份量都不同,有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份量.就如形成图纸的过程中对设计师来说施工质量基本不管的,即是是做砸了他们也是无所谓的,相反即是工程设计的是狗屁但是对于施工单位的人员来说关系也不是太大,关键是把做的符合规范要求就可以了,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进行风险转嫁和风险分散,风险最小收获最大长袖善舞的人物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他们通过各种低成本的手法来达到让你吃惊的利润,在项目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才,可以说不论是哪个环节都有这样的高手存在.正是由于这样的高手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的利益关系十分的复杂,往往一个决策看似有用,但是在高手的太极八卦掌的作用下消失于无形.


在工程部形成之后施工图则形成了所有的中心,施工图的形成也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各方意愿的反映.但是由于国人中甲方一般不是专业人士,使得施工图的中心让位给设计师了,在设计形成蓝图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供应商,甲方关系人士,承建方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设计师的工作应该是利益加专业知识的合成体,所以有时看到图纸有很大不合理的地方不要去怪设计师的专业知识不好.比如武汉市有个工程(为了保密名称就不说了)设计为冰蓄冷当时设计师本人与关系厂家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在计算冷量的时候正好处在关系厂家产品的最优范围,时常上其它同类产品的冷量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这样对这家中标的过程形成了很好的基础.等等这样的事情在项目中是很多的.施工图形成以后前期的斗争就基本结束了,但是新的斗争又开始了,招投标过程中的斗争和策略一直是业界的焦点,其中的权钱权色交换,知识与金钱的交换,各种天花乱坠的承诺尤其频繁.在这过程中所有重要的不重要的东西都变了样变了形,当然这时旁观者的体会,但是对具体的操作人员来讲,上面这些种种都是前期工作,也是风起云涌的时期,工程的人员安排随时都可能有变化,所以在工程开工之前相关人士都战斗多时了,该形成的联盟已经形成了,我们进去看似先头部队其实战斗已近尾声了,当然那些先头部队在工程开始以后就开始休息了,当然偶尔也来考察一下现场的情况,体会一下另外一片天空,其中的战斗的激烈程度也丝毫不比先头部队的差,只是少了一些正面的交锋,少了一些血腥味.


在后期的战斗中都是针对施工图上点点滴滴的斗争,也就是说在工程中没有什么是准确的和不准确的,一切都是人在其中起作用,正确的因果关系是由人的作用来实现的,如果不从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很多事情都让人看不明白.我见过一个国家级别的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报价表其中的工程量与图纸相差十分远,图纸上有的工程量清单上没有,图纸上没有的工程量清单上反而有,并且数量相差甚远,单价和市场价格总是不一样,有时清单中100元的东西在市场上需要1万元才能买到等等这样的事情很多.如果从专业的角度说这时何等的混乱,但是这样的东西还是能够中标,这只能说其中运行的是另外一套因果关系,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不明白谁在主导因果关系的规律,那是要吃亏的并且是那种吃亏不讨好的吃亏,当然如果你知道还是当作不知道那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比如又一个关系户的施工质量十分的差,并且没有办法做好的趋势,但是你还是一视同仁的处理.当然这里面我们也不明白多少是他们故意设置的多少是他们的粗心大意.不过一般是高单价*低工程量=低总价的形式在运作的,以这种形式中标后组建项目部,开始进行分包单位供应商的选择,他们都根据他们的方式来确定价格以及其它的关系,施工方根据施工图来施工.结算的时候大致来说也和施工图没有多大的差别,总之施工图是各类人员斗争的场所,由此派生的东西相当的多.一下从现场管理人员的角度来分析施工图的作用.


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我们是项目中最基层的人.对施工图的分析主要是从施工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由于一般稍大的工程的暖通专业的图纸多达上百张,如何在这上百张图之中理出头绪来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和做很多事情一样必须列出计划,有计划的坚决执行计划的事情.


对于施工现场人员在分析图纸的时候主要从技术的层面来分析:专业技术与空间元素的结合体,对于专业技术的关注主要是在正确与错误的层面,而不是对大是大非问题的分析上,对于施工管理人员的第一人物就是阅读施工图时提取形成自己因果关系的知识元素,也就是说不同的技术专业人士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形成的因果关系也不一样,可以试想一下工程造价员和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所取的元素相同吗?所关心的问题一样吗?这时不可能的.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施工图就是技术元素和空间元素的结合体.所以我们在阅读施工图的时候也要从这两方面来入手.


空调通风专业的技术元素包罗万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看:1)是否满足技术元素的要求,2)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分开来说就是三点:要求功能改良,对于一个地方需要达到什么要求这应该是业主方面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基本上是设计师说了算,这也是业主知识贫乏的表现之一.例子:有一工程已经到了装饰吊顶的阶段了,业主要求在一超过2000平方的大空间上做一个单个大于200平方的房间作为视听房间,这种看是无关紧要的改动其实是非常麻烦的,这里面就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房间防排烟的问题.<上海市防排烟技术规程>>规定大于100平方的单个房间需要设置排烟系统.后来又要重新采购排烟风机等等相关的东西.其实如果开始就知道需要小房间可以直接在系统上增加一风口就可以了.有很多的设计师由于现场经验的问题,有时候会犯下很多的错误.例如,使各种功能达不到要求,这时我们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很多现场管理人员人为这不关自己的事情,即是后来做的不好也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态度是不敢沟通的,当然我们做青包工就无所谓了)专业技术面可以分为一下方面:


各种规范要求


A: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B:施工安装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东西:1材料设备2工序情况不同的人做相同的施工图,所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对施工图形成冲击,但是对以后的施工管理有很大的帮组.


专业知识,这方面不是几本规范就可以了事的.它包括对系统的分析,对整个系统的评价等等都是相关的,这时需要认真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开设这个专业的原因,这样的知识基础能够让人更加灵活的理解规范的内容,比如:设计规范中为什么要推荐设置自动平衡阀等等,另外专业知识也是同设计师沟通的基本工具,有时候现场管理人员就连什么是阻力都不知道这样不能期望能和设计师商量相关的事情,我们也不能总是指望用糖衣炮弹来做事情.实际上专业知识是具有相当的丰富性的.如果仔细看一下专业方面的书籍就会发现在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元素都是有相当激烈的争议的.


从空调负荷计算配设管道的大小设备的选择阀门的设置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都是公说公有理,例如:有一工程的变配电房内有两台变压器为一用一备,在设计的时候采用的是换气次数得出的风量,但是这个换气次数的次数只是推荐次数,不一定符合本工程的要求,通过发热量的计算得知,风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只好增设空调的办法,这是对负荷不明确所致,很多的设计师喜欢使用推荐值,但是又对推荐值没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因为推荐值一般都是一个范围的,如何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值,成为了关键.比如排风量的选择一般都会又一个换气次数的范围,这样如何来确定呢.一般来说只要你的值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人会说话的,即是你选择的这个值不好,因为你的值不是不正确只是不是最优的方案,如果施工单位的人提出来的话,你则可能说他挑你的刺.比如在经常会又水的地方换气次数选大一点,风量太小的时候换气次数大一点也没什么。


在对冷负荷的计算中设计师十分喜欢使用指标法,当然在此不是来评说指标法的是非功过,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负荷的计算对整个工程的成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如果负荷计算的不当有时会让成本成倍的往上翻,而有时则让工程达不到效果,特别是现在新型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让指标法作出的施工图更加不考普了,当然负荷计算对技术经验和耐性都是一个强大的考验:对于人员数量灯光设备发热量同时使用系数等等的确定都是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且不同的空调方式对计算空调负荷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室外环境的变化等等也让负荷计算变得难以行得通,这也是很多设计师使用负荷指标的原因,谁知道自己辛辛苦苦计算出来的东西靠不靠普啊,有时自己计算出来的东西还会参考指标来乘以相应的系数(此系数当然是主观的)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自己计算的要比推荐的小很多,这时一般的设计师都会往大的靠,也就是谁大听谁的,这样的后果就是现在通过计算后的成本比没有计算的成还要大了,这也让设计强制性条文变了味道了.另外很多的设计师都只考虑:换气次数冷量大小分布均匀但是对于相对湿度都处于一个三不管地区.湿度太高会使地毯湿润,汗气不亦散发,产生味道,不能产生凉爽的官觉.湿度太低房间容易起尘,特别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的增加使得更加容易产生静电,吊顶容易开裂等等。


一般来讲风量冷量除湿能力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有时不能相互间故,这使室内设备的选择加大了很大的难度,从设备的角度来讲除湿能力也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有时这种问题会让人走入另外一片天空,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因果关系在哪里不能坠入太多的因果关系中去.由于本人是本专业出来的所以对专业本身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负荷计算确定以后就是配管的问题,不论风管还是水管都是关系到大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推荐值的天下,一般的设计师都是都不知道这个推荐值是从什么角度得来的.总之在绘制暖通施工图的过程中是充满了推荐值,正是这样的原因,很少有人去分析其设计是否有专业的合理性,当然很多的设计师对概念方案设计是比较重视:如何分区如何控制等等,其实这也是设计师的主要工作.记得有一次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出图,设计师说:施工单位自己出了后他签字就好了,我表示我们不会制图,如果可以使用铅笔的话还是可以的,设计师表明我们施工单位太水了,国外的施工单位施工图都要话呢,我问:那设计单位干什么.概念方案设计这时设计师作出的回答.这也说明在所有工作中概念方案设计才关键,不过可惜的是现在的房子都差不多的,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分区方式冷热源控制方式也就那么几种所以设计师的工作就变的十分的无聊了,如果他们再不去关注基本的计算的话,那就太不象话了.对于方案设计施工单位一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因为如果有意见设计院也不会去改,除非去进行有目的的攻关,例如:有一工地大金空调公司就采取各种办法把原来的水冷空调改成了VRV的空调方式,其理由当然是各方都满意的节约运行成本,究竟节不节约那谁也不知道.当然懂得了专业的技术并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工程来,因为它涉及了很多的东西:


1正压风口的高度不利于操作(当对于操作平台)


一般情况下正压风口都设计成常闭式送风口,其有手动开启关闭的功能,这种风口在消防联动的过程中是由电动打开的,但是还是需要人工手动关闭,有时图纸设计时候不怎考虑其高度的问题,只是随便人为只要满足<高规>>要求的可以了,有时设置的都超过了3m高,这样十分的不利于操作,建议其操作的机构在1.2~1.5m之间.对于本身的尺寸就比较大的风口还需要在风口制作的方面下功夫.在一个工程中安装了一个1000*2000的正压风口,如果把执行机构设在一米的边上,那么不论如何低也不能达到安装高度的要求.这时只有把执行机构设这2米的边长上,这个更改必须在很早的时候就确定下来不然在预留洞口会出问题.或者材料买来以后才发现也很麻烦.


2正压送风口百叶不美观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正压送风口都是使用百叶作为外罩,由于百叶自身的缺点(叶片宽度小硬度不够)使风口安装后十分的难看.并且对于一些大一点的风口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在我现在所经历的所有工程中没有一个看起来好看的,当然在其它的工程中也看到过很美观的正压风口.不过看起来加个不菲.


3风管尺寸太小


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风管尺寸的时候十分的吝啬风管的尺寸,当然这也不是他们舍不得那些风管的材料,他们才不管呢,他们只是从风速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小的风管从美观功能强度等等各各方面都不是十分的理想,另外从实际的阻力的角度来看一般是达不到要求的,另外对于书本上的阻力系数,我们需要在实际的工程中掂量着来看,所以对于分支风管建议加大风管尺寸另外加设调节阀,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自动调节阀.不要为了如此费用而费神.我还见过很多设计师使用120*120口径的风管.简直就是无语.不过这种情况很少有设计师会采纳这种意见.我想如果风管里面如果有一只老鼠,整个风管就没用了,对于实际情况来说面积是讲百分率的.


4风机前后的风管最好使用中变,以防止帆布吹响.


这里首先称述一个现象:风机前后的帆布软接在风机工作时候的状态:当风机运行的时候风机出口的帆布是会鼓起的,这时由于此处的静压高于大气压力所致,当风机运行的时候分机出口的帆布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情况很难理解但是现实的工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风机运行的时候帆布会两遍的摆动,产生响声,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经过检查一般是风机前后的风管不是中变风吹出来的时候帆布两遍受力不均所致,另外风管处的漩涡可能也有影像.因理论知识不够所以无法清晰的解释出来.当然有时后中变在工程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所以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按照施工单位认真审查过的图纸施工.


5大风口最好不要使用单层百叶


设计师有时由于现场的经验不足,有时也不了解现在市场上风口的质量,其实现在市场一般厂家的风口,并没有如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玄乎,比如:双层百叶教科书上论述第二层百叶可以用来调节风量的大小,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谁如此的做呢,即是做了也只能增加噪声而已,不使用单层百叶的主要原因是不美观,由于单层百叶的遮光效果不好,这样安装在吊顶上的后,吊顶上的东西看的特别的明显,特别是现在很多的灯都是做成镶嵌式.吊顶上面都是很亮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小的风管可以用,但是稍大一点的最好是使用双层百叶来代替,需要调节风量的地方可以使用双层百叶加风量调节阀.


6吊装风机如果选用固定式安装可保证风机运转时不会晃动


现在一般的工程中设计的风机设备的安装方式有两种:落地式和吊装式,其中吊装式的风机一般是吊式减震加圆钢风机前后用帆布软接来连接这样整个风机根本就没有固定,当风机启动的时候,风机会大幅度的晃动,使吊杆歪斜减震装置根本就不是处于垂直的状态,并且在启动到正常运转的过程中风机忽然往后退,这样很可能把帆布拉断,如果是明装的情况下,视觉上就让人感觉不安全.所以在宜使用吊装固定式加落地式减振器可保安全.


7风口不宜太靠近风管顶部


对于这一点其实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很多的设计师有时喜欢卖弄,把定位尺寸标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用处,完全可以定义为浪费资源,风管的末端一般都要设置风管指甲,并且支架同风口外边的间距规定不能少于200mm,所以在风口的外延处必须有大于300mm的空间余地.


8风机等传动设备在非专用房间内标高不宜太低


对于这一点主要是从安全和噪声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如果正好头顶上有一震动设备再运转,我想没有人会有安全感,如果正好使用的是吊式减震装置那就更加完蛋了.一般地下室的排风系统的风机是明装的如果采用吊装时要特别注意了,因为一般地下室的层高都不怎么理想,特别是停车库什么的.


9地下室明装风口的最低标高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这一点明显有点无奈之举,咱们的设计师们有时都是看着平面图设计的,说实在话暖通设计师是否理解了建筑师的图纸还有待考察.他们一般只是对二维的东西有反应,时常是摆上一句贴楼板吊装就完事了,其实即是是贴了也不能满足要求啊.本人见到一个车库,排风口的高度不到1.7m,地下室车库的最低高度是有规定要求的.


10风机务必设置减震和软接以保证试车和试运转的使用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6.3-1条提出的:送风机排烟风机宜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但是不应设置减震装置,这一条本人是不认同的,其实这一条我还和建工集团的几个质量科的人讨论过其正确性.但是还是认为此条不妥.


11通风机房内的风机前后的风管必须满足风机的气流特性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很多的专业设计师他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以前遇到过一个曾经写过规范的设计师,可是她的图纸上画的还有很多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这也说明了做和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风机前后的风管如不正确的设置对风机的性能是有很大影响的,这是有科学数据作为根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性能还包括风量的变化噪声的失常震动加剧,等等问题的出现有时让人难以琢磨.当然有时候地方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样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有考虑.


12风井内的出/吸风管必须设置弯头且加设防虫网格.


这一条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设计师不是忘了弯头就是把防虫网忘掉了,忘了弯头可能还认为直接插入管井这样即卫生又方便,一般来讲风井的宽度都不是很大,这样在吸/进气处的气流组织不好,不是系统的风量减少就是噪声太大.对于设置防虫网格是为了防止室外的垃圾小动物通过外墙百叶进入风管系统.当然现在的空气越来越不好了,即是看似卫生的空气运行一段时间后那风管里面是相当脏的,不管是送风还是空调新风,我们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对于一般的送风很少又设计师考虑加设过滤网.实际上我的想法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变化,以前我认为空调工程太贵了,就连一个风阀什么的我都想给它省略调,现在我不这么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其实我们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很少的钱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加完美了.


13风机室外出/进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6m/s


特别对于一些上人的屋面,如果风速太大噪声很大,并且人也没有安全感


14弯头附近不要设置风口


这里明确一个认识:必须保证设计要求。其实这是一个很明了的事情,可是很多工程都达不到要求,这里我说的不是各种各样的施工细法上的东西,风口安装的不漂亮没有安装牢固那是另外一回事,很多空调工程到了竣工的时候基本不用测试风量冷量的,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样导致了很多的设备部件都处于摆设状态,比如吊顶上的风阀,从来就没有调节过,很多水管中的平衡阀都使用做闸阀截止阀使用,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很多工人形成了一个想法:就是那样好了。他们的概念就是有风的好了,其他他们也没有办法。这也是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图纸的原因,正如:弯头处的风口一样,不论是排风还是送风此处的风量是完全达不到要求的。这一点设计人员可能不怎么注意,有时为了等距离设置就把风口设置在弯头处。所以要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美观这是先决条件。


15空调器的室外机的位置需放在通风的地方


说实话现在的暖通设计师(我见过的)在整体性的概念设计上水平不怎么样,虽然这时从工程的过程中才发现的,但是这应该是设计师的事情,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让人有一种往图纸上堆东西的感觉,只要这东西有用,能放进去就可以了,其相互影像如何是不怎么考虑的,此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工程的VRV室外机直接放在排风口前面,不知道是不是考虑给它散热呢?不知道冬天怎么办。还有很多相似的问题:噪声美观舒适性啊等等。当然这和施工单位没什么关系,只是业主有时候会问起这个事情,我们也只能说:设计师这样设计的。


16不宜使用太小的风口


这和上一条有同样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风口的大小的时候考虑的是风速,也就是风速这样一个参数。其实如果设计师去实际的现场看看100×100等等这样小的袖珍风口有什么想法。如此小的风口不论从效果还是美观上来说都有问题,有时一个三四十平方的房间做一个这大排风口,难道取消了就有什么问题了,新风就进不来了,我看现在中国的门窗的密封程度还不至于如此。或者在此处把风口作大一些,风管大一些,就有人说你不懂了吗?说明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往往变成了一根筋。当然这里没有小看的意思。我也作我一段时间的设计师困难是很多的,就我连连续对着电脑都受不了。


17在选择风口形状的时候要和吊顶材料匹配


这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因为很多的工程的装饰图都是后期来做的,这样使得设计师再选择风口样式的时候有困难,所以施工现场的人员需要注意:石膏吊顶,硅钙顶,铝板,造型吊顶等等。在硅钙顶宜使用形状相同的风口(如正方形或长方形)铝板顶的时候要尽量不要切断铝板,造型就更加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只要一切根据造型来了。不要认为这不是你的事情,原来我有一个建工集团的师傅他认为糊里糊涂的做上去就好了,没人说话的,按图施工啊,师傅是对的,但是如果你不糊里糊涂的话,你可以利用这个做很多的事情(这里先不说后面会提到)。


18所有通风机房附近的风阀应设置在机房内


这里主要是考虑到以后的检修的时候不用进入其它的房间,另外很多工程中机房的施工图都是后来才出的,因为设备的厂家没有确定下来,这样的画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图纸的时候都习惯先把阀门画在机房外面以便节约机房空间,这也是实际情况。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以后出的详图十有八九靠机房处的防火阀位置与平面图上不一样。


19不应把空调防排烟专业的控制盒放在混凝土墙体上。


这与工程施工的工序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做结构的时候暖通专业的人员基本没有进场的,这样很多空调专业的控制盒都没有预埋,这样到后来可能需要在结构上开槽什么的十分的困难。(深有体会记述在此:防排烟中的远程控制期)


20卫生间泄水间等排风口的位置不应随便放置


对于卫生间泄水间的排风主要是为了排出异味,所以气流组织一定要好,不要做了排风以后使本来没有味道的地方都有味道,也不要有大的死角存在。


21风井出风百叶窗处的风速一定要小,防止室外风速对其形成冲击噪声


风井处的防雨百叶其有效面积很低,在设计选择风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不然会形成很大的噪声,特别是迎风面的更加明显。有一工程图纸是现代集团设计的很明显设计师是考虑了这个因素的,但是因为安装空间不够,把其改小了,尺寸也没有让设计院确认,而是在建工集团内技术员那边得到的数据,这样排风静压箱就变得很小了,很明显没有考虑有效面积系数,安装好以后,哪个声音太大了。当然我们后来责怪百叶的质量不好,说业主出不起钱买好东西。


22在防排烟系统中的风管材质风阀风口等等必须有严格的把关,并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保证运行安全


在设计图纸的时候设计师为了减少管井的面积,使风管内的风速做到正好在规范的要求处,也就是说小于20m/s就可以了,对于如此大的风速风阀使很难稳定的,特别使可能出现漩涡的地方,所以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做好:在弯头处务必设置导流叶片;加强风阀的质量要求;适当的减小风速。另外风管必须按照设计要加固且保证厚度。风口必须满足消防要求,不能因风速太大松动百叶条。(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一年比一年差,也不知道是不是公司出的钱越来越少了)


23根据GB50243-20026.3.8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检修的地方,操作空间应大于350mm。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很多设计师完全不考虑的问题,当然不单单是风阀,各种设备也都必须设置操作空间。随意设计的东西在业主使用的过程中那困难是相当的。有一个工程空调机房本来就小,可是里面东西可什么都有,送排风全热交换器样样俱全。但是所有的机器都没有操作空间,阀门开启关闭那个难啊。过滤器的清洗时,完全就拿不出来。这样让施工单位和设计院十分的被动。那个设计院设计师和我还是朋友,又不好意思推脱。所以这一点特别是机房内的施工图必须进行严格的核实。


24配电间等电器设备间内,风口不一设在电器上面


这一条好像有电气规范的,但是很难实现,一般空调设计师不把它当作没看见,所以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在此说明这一条是为了防止水滴灰尘通过风口直接进入电气设备内,另外在设有空调风管的变配电房则要特别注意,防止凝结水从风口中吹出,并且防止风口结露。


25送风口不宜设在污染源的上方


一般来说射流的影像要比汇流的影像大的多,如果把送风口设在污染源的上方是很不理想的,这样会使污染物散开。


26泵房内通风应加大换气次数,这样可加快房间内干燥


一般来说水泵房处于地下室并且也很潮湿,如果水泵房内滴水的话就更加糟糕了,为了保证水泵房内的干燥在选择的时候宜往大的换气次数上靠。当然其它类似原因的地方也是可以如此操作的。


27机房内宜设置通风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


很多空调机房都不会设置空调通风,另外更加有问题的就是很多空调主机在吊顶上的空调机房都没有,这样一间房间完全空出来那是不可能。有一点是要注意的现在的主机设备的噪声已经很弱了,虽然不能达到安静的标准但是还是可以作为其它用途的,如果不作排风等系统的话,由于装饰建材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使是相当浓的,另外可能的制冷冷媒的泄露也是很麻烦的。


28要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施工图


现在很多的建筑都是请物业公司来管理的,所以都必需考虑进取,这也是在概念设计的时候的一种理念。我见过一个已经建好的工程,一个区域的排风需要跑到别人的办公室去开关,这样物业公司必须时时的麻烦使用方。这时非常不妥的。这也是电气设计和暖通设计在衔接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的问题,电气设计师看到设备就就近放置开关电箱什么的,也不会考虑其它的内容。如果当初把这个理念也考虑进去的话就更完美了;还有很多男卫生间排风要跑到女卫生间去开关。等等都是大煞风景。


29通风口的位置一定得考虑美观


在空调工程中气流组织是需要考虑的东西,但是人的感觉是有很多种类的,看着不舒服也是很不爽的,所以必须考虑美观的要求。要充分的考虑灯广播喷淋头的位置,如果实在不行就靠边放。有的工程吊顶上象炸了锅一样的:什么东西到处都是。


30风机盘管需做回风箱


如果不作回风箱就代表减少了换气次数,减少了过滤空气的力度,并且由于吊顶内不会有人打扫所以灰尘会特别的多。对过滤网是一大摧残,并且对制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过要做回风箱就必须保证做回风箱的空间高度。可以说风机盘管不做回风箱使不能通过的。除非就是想跟别人说我们有空调这么简单。不要考虑钱,这要不了多少钱。通过空调工程的造价分析就会明白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在哪里。


31控制排烟分口处的防烟防火阀和远程控制装置要设在相应的防烟分区内


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管理,如果风口在防烟分区内但是控制器不在那不是很滑稽吗,特别是防烟分区是通过梁挡烟壁来区分的这种失误就更加容易出现了。对于风阀的位置则是方便施工管理。


32防排烟系统中的补风系统风阀宜设置为280


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防排烟补风系统设为70,这样的话在到70度的时候补风就停下来了,那排烟还不成了摆设。


33加大公共卫生间的排风量


对于公共卫生间的特殊性必须做到异味可以充分的排出,另外这样也可以让没有设空调的卫生间享受空调的效果(空调处理过的空气的渗透)当然这种问题很难说服设计师的,我们如果想达到我们的目的可以通过监理或者业主来提出。


34风管的标高要适宜


这也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因为很多地方的吊顶标高都不会很快的出来,所以很多的设计师就是风管能放多高就放多高。所以一般可以导致确定的地方还是要留意一下的。有一工程卫生间内的风管吊这四米半的高度,一般的卫生间的吊顶可能有如此高?最后安装后风管的下挂有一米多长,风管安装好了后都不怎么稳定。就像太高的房子一样,下面颤一下上面就晃一下。一般非造型吊顶看高3。60m卫生间3。0米房间3。6米走廊3。0或3。6m等等,如果风管的高度图纸标的太低也要注意。


35空调风口本体也需要保温


这条主要是针对散流器的,很多人在做保温的时候都会忘掉散流器的外边,其实其外边也和空调风管一样很容易结露的。


36管井内必须有足够的安装空间


对于设有风管的管井必须考虑足够的空间很多设计师都是风井正好比风管尺寸大一些,没有去考虑风管的厚度,特别是那些玻璃钢风管其有时法兰的厚度近7公分,这样外径就要比风管内径大15公分左右了,还有支架等等的安装空间。另外管井内风管的安装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安装方式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也不同。其影像后面会详细的记述。


37电动风阀需要加设手动控制器


其实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问题,很多的电动阀都用来和风机联动工作的,但是事实上风阀是否按照预定动作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很多电动阀根本就没有什么就地控制器的,这样也没有一个显示东西,所以如果想要设置电动阀就一定要考虑控制器的问题。


38送排风机应当连锁控制


对于一些专门为了排风的地方,送排风机宜设置成连锁,这样更加符合情理,这样也是从物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39对于漩流风口应当设置电动控制转制


漩流风口的使用位置一般就是高度较高的地方(当然其它情况也有的比如座椅下面不过使用的形式不一样),对于冬夏两季工况来说其漩流风口中的调节阀是需要调整的,如果没有设置电动控制装置,对于已经投入使用了的建筑,人工调节阀门是很困难的,这样需要设置一个电动控制装置并且就地安装控制器


40新风量的确定


新风量的确定不能只看人员的多少来定,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办公司的新风量是靠预估办公人数来确定的,这样可能出现很大一个办公司的新风量十分的少,这样看来是不卫生的。必须考虑建筑材料散发气体的量。所以应当面积×指标+人数×指标=新风量,对于人数很多的地方可以不用考虑面积的影像。特别是新风排风口太小的时候需要用这个来说服设计师。


41长江以北要考虑加湿处理


在冬季的时候一般都会出现相对湿度偏低的情况出现,这方对于吊顶地板都很有影像,另外对于使用电子设备必较多的地方更容易起静电,这样的起尘概率也加大了。这一条是很明显的,本人的笔记本在新建的建筑中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风扇上的灰尘那是太多了。


42空调系统必须有清洗的考虑


所以本人还是最喜欢的材料还是镀锌铁皮,尽管最近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新的材质,但是在清晰和牢固上不能和铁皮比较的,不过玻璃钢的价格那个便宜,会让人吃惊的。本人原来和算过玻璃钢的制作安装成本,比想像中便宜多了。


43宜在回排风口处设置消声处理,防止噪声回传


这一点要引起重视很多的设计师,都不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好像有一种默认的感觉,噪声和空一样是朝一个方向上运行的。


44在进风(包括送风和新风)需要设置过滤装置这样可以保证风管设备风口和吊顶的卫生,如果不如此设置,这里面的任何一个东西被污染了都很麻烦。


45如果不作成渐缩管的话,没有必要使用很长的风口,因为这样也没用,风速十分的不均匀,在风口的末端基本没有风出来,这样在测试的时候也很麻烦。当然也可以在风口内做其它处理,不过我还没试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好的意见


46新风口和排风口的间距不需有考虑,且新风口的高度也要考虑


不考虑间距会出现严重的传气现象,特别是卫生间的排风可能和办公司的新风在一起,那就完蛋了。新风口考虑高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卫生要求。有规范的。


47对于单个房间必须保证送排风的相对平衡。


由于现代的门窗都是比较严密的,如果内外压差太大会出现门缝拉风,开关门不方便等问题,对于相差更大的可能会有门缝处的噪声。


以上所记述的基本上都是对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的,我们在处理工程的时候必须形成自己的概念,我们的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我们是否要加入其它的理念,比如方便业主使用(如以后对于分隔房间很方便啊)方便物业管理等等。不过不要忘了还要为公司挣钱。


虽然这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工程过程中也有很多很多的这样的问题,在此希望能起到引玉的效果。


至此基本上把施工图中的技术元素讲述完了,在工程中技术元素是相当重要的,在施工图中技术元素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在工程操作的过程中则不是如此,他们需要相互的配合,才能落实各种概念。


【投稿及合作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