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去世为何引发毁誉大战?

 芳华亭 2016-05-28

  杨绛去世为何引发毁誉大战?
  2016-05-28 02:32阅读:107,019
  杨绛去世为何引发毁誉大战?
  丁启阵
  这几天,公众媒体、自媒体,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关于钱钟书、杨绛夫妇的议论和文章。
  按礼、按理,一位有贡献的翻译家、作家于高寿之年去世,有一些人写文章,发议论,表示哀悼、缅怀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所褒贬,也应该是以较为平和的语调、理性的态度加以表达。但是,杨绛先生去世引发的议论和文章,有相当一部分,明显超过了平和、理性的界线,成了充满火药味的激烈论战。
  是什么原因,使得褒贬双方失去平和,偏离理性,情绪如此激动呢?
  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当今国人内心郁积太多。郁积一多,必然会有两个相应的后果:一是,需要一些表达的机会。因此,只要有个公众事件,人们都会蜂拥而上,七嘴八舌,唾沫横飞。至于这事件跟自己内心郁积到底有多大关系,有没有关系,不一定有人理会。借题发挥,借酒浇愁。二是,表达时容易情绪激动。情绪一激动,平和、理性就无从说起。于是,怎么痛快怎么说,怎么过瘾怎么写,不淋漓尽致不痛快。热血贲张之际,友好诙谐的辩论赛场,演变成了腥风血雨的沙场。
  本应是对杨绛先生的逝去表示哀悼、缅怀之情的追思会,如今却变成了人们发表各自政见的辩论会,标榜各自道德高度的报告会,炫耀各自学识的研讨会。
  其次是,钱钟书、杨绛夫妇本身的两面性。如果钱钟书、杨绛是较为纯粹的学者,或者作家,都不会引发褒贬双方的唇枪舌战。杨绛先生的去世,引起广泛关注,固然跟她的翻译家、作家身份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无疑是:她是钱钟书的夫人。钱钟书、杨绛夫妇,实在是有些复杂:他们留学欧洲多年,读过很多西方人的著作,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但家庭观念却比大部分东方人都更封闭更保守,他们的世界只有“我们仨”,跟别人几乎没有关系;管窥锥指,谈艺说文,貌似甘于书斋寂寞,却又著有大众读物,介意世上名声;明明是给当代中国人看的书,却以晦涩的古文写作,大量寻摘洋人词句;恃才自傲,孤芳自赏,仿佛天下无人入得了其法眼的清流,但对外国友人片言只语的赞扬,必郑重其事载之序跋,唯恐他人不知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为有丰富的两面性,见到他们光鲜一面的,便顶礼膜拜;留意其暗淡一面的,则心怀不屑。南辕北辙,莫衷一是。
  再次是,高逼格的《谈艺录》《管锥编》。《谈艺录》《管锥编》,其实是学的古代笔记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著作路数——比如顾炎武的《日知录》。但是,它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古奥晦涩,二是寻摘语句来自多种语言。这两个特点,使得它们具有不同于以往所有著作的地方:大部分人读不懂,或者没有耐心读下去。如果只具有其中一个特点,很可能会被人们束之高阁,或者弃如敝屣。但同时具有两个特点,情况就完全不同:懂古文的,羡慕钱氏外国书读得多;懂外文的,崇拜钱氏古文底子深厚。由于世上兼通古文和外文者少,因此,几乎没有人敢于说《谈艺录》《管锥编》不好的。这也可能跟这些著作的适时问世、流播不无关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文化教养先天不足(古文、外语都近乎空白)的一代人求知若渴的年代。读不懂,也要努力装点一下。他们都把态度看得远高于能力。
  不明觉厉。头头是道大谈特谈钱氏著作渊博、深刻的,大部分是读不懂《谈艺录》《管锥编》或者没有耐心读下去的人。真读懂了、通读过的人,对钱氏著作的述而不作,缺少独立思考,缺乏系统性,可能会有微词。我最佩服钱氏的是,不厌其烦,一条道走到黑,大半辈子都照着一个路子,读书做笔记,著书立说!据我所知,绝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没有这种耐心。
  很多人嘴上引用西哲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毁之者,恨不得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令其下地挖煤而后快;誉之者,必欲将其捧上三十三天天上天,还要让其上房揭瓦。所有持极端观点的人,其实都不可能真的去捍卫他人说话的权利。只有持折中观点者,才可能有这个雅量——我不相信世上有真心捍卫他人说话权利的人,我只相信世上有懒得或不屑于褫夺他人说话权利的人。
  关于钱钟书先生,我的评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轻利而重名,己立而不立人,学贯中西而不能成一家之言,名家有余,大家不足。——因为评价如此,所以我对褒贬、毁誉双方均能表示理解,表示宽容;看着双方的面红耳赤,剑拔弩张,我只觉得好笑,滑稽,如此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