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谏争章第十五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5-29

 

谏争章第十五

劝谏与规劝的问题

 

【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1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2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3。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曾子说:“像这些慈爱、恭敬、安慰亲人、发扬名声的内容,我都听闻了。胆敢请问,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可以称之为继承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的规劝之臣有七人,虽然天子走错道路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的规劝之臣有五人,虽然诸侯走错道路也不会失去国家;大夫的规劝之臣有三人,虽然大夫走错道路也不会失去家族;读书人有规劝之友,那么自身就不会离开美善的名声;父亲有规劝的儿子,那么自身就不会陷进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境地。所以当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儿子就不能不规劝父亲,臣子就不能不规劝君主。所以当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时那么就要规劝,顺从父亲的命令怎么能称之为继承呢?”

【说明】所谓“谏争”,是指劝谏与规劝。我们所要继承,所要学习的,是不是对长辈、上级的话都要一古脑全盘接受?孔子认为,当然不是。其实,把这个问题说得最清楚的是荀子,《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这个意思是说,服从道路不服从君主,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服从父母,是人们大的行为。作为儿子作为臣子作为部下,当然首先要服从父母亲或者是君主领导,所以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就是“入孝出弟”,然后是“上顺下笃”,然而荀子认为,在大事情上,人们应该首先服从人生的道路或者是事物发展的道路,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能盲目地服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为此,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批评过这种说法。孔子的“孝弟”而能“犯上”者,是指在继承先辈留传下来的学问时,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能敢于批评先辈留下来的某些不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学习,若是统而收之,则糟粕不能去,而精华亦将埋没其中。所以,孔子有选择地约束和规范、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因为只有这样有选择地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才能立起“”的根本。中国人有个不太好的陋习,当代的权威是不能推翻的,你若是有怀疑,试图对权威提出批评,那准是十恶不赦了。所以,犯上者,鲜矣!太少了。因此,“”不应单纯地理解为敬爱奉养父母之意,而应作为广义的“能继承先辈之志”的意思来理解,才符合“”字的本义。弄清楚“”的意思,后面的话也就好懂了,为什么要服从道路不服从君主,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服从父母呢?人生有道路,组织有道路,国家也有道路,可以说,万事万物都有各自发展的道路,根据道路来确定人的行为,是理智的,就象汽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一样只能顺从道路,根据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的意志来确定人的行为就不对了。人,既要服从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更要服从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因为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一个人,不可能是完人,当君主当领导的,当父母亲的,不可能在每样事情上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在孝顺的同时,在选择行为方式上,一定要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如果偏听偏信,愚孝愚忠,不遵照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规律,不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人在五、六岁以后,都会有羞耻心,如果父母君长命令当众撒尿,相信很少会有人服从,因为这是社会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忠孝”而脱开裤子。这就是人的意志要安于社会行为规范之意。言语的使用也是这样,在饭桌上不能谈厕所里的事,在公共场合不能谈夫妻间的事,即使是父母君长有命令,也很少有人能服从。所以荀子说,弄懂以上这些,那么儒家的道路也就完备了,虽然是舜也不能再增加什么了。确实如此,我们现代人如果能弄懂这些,也就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

【注释】1.争:(zhēng)“诤”的本字。《诗·小雅·小旻》:“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汉书·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这里用为强谏、规劝之意。争臣:即规劝之臣。

2.令:(lìng)《书·君陈》:“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管子·侈靡》:“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论语·学而》:“巧言令色。”《庄子》:“饰小语以干县()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3.义:(yì艺)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尽心下》:“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韩非子·存韩》:“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也可以称为最合宜的行为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