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业拉山到底 2016-05-29

[摘要]主流的道德观,声称对过度消费主义持批判态度,但显然那只是一种惯性表演式表态。郭敬明是被欢迎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八卦了没 微信号:aunt838

这几天《小时代4》要上了,郭敬明又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最近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拥有的东西啊太多,28岁就给自己立下了第一份遗嘱。

看看现在的郭敬明,是聪明的商人,成功的票房导演,行走的身高IP,还成功的吸引了一众CP党的眼球,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

不过纵观郭敬明成名史,早一点混网络的人应该都知道,他这一切的起点是什么。只是人家赚的也不是那批网民的钱,90后对于郭敬明的成名史又知之甚少,所以他应该是如今洗白的最彻底的……抄袭鬼了吧?

==他是爱钱的商人分界线==

在郭敬明被判抄袭之后,其实和他一样的80后作家也发表过文章来说这件事,比如张悦然、韩寒,但是郭敬明的拥护者则完全不予理会。

对于郭敬明不道歉始终保持沉默的张悦然,在博客上写下了一篇名为《80后:一场“奥斯维辛”悲剧》,以犀利的文字,指向郭敬明不道歉的行为让他“丧失了从文资格”,同时呼吁“80后”写作群体要自我拯救,否则“会让罪恶借文学之名以行”。无独有偶,韩寒也在自己的博客上,批评郭敬明的拥护者一味维护偶像的行为是“幼稚、是非不分”。

实际上,郭敬明被称为文化商人一点错都没有,他的整个奋斗过程,就是撕逼和爱钱在维系的。

2004年他成立了“岛”工作室,和当时号称是郭敬明“最好的朋友”的Hansey合作,,但是没过多久,Hansey和郭敬明就为杂志的内容编辑发生争执,事后郭敬明把Hansey的版税减到了1.5%,理由是他不服从管理。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据媒体报道在两年时间里,工作室其他成员仅得到过郭敬明发的三次版税,总额不及应得的10%。而据Hansey说,一次他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就向郭敬明索要应得版税,而郭敬明居然让他打借条才肯给钱。

郭敬明曾经承认自己是商人,也说过不否认自己爱钱,但他说自己是因为勤劳而富有的。

有人说你爱钱,你在乎吗?

郭敬明:我不在乎。爱钱在大多数人眼中,或许是个缺点,但在我眼里却是中性的。想不想加工资?不会有人说不想;生日有人送你一颗钻石、一部超大电视,所有人都不会说讨厌;40平方米的房子和100平方米的房子给你选,每个人都会选后者……每个人都爱钱,只不过公众人物这一点会被放大。可能很多人就会去掩饰,但我不会。我觉得在自己能负担的经济范围内,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点错都没有。

这么说好像也没错,郭敬明自己依旧很高产,比起韩寒,他出书的数量不知道快了多少倍。200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和郭敬明共同投资,在“岛”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0年,柯艾公司更名为“最世”,2010年,郭敬明以2300万的收入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次席。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而且这些年的报道中,也有很多事针对郭敬明很拼,或者是很严格的相关报道。有针对郭敬明的采访中说,“商场上的10年经验,让郭敬明顺从规则,哪怕代价是不近人情。”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虽然他很努力,很勤奋,甚至有理想,但实现理想的开端是抄袭,手段是令人不齿的,你究竟能不能接受?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这种理论,就是郭敬明的洗白理论,你究竟能不能认可?

==他的洗白最彻底分界线==

其实郭敬明很精明,他曾在采访中说,你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的,但是你可以去学懂它的规则,然后去玩死他们。

郭敬明先是成功的虏获了一小波粉丝的心,然后用高产和成立工作室网罗人气作者的做法成功挨过了抄袭风波。他签下的作家,离开后的每个人都达不到之前在他手里的辉煌。

他严格苛刻,像打造明星一般管理作家。既小心翼翼又略显不安的情绪笼罩在这家出版帝国上空。一位不愿具名的最世作家告诉记者,编辑提醒他不要跟老板交流太多,因为“不知道说了什么就会被雪藏”。“我有时会感觉很……无措。”他说。但他从来没有想过离开,“离开了,书不会有那么高的销量。”

所以他成功的帮自己在“作家”这个领域打了翻身仗。而且郭敬明很会说霸气的语录,非常能戳中年轻人渴望快速成功的心,在这个唯成功论的的社会上,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功洗白。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所以在去年就有评论说,韩寒是中国的幻象,郭敬明才是中国的真相。虽然,主流的道德观,声称对过度消费主义持批判态度,但显然那只是一种惯性表演式表态。郭敬明是被欢迎的。

郭敬明的成功学毒鸡汤你喝了吗?

郭敬明曾将成功归功于“时势”;后来他改变了答案,说“时代一定存在天才”。

不过郭敬明的成功倒正是时势的结果,事实上当初郭敬明会平安过关,是因为当时的网络还是个新兴的“小媒体”,是因为那时的舆论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如今再想“洗白”的那些抄袭者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