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与云南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5-29

洛克与云南

    余 恒

    近读林晓《“像在躲避近在咫尺的冲击波”》一文(刊5月14日“笔会”),有一段写到约瑟夫·洛克 ( Jasepn Francis Rock),这个人物今天许多读者可能不甚了解。

    洛克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个传奇人物。他是美籍奥地利人。1922年至1949年,在美国国务院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哈佛大学等机构的支持下,洛克留居云南丽江长达27年。这27年间,他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割据,30年代抗日战争风云,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内战烽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洛克主要从事纳西族文化和中国西南植物、地理、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在代表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中,洛克全面论述了滇、川地区纳西族历史、地理和生态环境,实地考察了滇、川地区纳西族居住区域的山山水水,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翔实的资料。书中还配有255幅珍贵图片。

    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一书中,洛克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丽江的历史”、“丽江的地理”、“丽江迄西和西北部区域”,还特别记述了“怒江和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德钦和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德钦东南地区”等,都是他亲历考察得来的科研成果。在他的笔下,空间常常有精确的数字表述,比如昆明到丽江要走18站,第一站,约30里到平坝;第二站,从安宁到老鸦山70里;第三站,从老鸦关到禄丰县城80里……第18站,自九河到丽江有90里,海拔8200英尺。每一站到下一站的距离是多少里,所经过的那座山名字叫什么,海拔多少,都有清晰的数字,这些数字的获得,都是洛克旅行中一步一步测量出来的。洛克的文章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高山峡谷、原始森林、原始土著人、仅容单人单马勉强行走的茶马古道……

    洛克善于与人沟通,他有两种行之有效的公关手段:当他的采集或者探险活动需要当地土司头人的支持时,洛克一般会给对方准备“一文一武”两样礼品:“武”的是对方需要的手枪或步枪,“文”的就是拍照片,他通过给他们照相,与对方拉近关系,取得关照。

    洛克在对纳西地区及其周边的考察生涯中,搜集了七千多卷以纳西东巴文献为主的珍品;在美国地理学会资助下,搜集了六万多种植物标本、1600种鸟类和60种动物标本。

    由他在中国西部采集的1600件鸟类标本中,经鸟类学家研究后认定了三种新的品种,并以采集者洛克的名字命名。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一书,深化了人们关于滇西北是中国植物宝库和珍稀植物集萃地的认识。他给美国地理学会寄去一些针叶类树木的良种,如云杉、冷杉、铁杉、松树和桧树;他还向美国寄回了其他很多珍贵的物种,如报春花、飞燕草、龙胆及其他开花植物。这些物种很快在美国的旧金山黄金门公园、圣弗兰西斯哥地区的公园和沿东海岸地区繁荣起来。

    现在成为国际研究热门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也是经洛克发掘从而奠定了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的。从洛克著 《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 和 《纳西文献研究》,可以看出他对纳西学和东巴文化的潜心钻研与执著追求。

    洛克的地理探险生涯结束后,他的“生活在别处”的性格使他像飘忽的云一样,萍踪无定。但无论身处何方,丽江都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在日记中曾动情地写道:“我的遗骨焚化后,将随风飘荡在这里的山水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