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娇生惯养的爱人更靠谱

 xiaohuivivi 2016-05-29

午饭后照例是一帮女同事闲聊,不知是谁说起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我说不管男女都应该找个娇生惯养长大的爱人,大家一片哗然。年轻的时候总感觉应该找个吃苦耐劳在逆境中奋斗成功的人,但是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觉还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人更适合做爱人。       




说是娇生惯养,其实就是在充满了爱与衣食无忧的单纯环境下长大,从小受到细心呵护。这种宠爱会让ta有足够的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充满善意,即便受到伤害也比较宽厚或者说麻木,不会有从小在太多欺负与歧视中长大的孩子那种紧张感:别人对ta好,要么受宠若惊、诚惶诚恐,要么觉得人家心怀叵测、有求于他;对ta不好,也不会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觉得人家是蓄意针对,安全感让ta们的情绪更稳定。老天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个优点啊!反过来说,一个阴晴不定的爱人那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活火山,跟这种爱人生活,用姥姥的话说就是:“这样的人家儿,就是踩着金元宝上炕,也不能要!”

 


自己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将来才知道该怎么照顾别人。如果自己小时候生病是能挨就挨,那家人生病要求去医院就觉得接受不了:“不就是拉个肚子吗,拉完就好了。”“坐着打针不行吗,干嘛非得躺着?!”ta觉得很正常,但是对别人来说就让人寒心。


有一次夏天郊游,晚上特别闷热大家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幸好我带了把折扇,就给孩子扇了好久他才慢慢睡着。有同事看到了,用特别诧异的语气跟我说,觉得我照顾孩子太细心了。当然我知道此处说的“细心”带有贬义成分,觉得我太娇惯孩子。我说没觉得啊,我从小就是这样长大的,以前夏天没空调妈妈又怕电风扇吹坏我们,就是这样整晚给我跟妹妹扇,姥姥也是这么照顾妈妈的。当然,我相信等儿子长大了也会这样照顾他的家人。 


在细心呵护中长大的人,价值观更健康。衣食无忧会让孩子对金钱的态度更平和。在物质匮乏条件下成长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因为从小受过钱的苦所以长大后会把钱看的格外重,没钱的时候自然是一如既往地俭省,有钱了依然保持“优良传统”对身边人也是克勤克俭,ta自己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觉得别人也理当如此。




另一种是开跑车戴名表,也把自己收拾的像模像样。可是你看着ta,没觉得ta们用这些东西用的有多开心。反倒是这些东西上,刻着ta们玩儿命挣钱攒下来的苦大仇深,金钱并没带来生活的洒脱。不是有那么句话:“想知道你适不适合用名牌包包,就看下雨的时候,你是把它抱在怀里,还是顶在头上。”其实这两种表现,都是把钱看得太重,不能享受金钱带来的乐趣。

 

衣食无忧的日子才能培养诸如品味、格调之类的东西,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手头太紧了,人就不有趣了。钱钟书和王世襄就比沈从文有趣很多。有趣这个东西多重要啊,能让人在平淡的日子里兴冲冲地活着,哪能天天升职加薪呢?一辈子太长,跟一个寡趣少味的人在一起相伴几十年,想想都绝望。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在ta那里就是蔑视的眼神和嘴里的一个字---“切”!生不如死啊。

 


拿我爸妈来说,两人从小都是家里的惯娃,所以在消费观上非常一致:那就是物质上要尽可能的给家人最好的照顾,绝不会为了攒钱而降低生活质量。虽然我们家里条件一直不怎么好甚至说还挺差,但是我跟妹妹的生活水准一直跟同龄人差的不是很多。


同学吃大苹果,我们就买稍小一点儿的。同学一年买好几次新衣服,我们一年买一次。妈妈宁可不买新家电新家具,自己不买新衣服,也要让我们吃好。给我们订好几种杂志,买书,拍纪念照、看演出,一样儿也不少。她说衣服旧点儿可以再买新的,但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间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使以后有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们虽然没多少钱但也没觉得钱有多重要,自然也就没有了对金钱的穷凶极恶。

 

 

    所以,找个娇生惯养的爱人吧。如果没有,那就娇惯自己的爱人吧,慢慢ta的行为也会投射到你自己身上,也会娇惯你的。一举两得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