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那些事儿】教育孩子善“挣”零花钱 用好零花钱

 媒体大搜索 2016-05-29

本期专家  杨榕枫

职业:工程师、高级秘书

履历: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职工

擅长领域:学习型家庭建设

个人语录:素质教育、尊重儿童、家长榜样、自然适宜


  怎样让孩子合理地得到零花钱,怎样教育他正确使用零花钱,这都是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如果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孩子未来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理财能力都会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因此,本期杨榕枫就这个话题和各位家长聊一聊。


现身说法:教孩子认识零花钱的概念


  根据杨榕枫的记录,2010年9月份,他家里读初一的小孩的零花钱共为33元。


  哪些花费算是孩子的零花钱?杨榕枫的家庭里成员们一致的意见为:孩子在学校的餐费、来往交通费、纸笔零用费、早晚牛奶费、手机月租费等不算零花钱,这笔费用由爸爸妈妈承担。孩子用于买零食、玩桌球、手机话费、请同学等费用算零花钱,由他自己开支。这样,就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了零花钱的概念。


  每个月,小孩能够得到多少零花钱?在孩子小学一年级时,他们家庭经过民主讨论,确定了一套专门的制度。全家都必须按这个制度办事,不是孩子想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构成比例:树立劳动观念  奖勤罚懒


  对于零花钱的组成,杨榕枫也把自己的经验和各位家长分享。他认为,由孩子参与劳动,并将平时的表现纳入零花钱的考核范围,有助于孩子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和经济意识。


  第一方面,家里的废书废报、包装纸盒、破铜烂铁、瓶瓶罐罐之类,由孩子负责收集和整理,卖掉的钱归为他的零花钱。回收废旧物资本身是一种劳动,这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环境资源意识。


  第二方面,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活,可以根据劳动强度和难度,酌情给他发点“奖金”。比如有一次,杨榕枫的小孩自己动手修好了家里的一台电风扇,杨榕枫就给他发了两元钱。但值得家长考虑的是,这部分“奖金”给少了,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就没了;钱给滥了,孩子的正确劳动观就丢了。所以,家长要把握一个度。


  第三方面,杨榕枫每次挣到的稿费,不论多少,小孩都可以得到2%-3%,比例的高低要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来决定。这一点是孩子最配合的,因为,孩子为了支持爸爸的工作,每星期只玩三次电脑游戏,每次不超过一小时,他也作出了一定的奉献和牺牲。


几点建议:坚持家长的权威性实施必要的控制


  对于孩子的零花钱,杨榕枫老师也给家长们一些建议:一是孩子的零花钱不能白给,要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有实质性的付出和劳动。二是在安排孩子的零花钱时,要跟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环保观、劳动观念、责任观教育。三是要尊重孩子,只要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就一定要跟他一起商量,要坚持“民主决策”,努力达成共识。四是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家庭如有常规之外的收入,既要向孩子公开,也要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分少量给孩子,一起出去吃饭等)跟孩子共享,这样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五是对于孩子的花钱行为,家长既要尊孩子的自主权,也要坚持家长的权威性,实施必要的控制,因为孩子的自律、自控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