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国学:中华宗庙信仰之祠庙系统 2016-05-29 李林国学 昨天分享的是“太庙系统”,是“内圣外王”的对君王的一种祭祀和崇拜,天地君,我们都谈过了,下面该谈亲了。 中国人是最重亲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重亲情表现之一就是重郡望了!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你是从哪儿来的啊?大槐树跑出来的。您也是客家人吧?一听那两眼泪汪汪。尤其是在海外的时候,有的人赶紧把皮鞋脱了,把袜子脱了,脚丫子伸出来说,你看啊,我也是大槐树出来的啊!你看我的小脚指头,小脚指甲是开裂的,你看这些都是老祖宗做的记号。那边的人赶紧也把脚指头露出来,然后两个人抱头痛哭。 这就是重视亲情,中国人口头禅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他总想找到列祖列宗的那个根,有很多人在海外一直漂泊多少年,骨灰都一直不埋,他的儿子死了也得让他孙子给带回来,这叫“叶落归根”。这种信仰就是中华信仰的一套祠庙系统。 中国人都信这套“祠庙系统”,恨不得每个人都活在这底下。我们前面也讲过,“祠庙系统”还有具体治理世间的功能,你要是一个二流子,家谱上把你名字勾了,就不准你埋在祖坟地里了,这可是一种非常非常大的惩罚。 中国有一个规矩,叫“灭其国不毁其社(实际为族),亦不绝其祀”。是不允许动别人祭祀的地方的,祖宗的牌位是不能动的。《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第一个死的是谁呀?秦可卿。回目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来被删除了。王熙凤刚去看完秦可卿,哎呀,不太妙啊,秦可卿身体也很弱!王熙凤看完就回来了,回来半夜突然做了一个梦。秦可卿就托梦给王熙凤,说婶娘啊!你也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啊!你是女中豪杰,眼见我们大观园有一个烈火烹油的喜事。但是紧跟着可能就有不好的事,所以要趁着现在,多多地在陵地(就墓地)旁边置办一些学社,或者是多盖一些看坟地的房子,以后家道中落,我们贾家的子弟,还可以在那读书,还可以有翻本的机会,再金榜题名。这一点切记切记呀!王熙凤正在梦中,说怎么这么交代我呢?突然醒来,那边传来梆子声说,秦可卿去世了。 这一番托付,其实说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规矩,什么规矩呢?就是说我可以把你的大观园抄检得一干二净,甚至把你的人都给你卖了,最后那些媳妇丫头们都是论斤称两的都给卖了。但是你们老贾家的祖坟地,我是不能动的,祖坟地上的树木、产出以及看祖坟的房子(房产),也是不能动的。在明清的小说中,很多读书人穷,赶考的时候,有的寄宿在寺院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寄宿在人家看坟的房子里了。 所以,你抄家不怕,祖灵地、祖祠祠堂,这是谁都不敢动的。“灭其国不绝其祀”的传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也有一套所背负的十字架。这套信仰系统,也是一套十字架的系统。在平面上,不管他跑多远,你跑八万八千里都没有关系,但是在精神指向上,向上向下,他都是和死去的列祖列宗先人发生感应。在平面上空间上你不管走多远,你最终得“叶落归根”,你得为祖宗上香,所以,这就是中国人交互呼应的,对于先王先祖的祭祀崇拜。这套十字架就表现为这种宗亲系统,他是借助于祠庙这么一套宗庙信仰系统来表现的。 更多精彩国学内容可关注公众号国学评谭(lilinguoxue).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