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考古与人类
2016-05-29 | 阅:  转:  |  分享 
  
考古与人类高蒙河复旦大学超星慕课-历史学考古的目的假使没有考古学的话,我们无从了解人类演化。考古学目的在于了解更多关于过去社会以及人类发
展的事实。人类有超过99%的历史是在史前史,当时的人类并未使用文字,因此并未留下关于他们自身的文字记录,以供我们研究。在欠缺这种书
写文字的资源下,了解史前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考古学。许多关于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发生在史前史,包括在旧石器时代发生的人类演化,当时在非
洲,人族从南方猿人发展而来,最终成为当代的智人。考古学也找出许多人类技术演进的讯息,例如使用火的能力、石器的发展、炼铁术的发明、宗
教的源头,以及农业的创造。假使没有考古学的话,我们无从了解在人类在没有书写文字的年代,所发生的演化与技术变迁。旧石器时代(Pala
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
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
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
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欧洲时代的考古工作开展得早,发现遗址多,研究也深入,19世纪以来已建立起旧石器文化分期的
序列。欧洲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手斧文化系统,包括阿布维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一是没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系统,如克拉
克当文化。两者大体是平行发展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以莫斯特文化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和盘状石核技术)有了很大的
发展,典型器物是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新石器时代(Neolithic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
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
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
0多年不等。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
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
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
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
发现了甲骨文。从西汉至宋代,简牍出土约八九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起:一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尚书》、《礼记》、《论语》等
数十篇用战国时的文字书写的简册,即所谓"壁中书",从而引起了长达两千年的经学今、古文学派之争;二是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郡一
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魏襄王(一说安釐王)墓时,发现有竹简数十车,这些竹简被整理成16种古书共75篇,这就是所谓“汲冢书”。它们除
了极小部分现仍传世外,几乎都散佚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瑞典、英、日、俄等国以“探险队”的名义在中国边疆和境内进行盗掘,在楼
兰、敦煌、酒泉等处发现很多汉晋简牍,这些实物至今仍流散在英国、印度、瑞典、苏联等国。1930~1931年间中国学术协会与瑞典组成的
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发掘出1?万余枚汉代简牍,这是居延汉简的第一次发现,同时也是在这时期以前出土最多的一次,实物
现藏于台湾。?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
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
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
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
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
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
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
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猿类的出现可追溯到地质学上的
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为3500~3000万年前。比原上猿稍晚的有1966~1
967年在法雍发现的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万年前。更晚的则有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的圣戈当,后来欧、
亚、非洲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同类型的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之前。这些古猿很可能是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2
013年6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等人的成果,他们在对一具最古老的灵长
类动物化石做了长达10年的研究后,分析出它的一系列形态学特征,从而证明:类人猿起源于约5500万年前。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最早的类人
猿化石来自4500万年前,而这一成果,将人类祖先的历史推进了1000万年,堪称灵长类与古人类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最原始的古猿是在
埃及发现的。有一种古猿,叫做渐新古猿或小古猿,属于渐新世的动物。它生活在距今大约3300万年前。它身体比较小,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在它
身上还不突出。??在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
更新世。其脑容量为775~1400毫升。最早发现的直立人是1891年荷兰军医E.杜布瓦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找到的一个头盖骨及一枚
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所以当时定名
为“直立猿人”。直立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在中国有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
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
;在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此外在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累西勒提及德国的比尔钦斯勒本近年也发现了猿人化石。直立人又可分
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少,头部还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生存年代大约在
二,三百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晚期前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初期。直立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史
前时代在200万年前所经历的又一次巨大的变化。直立人所具有的一系列进步性特征大大地扩大了其适应性。因此,直立人再不象他们之前的那些
人科成员那样仅仅在非洲的原野上徘徊,而是在后来的岁月里顽强地走出了非洲,散布到亚洲的广大区域以及欧洲的许多地区。脑子的发展直立人的
脑子已经明显增大,早期成员的脑量就已经达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员则上升为1200毫升左右。而且,脑子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
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
语言的能力。牙齿的变化直立人的牙齿也发生了变化。后部牙齿减小,应使相应的牙床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减小,这显然与直立人更多地和
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前部牙齿则扩大了,这似乎并不直接与咀嚼食物相关,而似乎与用嘴来咬紧和衔住物品有关,也可能与制
备动物性食物有关,例如,用牙撕扯肉食以便将其分割成小块,或是为了小孩食用而撕碎肉食等等。面部的变化直立人面部比较平扁,身材明显增大
,平均身高达到160厘米,体重达到约60公斤。直立人是最早会用火的人类物种;它们最早能够按照心想的某种模式来制造石器。在非洲,这种
石器组合所代表的文化类型被称为阿舍利文化,它得名于也发现有这种类型石器文化的法国北部的圣阿舍利地点。阿舍利文化的代表工具是手斧,它
由燧石结核打制而成,一端圆钝,是用手抓握的部分,另一端尖利,可用来切割、砍砸和钻孔,也可对木料进行加工。另一种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
生活在距今大约2800万年前。从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构造看来,它是一种树栖古猿。?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人和猿无论
在外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血液的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只是人科成员能站得更直
,而猿类则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有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极其相似;猿类同人类一样,
有32颗牙齿,牙齿的结构也大体和人相似;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胳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从基本生理现象上,猿与人有许多地方相似
,尤其是猿的早期胎儿和人的胎儿非常相似;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猿与人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有A、B、O、AB等血型;
从类人猿的染色体证明猿类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也和人类的相近。从脑容量来分析他们的进化过程:300万年前的非洲南猿的脑容量为440立方
厘米;100万年前的能人的脑容量为600—650立方厘米;约100—150万年前的直立猿人的脑容量为940立方厘米;与此相应的中国
“蓝田猿人”距今约100万—80万年,它的脑容量是780立方厘米;中国和县猿人生活在距今约24万到28万年前,它的脑容量为1025
立方厘米,与周口店的北京人相接近。?当然,类人猿在生理结构、语言和社会性三个方面,与人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比如,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更能适应环境,人有记忆力、好奇心,人能理性、有预见地推理自己的行为,人能抽象思维,人有自我意识和想象力、有幻想等等,总而言之,
在从事社会劳动,制造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方面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的脑结构具有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进化特征。人类与猿类的本质区别还在于
人类有语言。人类和猿类的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人类的社会性。猿类进化成人的主要过程一般分为以下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两个阶段。第二
步,人类发展至原始公社时期,成为完全的人,经历了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一般认为,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
中起了决定作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上,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少的争论。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约为500~150万年
之间。有的学者把1967年在肯尼亚罗特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标本也归入南方古猿,从而将南方古猿存在年代的上限推到?550万年以前。南方
古猿化石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发现,为一幼年头骨。其后陆续在非洲、亚洲发现十多处。其中较突出的代表是1959年
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无齿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
然工具;头枕骨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根据研究,南方古猿至少有三个种,
即南方古猿非洲种(或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阿
法地区发现一膝关节化石。次年发现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全身骨骼保存达40%左右,是一个20岁左右之女性,约翰逊
称之为“露西女士”,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关于南方古猿的演化,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①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约在200~30
0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多万年前灭绝。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现的是阿法
种,后来演化为纤细种。约在?250万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另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约在?200万年前,其余的纤细种演化
为人属。③阿法种不是南方古猿,实际上已是人属,他们与南方古猿并存。最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发现的。有一种古猿,叫做渐新古猿或小古猿,属
于渐新世的动物。它生活在距今大约3300万年前。它身体比较小,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在它身上还不突出。??另一种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生
活在距今大约2800万年前。从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构造看来,它是一种树栖古猿。?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人和猿无论在
外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血液的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只是人科成员能站得更直,
而猿类则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有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极其相似;猿类同人类一样,有
32颗牙齿,牙齿的结构也大体和人相似;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胳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从基本生理现象上,猿与人有许多地方相似,
尤其是猿的早期胎儿和人的胎儿非常相似;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猿与人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有A、B、O、AB等血型;从
类人猿的染色体证明猿类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也和人类的相近。从脑容量来分析他们的进化过程:300万年前的非洲南猿的脑容量为440立方厘
米;100万年前的能人的脑容量为600—650立方厘米;约100—150万年前的直立猿人的脑容量为940立方厘米;与此相应的中国“
蓝田猿人”距今约100万—80万年,它的脑容量是780立方厘米;中国和县猿人生活在距今约24万到28万年前,它的脑容量为1025立
方厘米,与周口店的北京人相接近。?当然,类人猿在生理结构、语言和社会性三个方面,与人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比如,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更能适应环境,人有记忆力、好奇心,人能理性、有预见地推理自己的行为,人能抽象思维,人有自我意识和想象力、有幻想等等,总而言之,在
从事社会劳动,制造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方面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的脑结构具有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进化特征。人类与猿类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人
类有语言。人类和猿类的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人类的社会性。猿类进化成人的主要过程一般分为以下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两个阶段。第二步
,人类发展至原始公社时期,成为完全的人,经历了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一般认为,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
起了决定作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上,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少的争论。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约为500~150万年之
间。有的学者把1967年在肯尼亚罗特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标本也归入南方古猿,从而将南方古猿存在年代的上限推到?550万年以前。南方古
猿化石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发现,为一幼年头骨。其后陆续在非洲、亚洲发现十多处。其中较突出的代表是1959年在
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无齿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
工具;头枕骨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根据研究,南方古猿至少有三个种,即
南方古猿非洲种(或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
地区发现一膝关节化石。次年发现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全身骨骼保存达40%左右,是一个20岁左右之女性,约翰逊称
之为“露西女士”,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关于南方古猿的演化,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①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约在200~300
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多万年前灭绝。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现的是阿法种
,后来演化为纤细种。约在?250万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另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约在?200万年前,其余的纤细种演化为
人属。③阿法种不是南方古猿,实际上已是人属,他们与南方古猿并存。在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
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其脑容量为775~1400毫升。最早发现的直立人是1891年荷兰军医E.杜布瓦
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找到的一个头盖骨及一枚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
特征,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所以当时定名为“直立猿人”。直立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在中国有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
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
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在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此外在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累西勒提及德国的比
尔钦斯勒本近年也发现了猿人化石。直立人又可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少
,头部还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生存年代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晚期前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
旧石器时代的初期。直立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史前时代在200万年前所经历的又一次巨大的变化。直立人所具有的一系列进步性特征大大地扩大
了其适应性。因此,直立人再不象他们之前的那些人科成员那样仅仅在非洲的原野上徘徊,而是在后来的岁月里顽强地走出了非洲,散布到亚洲的广
大区域以及欧洲的许多地区。脑子的发展直立人的脑子已经明显增大,早期成员的脑量就已经达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员则上升为1200毫升
左右。而且,脑子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
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牙齿的变化直立人的牙齿也发生了变化。后部牙齿减小,应使相应的牙床和支持面部
及下颌骨的骨结构减小,这显然与直立人更多地和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前部牙齿则扩大了,这似乎并不直接与咀嚼食物相关,
而似乎与用嘴来咬紧和衔住物品有关,也可能与制备动物性食物有关,例如,用牙撕扯肉食以便将其分割成小块,或是为了小孩食用而撕碎肉食等等
。面部的变化直立人面部比较平扁,身材明显增大,平均身高达到160厘米,体重达到约60公斤。直立人是最早会用火的人类物种;它们最早能
够按照心想的某种模式来制造石器。在非洲,这种石器组合所代表的文化类型被称为阿舍利文化,它得名于也发现有这种类型石器文化的法国北部的
圣阿舍利地点。阿舍利文化的代表工具是手斧,它由燧石结核打制而成,一端圆钝,是用手抓握的部分,另一端尖利,可用来切割、砍砸和钻孔,也
可对木料进行加工。通常指距今20多万年开始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形态上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的人类。一般将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
等中国古人类归入早期智人。最早被人们重视的是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人类化石。因而过去古人类学上曾将早期智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
人(古人)阶段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许多地区都有发现。什么是早期智人早期智人(earlystageH.sapiens)又称古
人(Paleoanthropus)。生活于距今约20万年至5万年前的古人类。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70多处,世界上最早的早期
智人化石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发现于1848年另一个是德国迪塞尔多夫(Dusseldorf)附近的尼安德特(Nea
nderthal)河谷一个山洞中发现(包括一个成年男性的颅骨和一些肢骨化石,约生活于7万年前),发现于1856年,由于直布罗陀头骨
化石发现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资料直到1864年才发表出来,而最早被人们重视的是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人类化石。因而过去古人类学上曾
将早期智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Homosapiensneanderthalen-sis,尼人)。特征早期智人(古人)阶段的化
石,在亚、非、欧三洲许多地区都有发现。古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但脑的结构却比较原始。眉嵴发达,前额倾斜
,鼻部肩宽,颌部前突。虽然较猿人进步,但仍有不少原始性质。我国广东的马坝人(1个头盖骨,生活于10万年前,1958年发现)、湖北的
长阳人(1块左侧上颌骨断片及其上2个牙齿,生活于4~6万年前,1956年发现)、山西的丁村人(3颗牙齿,生活于10万年前,1954
年发现)、陕西的大荔人(1个较完整的头骨,1978年发现)、山西的许家窑人(顶骨3块、枕骨2块,左上颌骨一块和一些零星的顶骨破片和
牙齿,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1976、1977年发现),以及法国的圣沙拜尔(LaChapelle-aux-saints)人(19
08)、赞比亚的罗德西亚(Rhodesia)人(1921)、巴基斯坦的斯虎耳(Skhul)人(1931~1932)等均属尼人类型,
但体质上有明显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古人可分两类:以尼安德特人和圣沙拜尔人为代表的一类称为典型尼人和以斯虎耳人为代表的非典型尼人。非
典型尼人脑量小于典型尼人,而形态特征则更接近能人即早期猿人。一般认为,西欧尼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绝灭的旁支。古人打制的石器种类更
多、更精细,已有复合工具;不但会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生火;已穿兽皮。开始有埋葬死者的风俗。社会形态已进入早期母系氏族社会,已从族内
婚发展到族外婚,即一氏族的成年男子集体与另一氏族的成年女子结婚。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
人接近,但仍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1350毫升。其化石目前在亚、非、欧三洲有多
处发现。又称新人(NeoanthropusHomosapienssapiens)。一类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1万
年以来的人类称为现代人)。新人化石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克罗马努的一个山洞中发现(颅骨4个,属于3个男性,一个女性,生活于2~3万
年前),所以常称新人为克罗马努人(Cro-Magnonman)。新人新人的体质特征是: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颏明显;
身体较高,脑容量大。这些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学会钻木取火。我国广西的柳江人(1958年发现一个完整的头骨
及部分体骨和肢骨,晚更新世)、内蒙的河套人(1922年发现一颗外侧门齿,1956年发现1块顶骨和1段股骨,更新世末期)、四川的资阳
人(1951年发现,计有头骨1个,以及上颌骨、颚骨等,晚更新世)、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1933年发现,有3个头骨和一些破碎的骨骼
,属于8个个体,生活于2万年前)等,均属新人类型。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长82毫米的骨针,表明他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还有穿孔的
兽牙和贝壳等装饰品,说明他们已达相当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洞里还找到一块大鲩鱼的上眼骨,推知该鱼长达80厘米,说明他们已有相当高的
捕鱼技术。当时的社会,男女已有明确分工,男人打猎捕鱼,女人采集和管理氏族的内部事务。由于还实行群婚制,所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
是氏族的中心。化石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有大量晚期智人的化石发现。大洋洲和美洲也有人类的遗迹。主要的晚期智人遗址有:法国:克罗马农
。南非:萨尔达纳、菲什胡克、博斯科普。肯尼亚:甘布勒洞。婆罗洲:尼阿洞。爪哇:梭罗,瓦贾克。中国:山顶洞。澳大利亚:蒙戈湖,科阿沼
泽。美国:德尔马,洛杉矶,尤哈,拉克纳海滩,克洛维斯,福松。加拿大:旧克罗遗址。秘鲁:皮基马采洞。委内瑞拉:塔伊马-塔伊马。体质特
征晚期智人脑颅较高较圆。颅容量为900~1300立方厘米。眉嵴中等至缺如,不成连续的条形骨嵴。颅骨最宽处较高(后面观)。面部较扁平
(鼻与牙齿更接近与眼窝在一条直线上)。颏部发达。门齿相对较小。无牛齿症。骨骼比尼安德特人纤细。耻骨较窄而粗壮。肩胛骨外侧有腹沟。长
骨较直,关节面较小。屈指肌握力较小。晚期智人已开始分化出四大人种。[2]发现历程中国最先发现的化石晚期智人就是著名的周口店山顶洞
人。这些化石是1933年在龙骨山的山顶洞中发掘出来的,包括完整的头骨三个、头骨残片三块、下颌骨四件、下颌残片三块、零星牙齿数十枚、
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但是由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后来的太平洋战争,这些材料和当时所有的北京猿人化石一起在几个美国人手中被弄得不知
去向。幸而在这批珍贵材料失踪前他们被作成了模型,这些模型成为我们今天重新研究这一时间段人类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解放后,我国广大地区
又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晚期智人化石。其中包括进化程度与山顶洞人相当的柳江人头骨(发现于广西柳江县)、比山顶洞人和柳江人进步的资阳人头
骨(发现于四川资阳县)和穿洞人头骨(发现于贵州普定县),以及分别被称为河套人、来宾人、丽江人和黄龙人的零散化石材料。生活习俗在晚期
智人阶段,制造工具的技术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人类文化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更进步,制作方法不仅用直接制作法,还用间接制作法。这个
时期石器的特征是用窄长的石叶制作的工具占了很大的比例。石叶可用来制作各种工具和武器,如石刀、雕刻器、刮削器等。另外,骨器也有很大发
展。用骨制作的工具有矛、标枪、鱼叉、鱼钩和有眼的骨针等。这个时期的人类以狩猎为主。狩猎工具有重大改进。人类除了居住洞穴,还建造人工
住所。埋葬死者的习俗更隆重,为死者穿着衣服,佩戴装饰品。艺术有很大发展,主要有雕像和洞穴壁画。打制石器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行片,加
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把选择好的石块作为制作石器的原
材料,先打制成毛坯,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加工。从石料上打下来的叫石片,剩下的内核称石核。石料上受击力最大的点叫打击点。石片破裂面上形成
的半圆形小瘤叫半锥体。半锥体上会有一个疤痕。以小瘤为圆心,会有一圈圈散开的隐约起伏的波状纹,并从打击点处放射出许多小的裂痕。这种人
工打制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被打下来的石片上,而且也遗留在剥下石片后的石核上。据此可以区别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因自然原因所形成的岩石碎块。
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打下合适的石片,先民们往往先在作为石料的自然砾石面上打出一个台面。台面和石片破裂面的夹角叫石片角。对人类进化的意
义人类制造石器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那么自第一把手斧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与动物界之间划了一道分界。因此古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的历
史是从制造石器开始的。自从人类开始制作石器,人的上肢首先从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来,最终导致直立人的出现。人们在打制石器中为使它的功能
符合人的需要,不断思索与琢磨,这使人的大脑更加发达了。原始人在改进制作石器的方法时,虽然并不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在与自然界的
斗争中逐步摆脱无能与被动的状态,但从长过程看,在这300万年间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抗衡中不断地取得了改造自然
的主动。因此,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时,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比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059毫升)明
显增大,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的范围;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的身高,男性为1.74米,女性为1.59米,与现代华北人的
体高相近。这时人的智能达到了新的境界,因而出现了弓箭、投矛器等远射程的复合工具。它使人们在狩猎过程中避免与野兽直接接触,有效地保护
自己。同时他们还编织网罟等工具来捕捉飞禽、走兽、鱼虫。男女之间出现了分工,男性从事渔猎,女性进行采集。人们开始用骨针缝制皮衣以抵御
寒冷的侵袭。他们还懂得了将死者掩埋,把一些装饰物品作为随葬品放入墓中,还将墓葬与居住地分开,以避免腐尸的污染与疾病的传播。正是由于
生产手段的改进,才使人们开始走出山间洞穴,向平原迁徙。磨制石器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
后一个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
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在华北地区,
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以出土细小石器和率先出现大型磨制石器为特点,如小南海遗址、下川遗址、龙王迪遗址等。流行各种间接打击法生
产石叶和用压制法修理石器的细石器传统,常见的器形有石锭、石刃、端刮器、雕刻器、船底形石核、大型磨刃石器和装饰品等。小南海洞穴遗址小
南海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30公里的一个洞穴内,年代为距-争24100±500年—11000±500年。以小型石器为王,种类有雕
刻一刮削两用器、尖状器、砸击石核、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拇指盖状刮削嚣、石棱和似船底形石棱和装饰品等,继承了华北旧石
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传统,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尾声。龙王迪遗址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迪遗址,年代为距今20000—15000年。近年发掘出
土数千件石制品,包括精致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砧、砺石、石磨盘等大型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等,还发现了丰富的人类
活动的遗迹。其中磨刀石器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对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下川遗址距今24000~16000年的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以出土石镟、琢背小刀、锯、斜边雕刻器、磨盘、小尖状器和扁
底三棱尖状器等典型细小石器为特征,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代表着中国细石器工艺传统的最高水平。打制石器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行片,
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把选择好的石块作为制作石器的
原材料,先打制成毛坯,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加工。从石料上打下来的叫石片,剩下的内核称石核。石料上受击力最大的点叫打击点。石片破裂面上形
成的半圆形小瘤叫半锥体。半锥体上会有一个疤痕。以小瘤为圆心,会有一圈圈散开的隐约起伏的波状纹,并从打击点处放射出许多小的裂痕。这种
人工打制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被打下来的石片上,而且也遗留在剥下石片后的石核上。据此可以区别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因自然原因所形成的岩石碎块
。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打下合适的石片,先民们往往先在作为石料的自然砾石面上打出一个台面。台面和石片破裂面的夹角叫石片角。对人类进化的
意义人类制造石器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那么自第一把手斧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与动物界之间划了一道分界。因此古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的
历史是从制造石器开始的。自从人类开始制作石器,人的上肢首先从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来,最终导致直立人的出现。人们在打制石器中为使它的功
能符合人的需要,不断思索与琢磨,这使人的大脑更加发达了。原始人在改进制作石器的方法时,虽然并不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在与自然界
的斗争中逐步摆脱无能与被动的状态,但从长过程看,在这300万年间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抗衡中不断地取得了改造自
然的主动。因此,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时,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比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059毫升)
明显增大,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的范围;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的身高,男性为1.74米,女性为1.59米,与现代华北人
的体高相近。这时人的智能达到了新的境界,因而出现了弓箭、投矛器等远射程的复合工具。它使人们在狩猎过程中避免与野兽直接接触,有效地保
护自己。同时他们还编织网罟等工具来捕捉飞禽、走兽、鱼虫。男女之间出现了分工,男性从事渔猎,女性进行采集。人们开始用骨针缝制皮衣以抵
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还懂得了将死者掩埋,把一些装饰物品作为随葬品放入墓中,还将墓葬与居住地分开,以避免腐尸的污染与疾病的传播。正是由
于生产手段的改进,才使人们开始走出山间洞穴,向平原迁徙。磨制石器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
最后一个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
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在华北地区
,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以出土细小石器和率先出现大型磨制石器为特点,如小南海遗址、下川遗址、龙王迪遗址等。流行各种间接打击法
生产石叶和用压制法修理石器的细石器传统,常见的器形有石锭、石刃、端刮器、雕刻器、船底形石核、大型磨刃石器和装饰品等。小南海洞穴遗址
小南海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30公里的一个洞穴内,年代为距-争24100±500年—11000±500年。以小型石器为王,种类有
雕刻一刮削两用器、尖状器、砸击石核、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拇指盖状刮削嚣、石棱和似船底形石棱和装饰品等,继承了华北旧
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传统,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尾声。龙王迪遗址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迪遗址,年代为距今20000—15000年。近年发掘
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包括精致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砧、砺石、石磨盘等大型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等,还发现了丰富的人
类活动的遗迹。其中磨刀石器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对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川遗址距今24000~16000年的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以出土石镟、琢背小刀、锯、斜边雕刻器、磨盘、小尖状器和
扁底三棱尖状器等典型细小石器为特征,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代表着中国细石器工艺传统的最高水平。距今10000年前,中国进入新石
器时代。?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地文化经过“满天星斗”的独立起源阶段、中原文化的扩张和辐射阶段、各地文化向中原的输入和辐辏阶段等
三个大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这些经济文化区内、外部集团之间的交流、迁徙乃至扩张,成为推进中国社会复杂化和
文明产生的主要动力。在考古学中,文化是可以观察的现象。考古学家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工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常常出现在一定
区域的某类墓葬或遗址中,而与其他地区或另外的墓葬及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迥然有别。这些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类
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我们就将它称之为考古学文化。换句话说,界定一个考古学文化的一组物质遗存或者简单地说一组器物群,是有着时间上和空
间上的限定,它只是代表了文化传统在时间之流中运动的一个片段。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实际的区分与历史演进的过程。
打制石器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行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打制石器的制作
方法?把选择好的石块作为制作石器的原材料,先打制成毛坯,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加工。从石料上打下来的叫石片,剩下的内核称石核。石料上受击
力最大的点叫打击点。石片破裂面上形成的半圆形小瘤叫半锥体。半锥体上会有一个疤痕。以小瘤为圆心,会有一圈圈散开的隐约起伏的波状纹,并
从打击点处放射出许多小的裂痕。这种人工打制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被打下来的石片上,而且也遗留在剥下石片后的石核上。据此可以区别人工打制
的石器和因自然原因所形成的岩石碎块。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打下合适的石片,先民们往往先在作为石料的自然砾石面上打出一个台面。台面和石片
破裂面的夹角叫石片角。对人类进化的意义人类制造石器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那么自第一把手斧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与动物界之间划了一
道分界。因此古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石器开始的。自从人类开始制作石器,人的上肢首先从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来,最终导致直立人
的出现。人们在打制石器中为使它的功能符合人的需要,不断思索与琢磨,这使人的大脑更加发达了。原始人在改进制作石器的方法时,虽然并不完
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步摆脱无能与被动的状态,但从长过程看,在这300万年间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人类在
与自然界的抗衡中不断地取得了改造自然的主动。因此,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时,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比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
的脑容量(平均为1059毫升)明显增大,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的范围;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的身高,男性为1.74米,
女性为1.59米,与现代华北人的体高相近。这时人的智能达到了新的境界,因而出现了弓箭、投矛器等远射程的复合工具。它使人们在狩猎
过程中避免与野兽直接接触,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他们还编织网罟等工具来捕捉飞禽、走兽、鱼虫。男女之间出现了分工,男性从事渔猎,女性进
行采集。人们开始用骨针缝制皮衣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还懂得了将死者掩埋,把一些装饰物品作为随葬品放入墓中,还将墓葬与居住地分开,以
避免腐尸的污染与疾病的传播。正是由于生产手段的改进,才使人们开始走出山间洞穴,向平原迁徙。磨制石器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
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
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
年至2000多年不等。?在华北地区,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以出土细小石器和率先出现大型磨制石器为特点,如小南海遗址、下川遗址
、龙王迪遗址等。流行各种间接打击法生产石叶和用压制法修理石器的细石器传统,常见的器形有石锭、石刃、端刮器、雕刻器、船底形石核、大型
磨刃石器和装饰品等。小南海洞穴遗址小南海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30公里的一个洞穴内,年代为距-争24100±500年—11000
±500年。以小型石器为王,种类有雕刻一刮削两用器、尖状器、砸击石核、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拇指盖状刮削嚣、石棱和似
船底形石棱和装饰品等,继承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传统,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尾声。龙王迪遗址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迪遗址,年代为距今
20000—15000年。近年发掘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包括精致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砧、砺石、石磨盘等大型的打制
石器和磨制石器等,还发现了丰富的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磨刀石器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收获,对于研究黄河中游地
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距今10000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地文化经过“满
天星斗”的独立起源阶段、中原文化的扩张和辐射阶段、各地文化向中原的输入和辐辏阶段等三个大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文
化区。这些经济文化区内、外部集团之间的交流、迁徙乃至扩张,成为推进中国社会复杂化和文明产生的主要动力。在考古学中,文化是可以观察的
现象。考古学家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工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常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的某类墓葬或遗址中,而与其他地区或另外的墓葬
及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迥然有别。这些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类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我们就将它称之为考古学文化。
换句话说,界定一个考古学文化的一组物质遗存或者简单地说一组器物群,是有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定,它只是代表了文化传统在时间之流中运动
的一个片段。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实际的区分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分布于太湖流域的考古学文化还有马家浜文化,距今约
7000~6000年,以红陶腰沿釜为主要特征,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讲每一个考古学文化只存在于一段时间,一个考古学文化转化为另一个考古
学文化并不等于说这个族群被消灭了。崧泽文化是太湖流域继马家浜文化之后的一个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000~5100年。位于杭州余杭良渚
、瓶窑两镇,地处两山之间,范围约50平方公里,东苕溪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在该区域目前已经发现130多处遗址。1961年这一区域被列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良渚又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我们浙江省、杭州市以及余杭区的各级
政府正在积极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良渚保护区范围内的重要遗址有:莫角山遗址?为大型人工堆筑的土台,略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
670多米,南北宽约450多米,总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相对于周围水稻田高约8~10米。反山遗址,为良渚文化贵族墓地,位于莫角山遗
址西北角,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0米,高约6米,1986年发掘西部三分之一,出土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2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
等珍贵文物。瑶山遗址?建于海拔20多米的自然的山顶上,为良渚文化祭坛和墓地,1987年发掘出土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2座,出土了大量的
玉器和石器。汇观山遗址?与瑶山类似,也是建在海拔20多米的自然山顶上1991年发掘,发现了与瑶山十分相似的祭坛,清理了4座良渚文化
大型墓葬,出土了许多重要的玉器和石器。塘山(土垣)遗址?位于遗址群的西北部,沿山分布略呈矩尺形,总长度约6公里,宽约50米左右,高
约4~5米,经调查试掘为良渚晚期人工堆筑形成。新石器时代到来的四个标志:磨制石器、制陶、农业、动物驯养?中国新石器时代可细分三个时
期:1、前期,距今1万—7千年前;2、中期,距今7千—5千年前,通常叫仰韶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特征);3、晚期,距今5千—4千年前
,通常叫龙山时代(龙山文化,玉器特征)。中国史前时代的统一与分裂——一个彩陶文化扩张现象(距今7000-4000年中国文化图景)在
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代表炎帝族系,庙底沟类型代表黄帝族系,后岗类型代表蚩尤族系。中国史前时代的统一与分裂——一个彩陶文化扩张现象
(距今7000-4000年中国文化图景)在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代表炎帝族系,庙底沟类型代表黄帝族系,后岗类型代表蚩尤族系。庙底沟
彩陶主要有鸟纹母题和花瓣母体。彩陶图案构成要素有弧线、三角、圆点。《五帝本纪》载,黄帝一支的迁徙似乎呈四散状:南到长江一带,西到陇
东一带,东及山东,北至河北——“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逐鹿之阿
。”《国语·晋语》、《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文献:“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许旭生、严文明等学者指出,黄帝原出以新郑和
渭水流域说为是。大抵不出河南、陕西等地。即历史上的中原地区。炎帝所生姜水,大致在现今陕西的岐山、扶风和武功等地的渭水流域?《逸周书
·尝麦解》中有所记载:“蚩尤乃逐(炎)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亦帝(即炎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中冀”。这说明他
们大致共处同一时代。然而,蚩尤与炎黄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否也意味着他们一直具有毗邻接壤的地域关系呢?回答是否定的。蚩尤与炎黄
之间,在最初的时候不存在地域上相邻而居的可能性。即前者在东方,而后者在西方。蚩尤所居,位在东方。《逸周书·尝麦解》云:“蚩尤于宇少
昊”炎帝和黄帝虽起源于陕西一带,但他们随后却开始了向外的不断迁徙,这种迁徙是以炎帝和黄帝为首的人群共同体而进行的。据徐旭生考征,黄
帝一支沿东进的路线,最后到达河北的涿鹿一带。炎帝一支东进是最后到达山东北部。可见,炎黄东进的结果造成了他们与蚩尤之间在地域关系上
的联结,而这种新的空间格局,又导致了三者之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史前时代一些典型器物的发现,在时空分布上有如下特点:中原多彩陶,
西部多铜器,东部多玉器。兴隆洼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遗址而定名,距今8000年。是目前中国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
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对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该遗址自2001年5月开始发掘以来,目前已清理出兴隆洼文化时期的
房屋遗址1000余座,灰坑30座,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考古界赞誉为“中华远古第一村”。兴隆洼
文化中发现的玉器达数十件之多,从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兴隆洼的先民们已注意到了选材,色泽多为淡绿、黄绿、乳白或浅白色,而且已经掌握了
抛光、钻孔等技术。兴隆洼玉器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标志着社会大分工的形成,使我国使用琢磨真玉器的年代追述到了8000
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为红山文化玉器群找到了直接源头。玉玦:兴隆洼文化最典型的玉器之一,常成对出在墓主人的耳部周围,应是墓主
人生前佩戴的耳饰。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玦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满者为环
,缺者为玦。?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活动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
山后遗址而得名。但由于当时出土文物较少,其内涵无法同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红山文化在当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注。直到1981年发现牛河梁遗址,特别是随后的坛、庙、冢及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红山文化才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牛
河梁遗址主要由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组成,它们顺山势、依方向,有规律地分布,不仅相互联系,而且主次分明。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端,是
整个遗址群的中心位置,为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组成的半地穴式建筑。它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平面呈“亚”字形
,这种建筑格局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所以,这座女神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庙,而且完全可以号称“东方建筑之祖”。红山文化的代表遗迹多年来
,在庙址内出土了多尊大型泥质人塑像,其中大部分为女性。从头、肩、臀、手足等部位残块看,她们的形体应是现代人的1—3倍,形态也各不相
同,有坐有立。在这些泥质塑像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女神头像。该头像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与真人大小相似,保存相当完整。其面
廓为方圆形,颧骨突出,眼角上挑,鼻梁短而低,嘴较宽,嘴角圆而上翘,微露笑意,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她双眼镶嵌淡青色圆饼状玉石为睛,面
部表情夸张、传神,极富生命力。头像不仅使我们对中国史前雕塑艺术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又使人们看到了5000年前中国人祖先的真实形象,这
是牛河梁遗址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聚落(settlement)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
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
结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
更有着巨大的影响。聚落类型聚落地理学首先把聚落划分为乡村和城市,然后按类分别做进一步划分。由于聚落都有自己的起源、历史发展、地理条
件、形态结构、规模以及经济活动和职能等特征,很难制定一个包括全部因素和属性的综合的分类系统,大都根据聚落的职能或形态特征,辅以适当
的指标来进行划分。乡村聚落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
属设施。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
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
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
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在农耕时代,城市
就出现了,但作用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
城市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
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
、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
,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二里头文化分期: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
的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
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郑州商代遗址中国商代中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内及郊外,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遗址发现于1
950年。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3600年前,一个
王朝就从这里起步,迈向历史的深处。360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后人朝圣历史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千古郑州,3600年前的商朝都城。地理
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偃师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古城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
余米,东西宽1215米~740米,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址内发现有偃师商城遗址及出土文物(21张)城门、道路、宫殿、居址
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偃师商城遗址是古代保留下来的一处未遭破坏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也是洛阳闻名的“五大都
城遗址”之一。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阳殷墟遗址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
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
恢宏的殷墟遗址。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
考古发现”之首。1961年,殷墟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古墓葬(AncientTombs)泛指人类古代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
地。中国的古墓葬分布很广,历年来发掘出土了大量历史价值较高的珍贵文物,这是探讨不同时代、地区和社会阶层之间埋葬习俗以及所属时代社会
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有55处,包括帝王陵墓古墓群和名人墓。著名古墓葬三顶帐房汉代古墓葬三
顶帐房汉代古墓葬位于乌前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东北约1公里处。经部分清理发掘,考证为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的古墓葬,其中两汉晚期墓为土坑
竖穴墓,有棺有椁,出土文物有大量带字陶罐、青铜灯台、吉祥牌饰、漆盘、漆奁等,特别是出土了数枚镶嵌在漆器口沿上的金银动物的生肖像。此
外,还出土一枚“第二”字样的“权钱”,是汉墓出土文物中的珍品。西南陈二壕村古墓葬西南陈二壕村古墓葬在乌拉特前旗阿拉奔苏木西南陈二壕
村一带曾发现汉、唐、辽、西夏的古墓多座,其中以唐代王逆修墓的发掘最有价值。此墓为仿木结构的穹庐顶单室砖室墓,长4.52米,宽3.2
米,高2.5米,内有尸骨四具,一男三女。墓中文物有唐三彩瓷盂、白瓷碗、唾盂、铜镜及象牙和玉雕艺术品。此墓的墓门内有一块墓志铭碑,用
青石雕成,碑上刻有缠枝牡丹花纹饰,铭文楷书580字,记述了死者的家世和生年,以及镶刻者的简历,特别是记述了墓葬的地理方位,为考证唐
代西受降城等古代城堡的确切方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半地穴式距今约5000~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陕西http://bai
ke.baidu.com/view/2155.htm西安http://baike.baidu.com/view/1722046.h
tm半坡村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半
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
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分
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
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1957
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半坡博
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干栏式?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分布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
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以及位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
,揭示了距今约7000年的南方湿润炎热地区农耕文化的特征。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住着
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简史?距今5000年前后的原始社会后期,世界各地都开始出现城市,在中国也出
现了以浙江杭州良渚古城为代表的都城。《周礼·考工记》曾记载:匠人负责建造城邑。中国城市规划有了完整的制度: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
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室。建筑结构为四阿重屋,高台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史前时代墓葬中国埋葬遗迹最早见于旧石器
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遗址。新石器时代已有一定的葬制,在上百处墓地发掘的1.3万余座墓葬,其中70%以上分布在黄河流域。陶寺遗址的个
别大墓,随葬器物多达200余件,其中有精致的彩绘陶器和木器以及鼍鼓、特磬等大件乐器。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红山文化积石,浙江余
杭反山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土墩墓,分别用石块和土堆砌筑而成,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又有地面标志的大型丛葬墓。古墓葬陪葬品反山遗址发现的良
渚文化土墩墓,分别用石块和土堆砌筑而成,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又有地面标志的大型丛葬墓。这些大墓从不同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曙光。
商周时代墓葬已发掘的商周时代墓葬总计有1万多座,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墓葬。随着阶级分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埋葬制度也有了严格的等级区
分。奴隶主上层贵族的墓葬墓室宏大,有墓道,使用多层棺椁,有些地面上建有用于祭祀的建筑,随葬品十分丰富,普遍使用人殉、人祭,有的还附
葬车马坑。殷墟侯家庄西北岗与武官村之间商王朝后期的王陵区,有13座大墓,其中葬制规格最高的8座大墓,墓坑四面都有墓道,其余则南北
两面或仅南面有墓道。墓室面积最大达330平方米。陵区东南有1000多座人祭坑。小屯附近发现的“妇好墓“,规格不高,墓室面积仅20多
平方米,无墓道,但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青铜器和玉器各有数百件。西周丰镐遗址张家坡附近的井叔墓地,以周王重臣井叔的中字形大墓为中心,
布局主次分明,是考察西周高级贵族葬制的典型资料。春秋战国墓葬主要发现于列国都城和其他城市遗址附近,列国国君的陵墓多单独集中在一个墓
区。凤翔附近的秦公陵墓,包括13个相对独立的陵园,每个陵园都有一两座“中”字形大墓。临淄齐国故城附近的田齐王陵、赵邯郸故城附近的赵
王陵、平山附近的中山王墓以及被推定为魏国王陵的辉县固围村大墓,上部都有高大的夯筑坟丘,有的还在墓上建造宏大的“享堂”。身份较高的贵
族墓葬,随葬成套的青铜礼器、乐器和车马器等。秦汉时期墓葬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帝陵,除元代不留坟、无遗迹可寻外,其余各代大都地望明确。
秦始皇陵的规模最大。陵园坐西朝东,平面横长方形,由两座夯土墙环绕。覆斗形坟在内陵园右侧,左侧有寝殿基址。陵园内外发现许多陪葬墓和陪
葬坑,其中包括兵马俑坑。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中国人大约在4600年前黄帝时代已经创造了车。大约4000年前当时的薛部落
以造车闻名于世。《左传》说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的"车正"官职。《墨子》、《荀子》和《吕氏春秋》都记
述了奚仲造车。古车印象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小车"、"大车"两大类。驾马、车箱小的叫"小车",也叫轻车或戎车。驾牛、车箱大的
叫"大车"。小车除贵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于战争。战国时,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
乘之国"的说法。车轮上的历史夏朝已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其奴隶主政权机器中,牧正主管马牛的牧养驯育与使用,车正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
保管和使用。可以认为这车正和牧正便是我国早期的主管交通的专职行政人员。夏朝末年,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同样打起了"恭行天之罚"的旗号
,作战中使用了更多的牲畜和战车、运输车,讨灭暴虐无道的昏君夏桀,建立了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代战车的使用已经十
分普遍,车辆制造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能够造相当精美的两轮车了。?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议,修建洛邑,开凿道路,制造车辆
,发展交通。西周的车辆有了重大改革。《说文》上说,商代有三匹马拉的车,谓之骖;周人增加了一匹,谓之驷。河南浚县辛村周墓出土车12辆
,马骨竟为72架,说明已有六匹马拉的车。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战车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战车发展到
鼎盛阶段,车辆制造业也有了更快的发展。车战时代的战车,在形制构造上大同小异,一般由两马或四马驾挽,以四马为主。按当时规定,每车编左
中右三名甲士。它们一般是独辕、两轮、长毂;车舆(车厢)是横宽竖短的长方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在车厢和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在厢后;
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附两轭,用以驾马;车体都是木质结构,通常在重要部位装着各种青铜制的车器,目的在于增加车身的坚牢度,便于纵横
驰骋,在一般"错毂"交战中不致被损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车同轨",对车辆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规模
巡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秦代人对马车似乎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们还可以从秦朝留下的兵马俑中,看到当时的战车、辇车等实物,
看到与真人真物几乎等高的人物与马匹形象。到了汉朝,车子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有了大发展,车的种类增多,且主要用
于载人装货,而不是战场了。东汉和三国时期出现了独轮车,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根据历史记载
,诸葛亮北伐时,蒲元创造"木牛"为军队运送粮草。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木牛",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唐宋以后,车辆的制造技术也有所进
步。南北朝时出现了12头牛驾驶的大型车辆,当时还出现了磨车。磨车上装有石磨,车行磨动,行10里磨10斛。至于三轮车,在唐末五代时就
已出现,但没有得到推广。到了宋朝,官僚们坐轿子的风气渐渐兴盛起来。这时高级车辆的制作和改进得不到重视,制车技术的重点也逐渐由乘人的
车转到载货的车。宋朝的大车叫"太平车",用五至七头牛拖拉。这时的独轮车前后两人把驾,旁边两人扶拐,前用驴拉,叫作"串车"。明朝将前
用驴拉、后以人推的独轮车叫"双缱独轮车"。明清时期除了陆续出现许多新型车辆和异型车辆外,还出现了帆车,即在车上加帆,利用风力助车行
进。到清朝时又出现了铁甲车和轿车。铁甲车有四轮,轮的直径约一尺,车厢包以铁叶,以保安全。轿车是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外形如轿,用马
和骡拉挽。徐扬的《乾隆南巡图》中就画有这类轿车。《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中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件古代青
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5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
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
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
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
、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
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
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
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楚大鼎又叫铸客大鼎,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
。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当时该墓葬是被老百姓盗挖时发现的,起先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后来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出土,才引起国民政府的关注,但此时很多文物已经
流失到上海、天津一带。为了追回这些文物,国民政府下令收缴这批文物,一同收缴回来的除了楚大鼎还有其他数百件青铜器。这些文物一并被送到
时在安庆的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开幕式上气势恢宏的2008人的缶阵,听声音很像是在敲鼓,而这种乐器的形制,则源于1978年湖北随州市曾
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缶。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按材质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类。作为中国古代土乐器的缶,其音绝不
会与作为革乐器的鼓雷同,而其形制也与上述铜鉴缶完全不同。“鉴缶”不是缶,古乐文献中亦未见有“缶阵”的记载。作为古乐器的缶,究竟是
什么模样呢?考古发现已经给出了答案。在2004年无锡鸿山的越国贵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墓甬道壁龛中发现了由五百多件组合乐器组成的
陪葬坑,其中有三件盆状的青瓷乐器。经功能分类和专家认定,这便是秦王渑池会上被迫一击的“缶”。图片中的古乐器青瓷缶口径40厘米,通高
24.2厘米,内外施青黄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饰细蟠虺纹,两兽首状宽耳,另两侧有一对称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两前肢攀在沿上,口衔缶沿
,造型夸张生动。“缶阵”中那2008件乐器的原型——曾侯乙铜鉴缶,实为组合器,是由青铜鉴和青铜缶套合而成。外套为鉴,缶在其中,缶的
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有专家将其称为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古"冰箱"(当然也应是“暖箱”)。这
种特制的青铜酒器,无论从形制到材质,都与陶土乐器缶风马牛不相及。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
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
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
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
)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斝,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盛
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
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一般来说,商早期斝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缉,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1.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包括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个大的门类。?2.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作战的重要装备,铸造数量非常大,虽然在战争中大量消耗,遗存至今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很多,主要有戈、戟、矛、钺、刀、剑、匕首、殳、弩机、矢镞、胄等。青铜兵器最早见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3.青铜工具。青铜的使用首先是铸造生产工具,青铜工具传世和出土的数量都很多,由于在生产中广泛的使用,因此形式也各有不同,主要的有斧、斤、凿、锯等。?4.青铜农具。在商周时代的农耕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这已是一个确定的现象,青铜农具目前发现较为稀少的原因是青铜珍贵,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它不可能随便遗弃。而且农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农具不一样,它一般地也不常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必然是很少的。根据专世和出土的实物主要有耒、耜、铲、锛、锸、耨、镰等。?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战国晚期,冶铁业出现,高水平的青铜冶铸业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一至第四期文化通称为三星堆文化。基于l933年至l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及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根据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同时,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发现是l986年夏相继发现的两个“祭祀坑”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掘并确认的三星堆古城址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大批考古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引起了“三星堆文化”概念的发展演变。从文化内涵上看,l986年以前所提出的三星堆文化概念,通常把它作为早期蜀文化看待,还认识不到它是一个古代文明的概念。1986年两个“祭祀坑”发现后,出土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数千枚海贝,加上后来发现的三星堆古城址,这些重大考古新发现立即突破了以前的认识,使学术界最终充分认识到,三星堆文化(不包括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是一个拥有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或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鬲在形制上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主要用於烹調稀食。甑是中国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献花(0)
+1
(本文系谢如钢文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