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

 海枯石烂海枯 2016-05-29

中国历史上,每当北方民族大举南下,攻破中原王朝的核心地带,如果这个王朝还没有彻底被击垮,仍然还有口气在,多半就要从华北平原地带撤出,向南渡过长江,退守到江南丘陵地区,依靠地势和天险,与北方的马上民族对峙——是为“南渡”。江南地势起伏不定,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往往能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稳住战线,达到一定时期的力量平衡,从而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

历史上这样的局面出现过多次,最典型的就是西东晋和北南宋之际。这两次“南渡”之后,除了保留了华夏文明的一脉之外,还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开发和进步,社会也在“南北朝”的格局之下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平衡和稳定。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但是,历史上还有一次,当时的情形无限接近晋、宋南渡之时,甚至当时的客观条件比晋、宋之时还要好些,却最终没能再一次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朝局面,而是中原政权节节败逃,二十几年就灰飞烟灭。这就是明末,就是“南明。

为什么东晋可以坚持100余年,后续取代它的南朝宋、齐、梁、陈诸朝好歹还能守住江南半壁,南宋也能坚持150年,对手都从金换成了蒙古,在横扫欧亚的大蒙古帝国面前,都可以独立支撑四五十年,而南明就没能坚持下来,成为一个稳定的偏安朝廷呢?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原因自然有很多: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事后诸葛亮,当然能总结出一大堆原因出来。但是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不得不提,却又往往为人所忽视:那就是两宋之际,有一个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假如没有他在,南宋的形势绝没有那么乐观。

这个人是谁?是岳飞吗?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岳飞当然非常关键。没有以他为代表的“中兴四将”,南宋就无法在军事上逼迫金兵停止南下的脚步,也就无法在谈判桌上获得有力的筹码。岳飞也当然地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为万世所敬仰。

但是,这里并不是要说他。还有一个人的作用十分关键,就是宋高宗赵构。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宋高宗在现代的名声并不好。他主要的劣迹,就是为了与金国议和,放弃了岳飞创下的大好形势,一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后来又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在风波亭上。虽然这个罪名主要记在了秦桧头上,但是没有皇帝的支持,秦桧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吗?秦桧多半是在为宋高宗背了黑锅。

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为什么还要说他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呢?

我们先看看后来明末的情形吧。

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现在的景山)上吊自杀,明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正统王朝,就这么灭亡了。李自成进北京之前,崇祯的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其实李自成自己都没有想到事情会进展得这么顺利。本来明朝定都北京,就有“天子戍边”的意味,此时东北清军日益壮大,辽事渐渐抵挡不住,农民起义又风起云涌,明廷对西北、中原诸省逐渐失去掌控。这个时候坐镇北京城的崇祯皇帝,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在华北前沿困守孤城——形势渐渐糜烂不可收拾。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于是当时朝野就有迁都的议论。平心而论,华北既然独力难支,迁都不失为一着有战略眼光的活棋。但是崇祯死要面子,犹犹豫豫,又优柔寡断,再加上刻薄寡恩的他也没有什么心腹大臣愿意帮他背黑锅,替他被人戳脊梁骨,所以迁都之议无疾而终。不迁都也行,有人提出请太子南下,坐镇南京,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动议也被否决。于是李自成大兵进城,崇祯只有死路一条。

不仅崇祯死了,他的太子和其他王子,都没能逃出生天。这就给后来的南明政局,埋下了最大的隐患。崇祯皇帝一死了之,南明的苦难史,才刚刚开始。

崇祯是合法的皇帝,他的太子和他的其他儿子,是皇帝之位的合法继承人。这几个人全都在北京被一锅端了,就给明朝剩下的半壁江山,出了一道极大的难题。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明朝长期实行的是“两京制”。朱棣“靖难”夺了他侄子的皇位之后,迁都北京,但是原来的首都南京依然保留,作为陪都,一直维持着一套克隆的政府班子。这套班子平时也只是在南京养着,这个时候北京沦陷,正是南京这一套班子该起作用的时候。真正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这套克隆出来的班子,并没有什么卵用。

而最糟糕的问题,还不是这个。合法的皇帝死了,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也下落不明,那么谁来当皇帝的事情,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可惜,都怪朱元璋当年建立的藩王制度太成问题,而朱家王族也太能生,各位有点问鼎皇位资格的王爷之间谁也不服谁。这个问题从此困扰了整个南明史,直接导致了南明剩余势力之间的倾轧与内耗,各股力量不能同仇敌忾,使得清军可以从容不迫,一点一点蚕食明朝故地,最终完成了统一。

想想史可法为什么会跑到扬州?就是为了躲避南京的乌烟瘴气,而导火索其实就是皇帝该立福王还是潞王的问题。福王还算是合法性比较强的,福王一完,后来的唐王、鲁王、桂王之类,各自都有大臣拥立。各位“皇帝”优先处理的,并不是与清军的外部问题,而是首先要解决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为此各地的明军,本该一致对外的明军抵抗势力,就在一场一场的火并之中,白白消耗了力量。

等到各王都死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剩下一个桂王的时候,皇位终于算是不再有多大争议,可惜本来比南宋当年大得多的半壁江山,就只剩下了西南地区的一点点地盘,还得靠着大西军农民军的支撑,才勉强苟延残喘了几年。可惜大势已去。

南明为什么没能变成南宋?这个人的作用千万不要低估!看到明末这样的教训,反过头来再看看北宋末年。靖康之难,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把北宋皇室近支几乎一网打尽,却独独留下了一条漏网之鱼,这就是此时不在东京的康王赵构。宋徽宗是他爸爸,宋钦宗是他哥哥,他的其他兄弟全都做了俘虏——此时的赵构,就成了帝国唯一合法继承人。正因为如此,他这个无可争议的地位,就成了一面旗帜,一个独一无二的核心,宋朝半壁江山甚至沦陷区的抵抗力量,都向他的周边凝聚,于是内耗得以减轻,就可以集中力量对金兵作战,战争的形势也就不至于太糟糕——这实在是宋朝之幸!

虽然这个唯一核心的地位,也为他吸引来了金军集中的火力,金军“搜山捡海抓赵构”,赶得赵构上山下海,途中备受惊吓,他唯一的儿子被吓死,他自己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毕竟这个核心坚持了下来,局势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在中国古代的专制王朝,皇帝是整个政权凝聚力的中心。客观上来说,由于有赵构的存在,南宋的抗金力量得以协调一致,最终至少保存下了半壁江山,为华夏也留下了文明一脉。而明末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崇祯死活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各路藩王和各位大臣各逞私心,内斗不休,再加上汉奸层出不穷,最终让关外的清朝摘了桃子。

所以,即使宋高宗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客观来讲,他这个人的存在本身,所起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也是无可替代的。而在这个方面截然不同的情形,造成了南宋和南明形势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南明也就终于没有像南宋那样,没能坚持太长的时间就彻底败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