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P软件作恶 仅靠提醒远远不够

 老沈阅览 2016-05-30
APP软件作恶 仅靠提醒远远不够  

               韩睿    2016-05-29    

   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发布通告,通报在2016年一季度发现不良软件29款,有的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有的强行捆绑其它无关APP,甚至有的恶意“吸费”。工信部提醒,手机中若有这些APP,应尽快卸载、删除。(5月29日新民网)

   仅仅对43家手机应用商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工信部就发现不良软件29款,它们个个魔高一尺,具有令人难以防范的作恶本领。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且不算,数据还显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共受理申诉21178人次,其中用户服务类占比最高,为41.6%。

   如果说,这一条消息还在意料之中,那么,接下来的这条消息就让人惊诧莫名了: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一场主题演讲,把一些听众讲“蒙了”。他说,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通过手机里APP提供的数据找到你。在邬贺铨看来,名字可以造假、身份信息也可以造假,但位置信息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安装了一些软件,使用手机通信、导航、购物,就等于让自己裸奔了,轻的是提供了你的位置信息,重的是被人骗走钱财,一言以蔽之,就是没了私密性更没了安全感。好比你躺在自己的床上,四周都是摄像头,或者在浴室里洗澡,墙壁都是透明的。这不是恐怖,简直很恐怖。而且有统计数据佐证,那些不会上网的老人使用的老手机,则相对要安全得多。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们感觉到了迅捷与方便,还能让情侣天涯咫尺,虽然不能执手相挽,却可以“当面”倾诉。然而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风险,这固然有人们警觉不够、操作不当的原因,但也让一些作恶者左右逢源,更加便捷和疯狂地套取用户信息,为非作歹,实施诈骗。

   我们注意到,工信部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了问题,并且已发出提醒,要求广大用户提高防范意识,在连接免费WiFi、扫描二维码、点击网站链接、回复验证码等操作之前务必确认其来源,谨慎操作,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手机APP等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上当受骗。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仅此远远不够。对于那些已经违规违法的APP,应立即警告、纠正并屏蔽、关停,对于那些作奸犯科的幕后黑手,必须依法斩断,绝不能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更不能让改革成果和来之不易的幸福感毁于一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