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特级教师中高考数学实战手册(内附考前提醒77条) |名师助考

 一尘buran 2016-05-30


还有半个月就高考了,中考冲刺时间也快余额不足!

最让你烦恼担忧的是哪一门学科呢?


很多学生应该会说,当然是数学啦!

确实,数学是个让人头疼的学科,今天的名师助考栏目,好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是两位来自江苏的数学特级教师,身经百战的他们在大考之前,会给各位考生、家长和老师们怎样宝贵的实战建议呢?


原来是3大步骤、4个关系、8项原则、77条提醒......乍一听有点啰嗦,细细读完还真是很有道理!


其实啊,好老师在前段时间不想发和高考直接相关的东西,因为大家的压力太大了,尽量淡化高考,但是看到这样真正的好东西还是忍不住和大家分享,在这中高考冲刺的最后时刻,好老师希望大家不能浮躁,也不要急躁,坚持住,平平常常一颗心,你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陆正海:

“数学复习3大步骤和考场答题8大原则”——


陆正海(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高考优秀指导教师)


距离2016年高考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们且抑制住跃跃欲试的兴奋心情,思量一下这段时间,还能再做些什么?


步骤1:找到你的精准定位


“精准定位”就是请同学们对照此结构,确认自己现在达到的水平,以及最后阶段能提升的空间


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我们要于“关键点”着力,在“可为处”作为。
“关键点”就是:掌握高考必考或考查频率高的知识和方法,即主干知识;
“可为处”就是: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内容,从知识内容讲,就是高考常考的基础题、近两年未考的知识、方法;从难度讲,是指考试要求较为基础的内容,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题型;哪些内容一定考或频率高,且处于低档、中档位置;哪些内容已程式化,题型或解法固定;哪些内容是自己的薄弱点,又能够有所作为。

步骤2:精炼你的题型解法


从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高考就是要考知识、考方法、考能力、考意识,因此高考复习就应该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发展能力,培养意识。


1
重视课本,理清知识网络
最后阶段应当合理安排“过电影”,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找感觉,要理清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细节、内涵、变通形式;理清知识网络与结构体系,对有关知识与方法力求达到原理清、方法清、来路清。


所以对课本概念的透彻理解是我们有效思维的源头和根本,最后阶段我们要重视课本,强化基础,理清知识网络


2
归类总结,力争步步为营

复习阶段不要只顾着闷头做题,要多归纳归类、不断提炼总结

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高考题,解法也很常规,但为什么组装起来我们感觉就不平常了呢?这值得深思。比如,近年来,函数综合题都以导数的应用为基础,其实导数的应用就是求单调区间、求极值、求最值,更多的应用都以此为基础。我们做了那么多的此类模考题,时至今日,应该对这类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概括提炼,精炼具体到算法的层面。


类似地,我们也能对向量问题、解析几何问题乃至数列等问题不断地做这样的归类提炼,力争做到步步为营。



步骤3:精心应考多得分的8大原则

所谓“精心应考”就是当我们进入考场,如何最大限度地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就涉及考试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有些同学放弃填空题的后两题,先转入下面的题目,我的建议还是应认真尝试一下,高考的填空题没有模考题“刁钻”。

“多得分”是考试的最终目标,应当注意高考答题“分步得分”的原则:


◆1考试时对基本题千万不能放松,要保证“一见就会”的题“一做就对”

◆2对中档题,要静下心来,力争拿足分,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3对于难度大的题,高考题的特点往往是“入口宽、上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而能力水平较高的同学不要胆怯,应冷静思考,有能力就着手解决,否则就努力写好相关的基本公式、起始步骤,这样可以多得分;
◆4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防止“跳步”“以图代证”等;
◆5要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防止一味求“快”,导致“快一点,错一片”
◆6对于短时间内难以弄懂弄通的内容或综合程度高、难度大、耗时多的问题则要学会取舍,大胆放弃
◆7另外,保证答题的完整、规范、严密及书写的工整,力求做到“看得清、想得清、说得清、写得清”,确保“会做的题拿满分,不会的题尽量不得零分”
◆8除此之外,考试时还应认真分析命题人的意图,联系考试说明思考本道题是考查哪些知识点,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孙西洋:

“考场上你必须要重视的4大关系”——


孙西洋(特级教师,教过12届高三,全国优秀教师)


关系1:“审题”解题”

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准确明晰关键词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便想当然、凭习惯,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弄清楚,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很多。考生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数量关系,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把握解题方向。



关系2:会做”与“得分”

运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答案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关系3:快”与“准”

适当慢一点,准一点,可以多得分


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江苏高考2010年第18题应用题,此题写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所以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些分。



关系4:难题”与“容易”

别卡在某题上,发现层次分明的台阶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高考试卷一般来说是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来排列的。但是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都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咬手”,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