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前有位超人,后来,她教的娃统治了人类:读蒙台梭利的娃真能逆天吗?

 长沙7喜 2016-05-30



“蒙台梭利”在家长的眼里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国内幼儿类媒体,这个词出现频率简直是“狂轰烂炸”。


原因首先是,很多名人带盐,给人赶脚是:

早年蒙校的娃,长大后统治了人类。如:

英国王子 Prince William and Prince Harry

肯尼迪夫人  Jacqueline Kennedy

谷歌创始人 Sergey Brin & Larry Page

亚马逊创始人 Jeffrey Bezos

微软比尔蜀黍 Bill Gates

管理学之父Peter Drucker

维基百科创始人 Jimmy Wales

诺奖得主《百年孤独》作者 García Márquez

最有钱饶舌歌手 Puff Daddy

风头正劲乡村天后 Taylor Swift

魅力老大叔 George Clooney

或者,将来统治人类的娃貌似很多在读高大上的蒙校


萌萌哒乔治王子就读的

Westacre Montessori幼儿园


其实在教育资源充足,发展均衡的德国,蒙氏不被特别膜拜。但在精英主义教育盛行,教育资源信息落后的国内,蒙氏华德福基本成为高大上教育的代表蒙氏尤其大行其道,招牌被挂羊头卖狗肉成为各大机构的招生收费噱头。


前年因上海某知名AMS资质蒙校转让开放,我有幸了解了部分内情。该校是双语,学费约1W/月,不足一百学生,利润率50%以上约300W,成了众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虽说是蒙氏牌,教具也齐全,但教学目标基本和传统学校是一样的:到5岁中英文能够读写,英文能读到ORT中 advanced level,能写文章, 数学能做乘除,中文500字能读一般书籍。 



What?记得姓蒙的不是酱的啊?


的确也是,中国精英教育家长也不太在乎姓蒙姓华。园区大,老师洋,其他娃家里高大上就好了,经历一百年的发展,尤其在商业化过度严重的国内,真正蒙氏少之又少。很多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过度包装的结果。


中国家长对教育有种冲动的盲目性。当然这也是资源的过度缺乏导致的。


那蒙氏真那么神奇吗?蒙娃真能逆天吗?


因为DrBing一直都是教家长们怎么自己使用“启蒙思想”育儿,所以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么选择蒙校的,而是告你蒙氏精神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先得说下创始人的来历。


超人  

先说创始人蒙老太。她不是人,是超人。


二战前,女性是不接受教育的,不然嫁不去(例如蒙超人)。在女性地位大大提高的今天,都还说“人类有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而蒙超人不但要上大学,还要读医博。校方不录取女生,她就跑去死磕教育部长,未遂,后经教皇出面说情才给予入学。这么折腾,连蒙爸都受不了了,切断经济支持。她就拿奖学金,做私教,搞定财源so easy。1896年26岁拿到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全意大利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医生和女博士。



读医读博外,还未婚生子,那个年代“出格”的事都给她做尽了。幸好伟大的蒙妈一直全力无条件支持帮助她,娃都帮她养起,她才有了后面的成就:



07年,超人在罗马成立了第一家“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二战期间被法西斯禁止后转战西班牙,西班牙内战又转战荷兰。出书演讲无数,爱迪生倾情带盐,三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52年超人逝世时,“连锁品牌”已遍布世界各地。


反正蒙超人本身,就是神一样的生物——智力,执行力,意志力,挑战传统各项指标爆表,拽到逆天。



超人
理念  

医学博士的背景,使得她对儿童行为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生物学背景的,就是:顺从孩子内在发展的原始动力(敏感期),进行智力能力的启蒙,而不是知识灌输。(吸收性心性,追随孩子,有限制的自由那些烂大街的就不说了。)


同大部分学识字、数学、学英语并声称教导娃多少基本知识的幼儿教育不同,蒙式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学业无关,而是在蒙氏环境中引导娃自己的步调展开探索。


从20世纪开始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人类只是总量的90%是在最后一百年产生出来的。


人类知识体量增速

两极世界,我们孩子如何在未知未来生存


知识是记不完的,以现代社会的知识爆炸速度,昨天记的明天可能就没用了。她在一百多年前就预见到这个远景,认定儿童早期启蒙不应该是教他们“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未来一生路上获得知识的智力心境习惯作为一生发展的根基(也就是DrBing前一篇文章《什么是真正的“启蒙”》说的三大重点)。


蒙氏娃是不是完胜普通娃?目前国际业内还有很多争议,毕竟存在基因先天,家庭社会环境等很多复杂因素,不好对照。但蒙氏娃“出人头地”后,常出面感激“蒙氏”给自己的启蒙。例如谷歌二神是这么说的:



“二神”说,从蒙校里早期学会的自我驱动学习方式self-directed learning)是他们最受益的教育。


传统模式下绝大部分娃都是认为“读书是为了爸妈”的“挤牙膏”学生,他们长大也容易成了“工作是为了老板”的“挤牙膏”职员。自我驱动的娃,作为学生时他们深知学习和刻苦不是为了家长、老师,长大工作认真也不是为了上级、老板,而是为了自我成长,他们是自我驱动的。


这种从小就自主性这么强的霸气侧漏生物,就算撇开或许更优越的智力和家境,长大后更可能成为各领域大V,就不难理解了。


自我驱动行为方式是怎样得到实现的呢?


自驱
的心智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非自我驱动”,也就是“被动”的行为方式是怎么产生的。举个栗子,DrBing近两周特别怠倦。天天都有好多读者催文,偏打不起劲:想写真正干货吧怕阅读量低,想写吸睛爆文吧对不住良心,越想着要赶快给读者一个交代就越焦虑,就一直磨磨蹭蹭。


回想你学生时代做作业,备考,写论文,或者做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时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也许我们知道该写作业,准备考试,写论文。。。但是我们心灵最低处并没有看到这件事背后的意义,真正的内心是抵触的。真是:“道理都懂,但



自从人类社会高度发展成今天这个高度复杂系统后,行为和后果的前后联系经过了层层分解,我们就看不到直接关联了。社会把我们的人生分解成:出生幼升小小升初高考求职升职恋爱相亲结婚买房买车还贷退休进坟墓。。。。每一步都有完善的体系规划,我们像是走棋盘的棋子,看不到全局,结果和意义这就导致很多事情在我们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本能驱动力,只是按部就班而已。现代人往往是迷茫的。


人类高度规划的社会系统设计,也导致了大批量教育体系也只能做到“按部就班”。学校按照课程规划,学生是被动的。


蒙氏启蒙在娃第一接触“学习”的早期,就给予娃不一样的体验,对学习产生不一样的定义。


蒙氏
环境  

蒙氏教室,就是一个准备好各种“蒙氏教具”的环境。分为生活区(培养自理)、感官区、语言区、数学区、文化区。



娃自由活动,鼓捣教具,自己探索出这些教具背后的概念。这个过程叫做“工作”。


DrBing在《聪明孩子的大脑是怎样的?》说过的白鼠实验。有丰富探索环境(有小梯子小轮子小玩具的白鼠笼)的比关在空铁笼的小白鼠,脑神经发育要更好。蒙氏环境就是这样以“丰富的探索环境”为标准建立起来的环境。



蒙氏
教具  

蒙氏教具是一种死往高大上里整的东西。例如感官区(通过对娃无感的刺激,让娃感官神经发育更发达,感受力更敏锐)教具是这样的


触觉 tactile sense:触觉板/布盒/压觉圆柱,每个摸上去感觉都不一样


听觉 auditory sense:听觉筒/音感钟

压觉 baric sense(重量感):重量板

嗅觉 olfactory sense:嗅觉瓶

味觉 gustatory sense:味觉瓶

实在太豪华了!


例如嗅觉瓶味觉瓶教具,你说,就拿沙县小吃店的油盐酱醋拿来让娃闻一闻尝一尝不就得了呗?偏不!就往高大上里整咋了?


又例如在数学区


最显眼的有一些彩色串珠,分别由10个、100个、1000个等等数量的珠子组成,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及触觉,一个个数珠子的数量,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接触一个个更大的立方体,通过具象的方式理解数的概念。



独立
探索  

在蒙氏启蒙中,学习被称为“工作”,由娃独立选择“工作”的内容,独立完成。老师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她只是


教具的展示者娃成长发展的观察者

但却不是那个告诉孩子“1+1=2”结论的公布者


娃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手上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手上的教具所蕴含的概念。所有的结论都必须是娃通过和“教具”的互动,自己得出的。


用蒙台梭利的典型教具“粉红塔”来举例,“粉红塔”由十个边长递减的粉色立方体组成,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搭成一个塔状。



就这玩意,如果和一套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积木同样价格甚至价格更高,你会咋想?有家长会说:无良商家啊!


其实不然。


在孩子们用这个教具“工作”的时候,老师并不会给任何指导,娃一个人完成。一开始娃不知道怎样搭才稳,一次两次三次塔倒了,这样的自由选择非常耗时间。这时有家长会想,我用这时间教她算数她都会1+3=4了。但在这个过程,娃靠自己摸索尝试,发现了大的更重,大的放下面塔结构更稳这个规律。


“教”会的都忘了,“自己发现”的却一生不忘,这就是“启蒙”和“教授”之间的区别。


也就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摸索到这个概念,让娃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而一套积木其实也能展示这个概念,但娃的注意力却被颜色,形状和搭城堡这个目的,给分散掉了。这就是玩具和教具,“纯玩”和“启蒙的玩”之间的区别。


具象
思考  

现在你想,为了树立“大小”的概念就搞一套粉红塔,杀鸡用牛刀了吧?那就看看大班在玩什么吧。

小球游戏

用10粒小球来表示算式:5=2+2+1

然后用两个不透明纸杯盖住四粒小球

然后在等号两边同时各取走一个小,得到:

这时候,告诉娃,两个杯子里的小球是一样多的,再把两个杯子和4个小球竖过来摆放,很容易就看出一个杯子= 2个小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过一个藏小球的魔术游戏,孩子们轻易地就猜出杯子下藏着两个小球,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了除法的运算。


游戏结束了吗?没有。孩子们要继续把自己看到的那一幕画下来,记录到自己的纸上,于是孩子们画:

  

一个杯子+一个杯子+1 = 5



一个杯子+一个杯子+ 1 = 1 + 4



一个杯子 + 一个杯子 = 4

  

一个杯子 = 2


现在跟娃说,画杯子太麻烦啦! 我有个好主意,直接把杯子画成“X”, 这样画多快呀?!

  X + X + 1 = 5

  2X + 1 = 1 + 4

  2X=4

  X=2

亮了吗?小学五年级才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在大班娃不但“学”了,还完全通过动手,彻底领悟了。之前文章有妈留言:“启蒙”不“学习”,小区大妈都干不过。这下完胜了吧?


没经过这种“具象思考”启蒙的娃,按照传统的方法学代数,到高年级就云里雾里了,因为他们没有基于“具象”的根基,而且越早“领学”,后期越吃力!


启蒙和领学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娃通过具象思考,视觉化地理解抽象概念,最终顺利过渡到抽象思考。每一个根基概念,娃都扎扎实实:他亲眼看过,亲手摸过动过,自己推导过。而且这整个过程都是自主自发的,而且是充满乐趣的。经常说这个娃“底子好”,底子好就是根基扎实?底子好后劲足。


现在回到最开头,为什么蒙氏启蒙的娃对学习的体会和传统娃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自主选择自己发现事物规律奥妙的那个神奇的过程。


和被动学习的娃不一样,他们由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人。所以,综合来说,蒙氏启蒙的孩子对学习会有更高的自发性、主动性,到了后期,展现出来的就是彪悍的“自学能力”。


蒙娃
自白  


老规矩,还是找个在蒙氏学校度过早期的大孩子说说真正感受(看来学校还是找得相当好的)。


我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都是蒙氏。幼儿园记不清了,但是有一点我记得,每次老师和我说话时都是蹲下或是坐下来和我一样高的,永远不会生气而且也不会否定你做的任何事情。


喜欢让我们自己思考,小学的时候四年级以上老师一堂课只讲二十分钟不到,剩下一个多小时完全自学。有人可能会说不负责,但其实自学证明是后来很有用的一种能力。


而我进入公立初中之后成绩也还是很好的,高中不适应了,就出国,发现蒙式教育确实是和国际接轨的……这里的教育方式与我小学时的那种是一模一样的,真的很怀念那段时光。


确实,和我同班的同学在升入初中后多多少少都出现了融入问题(尤其是初一那年),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情也就慢慢的淡了。班上有些同学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学习在全省都是靠前的。有的像我,偏科,后来出国。


我自学水平还是挺彪悍的,看一遍例题基本就敢上考场。但有时候蒙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犟,我喜欢学的东西我愿意付出一切去学,但不喜欢的,你逼我也没用。我父母现在也无法说蒙式教育是好是坏,只是觉得,我能够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走自己喜欢的路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看完这个高中留学生的自白,就不难发现蒙氏启蒙下,学习自主的自然结果是:

人格独立,思想独立


独立
的人  


你看到过的能力强的人,没谁是唯唯诺诺的吧?这种特质和战斗力逆天的蒙超人本人多么相似,多么符合各个行业领域大神们(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乔帮主)的共有特质?


走自己的路的人,让别人去说吧!


至于能不能逆天,那就是后话了


这到底是好是坏?我不敢说。娃太有主见怎么办?娃反抗传统学校体制怎么办?成了刺头怎么办?不顺你意怎么办?逆天失败怎么办?还真不是每种家庭都承受风险的能力,不是每个爸妈都能忍受这种小主。


我自己曾是,也愿意我的娃成为这种人,也相信这种才是在人工智能大面积取代人力的未来世界能生存得比较好的一种人。


前几天看到有篇报道,某耶鲁技术帝预言5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将取代全部人力工作。当时一向自信的我第一次对娃的未来产生了后怕——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能模拟“同情心了”,娃岂不是要50岁就失业? 


怎么会?她想法多着呢?轮到谁也不轮到她啊,说不定她就是机器人的设计师或老板呢。。哈哈哈。这么一想我又心安了。


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做的每件事,不仅限于学习,都是比较顺从自己真实内心的。这个状态下,做任何一件事都能斩钉截铁。


我做公号狗一年多,凡写干货阅读就低(当然一方面是文字功底还不够),没教育价值但吸睛的就高阅读。真是很迷茫的啊,真怕自己有天铤而走险跑去做写《千万别让娃吃XXX了!危险》的无良公号狗了。今天,我觉得纠结了两周的问题已经得到答案了,还是坚持不跟风不炒作写有教育价值东西吧。以后不看阅读增粉了。做出这个决定后,拖了一周的稿嗖嗖就写完了。我觉得,这就是“顺从内心”后巨大的力量吧。



蒙氏
思想  

蒙氏启蒙优势尤其表现在数感,到了高年级可以看出,蒙娃数学思维能力的确强。对家长的借鉴意义在于帮助娃把抽象概念“可视化”,做好“抽象概念”的预备。乐高玩具,珠子小球,木棍牙签都能成为道具,益智玩具更是多不胜数,以后专门开一些文章讲具体方法。


在综合方面上,上期文章结尾已经有读者留言:




乔帮主曾在斯坦福毕业典礼的演讲赠给毕业生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想到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保持好奇,保持探索


我们能给娃没有比这更好,更有益终生的礼物了。




亲爱的需要我帮助的读者狗们,实在很抱歉这懒狗我经常漏看号里的信息

看到你们的求助已经错过回复时间。想到一个好办法,请把

你的问题或者苦水都回复在“文章评论”(文章下方写评论)里,

那我就可以随时回复不怕错过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